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香孟元
[导读] 水工环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往往造成自然环境破坏、人员经济损失等后果,对此还需要重视水工环地质勘察,强化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香孟元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水工环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往往造成自然环境破坏、人员经济损失等后果,对此还需要重视水工环地质勘察,强化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文章主要对当前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常见的地质技术,并对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地质技术;地质灾害;灾害治理
        引言
        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控,有必要加强地质灾害预测,同时给出合理的资料与数据,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处理。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灾害检测预警网络范围逐渐扩大,国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结合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灾害监测使用的方法与技术也不一样,监测效果自然也不同。
        1地质灾害类型分类及特性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治理成效,我们应该针对地质灾害类型以及主要特性问题进行明确掌握,以便更好地采取针对性灾害治理措施进行解决。一是地震灾害。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地震灾害出现的根本成因在于不规则运动导致地震灾害出现。在这一过程中,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性与突发性问题十分明显,容易对人民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结合当前地震灾害预防情况来看,相关人员主张利用预测技术手段如地质勘查技术,对这一灾害问题进行准确预测与分析。二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灾害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工程项目建设存在不规范操作行为或者预期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在正式施工过程中,地质结构会遭受来自施工方面的破坏,进而引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一旦发现地面塌陷问题,不仅会对工程主体建设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会对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三是滑坡与泥石流灾害。这一灾害问题基本上可以视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常见的问题。造成滑坡与泥石流灾害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多与工程项目建设以及社会资源应用等因素存在相关联系。针对于此,建议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滑坡与泥石流灾害问题的控制力度,防止地质灾害问题的频繁出现。四是地裂缝。地质灾害问题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区域性断裂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问题。一般来说,地裂缝地质灾害出现通常与地下水运动相关。
        2常见水工环地质灾害治理技术
        2.1水质测试技术
        目前,我国所应用的水质测试技术主要包括俩种物理与化学分析法和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法,不同的分析方法之间并不属于相互孤立的状态,而是根据实际的情况与其需求,结合仪器的化学分析与物理化学分析的特点,选择出最佳的地质分析方法。首先地质分析人员要熟练掌握不同分析法的基本操作和技术,将其物理与化学性质分析作为基础,运用特殊的仪器手段开展地质分析测试。水质的指标在水中PH值一般为6.5~8.5之间,浑浊程度,如在当1L水中含有1mg直径为62μm~74μm的白陶土时,则称之浊度1°,硬度是指钙镁离子的浓度;化学需氧量多使用CODMn评价水环境;有机碳总量TOC,测定水中碳化物含量时,用钴为触媒,在950°温度下燃烧,所释放的Co2用非分散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TOD、TOC是目前对水质各项指标测定中重要的方法。当前国内外所常应用的水工环试验地质分析测试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性质分析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2.2电法技术的应用
        在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电法技术的使用是最为广泛的,因为该技术具备极强的实用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勘察水平的提升。此外电法技术的应用历史相对较长,所以技术方面也十分成熟,一般电法技术的使用方式有两种:一是,高密电法。这种勘察方法以方式为核心来完成勘察,通常在野外使用,具备操作方法简单、勘察数据准确度高等特点;二是,激化法。这一方法则是利用相关的手段激化岩石,因为岩石的内部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通过不同的差异分辨结果,这样的方式主要应用在岩石勘察或者水资源勘察方面。


        2.3RTK技术
        RTK技术主要使用到了三种差分方式,其一是GPS位置差分,其二是伪距差分,其三是相位差分,这三种差分方式都是由基准差在发送时改成正数,随后再由流动站接收,在接受之后也会将测量的结果改正,这样以来就获取到了非常精确的定位数据和结果。RTK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需要使用到一台接收机,并将这个接收机放置到基准台上,还需要准备一台或者多台的接收机放置到流动台上,这几个接收机都需要同时进行工作,需要同时接受同时时间点,且是相同GPS发送出来的信号。随后基准台会接收到相应的信号,获取相应的观测值,随后需要和已知的位置信息进行比较,但是得到的GPS差分改正值,随后需要及时将得到的改正值,使用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就可以得到较为精准的实时位置,流动站的工作状态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的运动的。
        3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3.1地震灾害治理应用
        地质灾害治理期间,应结合地震灾害治理应急方案设计水工环地质技术。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具备地质灾害预警作用,水工环地质技术的使用,可以明确矿山水工环地质信息,合理预测地质灾害信息。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期间,可以借助水工环信息锁定矿山采空区。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人工产生的地震波,及地下岩层中传播路线与实践,探测地下岩层采空区深度与形状。再者,借助水工环地质技术还能对地下地质结构进行合理认识,明确采空区结构特点。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高分辨率采空区剖面图,便于详细描述采空区探测现状。为了满足采空区探测现状,应详细分析采空区特征。如此,方能与水工环地质技术相结合,制定最佳探测类型与程度,便于和地震灾害治理工作相近。
        3.2地裂缝与地面塌陷治理
        地裂缝问题出现常常会伴随地质构造断裂问题出现,为防止对该区域地质构造方式以及运行方式造成不利影响,技术人员往往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措施。实施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水工环地质技术,针对地下水运行情况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与管理。与此同时,一旦发现地下水资源异常情况,必须停止开采作业活动,防止造成更严重的地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存在异常数据问题的区域,技术人员应该针对该区域地面塌陷问题以及地裂缝问题进行评估与分析。最好可以根据地质结构变化状态反馈情况,判断当前该区域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加强治理过程。
        3.3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运用
        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给地质环境和地质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破坏,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现象。针对所发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可以通过遥感勘测工作作为引导,以地质环境勘察作为核心,以灾害点位测绘工作作为主要的勘测工作手段,并且配合使用相关的物探、钻探等作为辅助工作,有效做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对产生滑坡和不稳定性斜坡地段进行深入勘查和分析发育特征,为后续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通过剖面测量数据结果有效得出不良地质条件的具体分布位置以及分布规模大小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防治期间,应遵照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因地质灾害导致的损伤,难以及时修复完,但是借助水工环地质技术,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依据,从而保证地质灾害治理的合理性,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促进我国地质工程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康红.分析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4):3595.
        [2]蒋松廷,李华.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6):5333.
        [3]许鹏伟.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6):50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