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双运
上海浦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200000
摘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以村庄改造基础,叠加田、水、路、林等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提出的政策拼盘。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自下而上"动力不足,政策分工不明,缺乏协调统筹,管理粗放等问题。本文以青浦区两个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案例,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引导,将国家政策资源精准落实在乡村的产业、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上,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成为指导乡村振兴的实用纲领。
关键词:设计引导;美丽乡村;青浦区
DESIGN - GUIDED RURAL CONSTRUCTION THINKING ON SUBURBAN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SHANGHAI
——TAKE QINGPU DISTRICT AS AN EXAMPLE
GUO SHUANGYUN
ABSTRACT: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e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policie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village reconstruction and project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w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such as farmland, water, roads and forest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bottom-up" motivation, unclear policy division, lack of coordination and overall planning, extensive management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two beautiful villages in Qingpu District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how to accurately implement national policy resour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dustry, lif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rough design guidance, so as to truly make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beautiful villages become a practical guideline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Design Guide;Beautiful Village;Qingpu District
1.概述
上海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主线是"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在全面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在行政村村域范围内,针对城市开发边界以外的区域,通过整合各部门资金、政策和已有项目,在较短的项目周期内,实现农村环境面貌的显著提升。具体做法是将村庄改造、河道整治、污水纳管、道路建设、桥梁改造、林地建设、农田水利、环卫设施、社区养老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等涉及多方面和多部门的政策及资金进行整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对村庄内田、水、路、林、村等要素进行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目前,乡村地区发展以市、区、镇三级城乡总体规划作为宏观指引,以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作为详细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在遵循上位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以及空间布局外,衔接三区划定、蓝线规划、林地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通过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形式反馈村民切身诉求,是将各类规划要素落地的重要手段。
青浦区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示范区域和上海市的西大门,现状城市开发边界外的乡村郊野地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60%,是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区域之一。截止2018年底,青浦区共推进美丽乡村镇级119个,区级40个,市级14个。在农居点环境提升,江南乡村要素的提炼保护,生态环境的修复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在改善乡村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在实践探索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主要在以下方面:
2.1 政策影响较大,地方自筹动力不足,村民能动性较弱
乡村地区产业和集聚不够、产能等级较低,且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经济效益较低,村集体无法支撑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高额投资;此外,“198”区域工业减量化,对村集体的经济收入更是雪上加霜,村民福利和村庄建设,越来越依靠上级政府投入,村集体缺乏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能力。
人口“倒挂”明显,人户分离问题突出。据调研资料显示:一是乡村人口“倒挂”现象较严重,户籍人口少,来沪人口多,部分乡镇比例高达1:10。二是人户分离现象较突出,空挂户较多等情况,郊区户籍中户在人不在的约50%,且留在村内的多为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小孩。人口“倒挂”明显,人户分离问题突出等造成村民能动性不足,缺少乡贤能人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
上海市及各区也出台相应生实施细则和奖励政策,同时开展了市级、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评审活动等。美丽乡村建设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推动,因此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如何在维持政策外力的同时,增强内生动力,实现乡村的持久发展,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大考验。
2.2 以点状治理为主,管理粗放,缺乏系统整体考虑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建立在科学细致的研究和规划基础上,整体思维、统筹布局、符合实际、突出亮点。但村民关注的大多是和自身诉求相关的问题,关注面较窄,缺乏长久考虑;地方政府在建设中也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缺乏系统整体考虑,导致很多建设与原有环境不协调。特别是有些设计手法过于城市化,把城市景观的一套照搬到村庄,局部看起来很漂亮,放到乡村的大环境中显得不实用不协调,也得不到村民的认可。
2.3 部分政策分工不明,造成推诿和重复浪费。
由于美丽乡村目前采用的模式是政策拼盘,其好处是将各项涉农政策集中叠加,可以短期出成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部门政策并不能很好的衔接,有的地方重复,有的地方有空白。例如,道路建设资金来源既可以是交通部门的农村道路项目,也可以来自农业农村部门的村庄改造项目。绿化建设资金来源既可以是绿化市容部门,也可以来自河道,还可以来自村庄改造等不同类型的项目。
3.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思路探讨
针对前述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笔者结合青浦区白鹤镇王泾村和朱浦村美丽乡村项目,探讨了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一些思路和策略。
3.1坚持整体规划整体打造,分步实施
虽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是政策性和实施性的规划,但是仍然要注重规划的统筹性、整体性,需要较高的立意和明确的目标,分步实施的具体措施要检验是否始终围绕目标,是否符合规划的整体统筹要求。
例如,白鹤镇王泾村本是一个没有突出特色的普通村庄。在这次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提出“绿色田园,幸福王泾”的发展目标。通过“美景王泾、富民王泾、乐居王泾、共建王泾”四步走的的策略,将王泾村建设成一个幸福之村。在乡村景观上整治村庄环境,打造美丽王泾;在乡村产业上,农业与文旅产业结合,提高农民收入;在乡村民生上,贴心的设施改造,方便村民生活;在乡村长效管理上,激发村民自身积极性,扩大整治行动成果。
3.2对接上位规划,力保产业空间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是最底层的行动实施计划,必须确保不违反上位规划要求。在郊野地区建设用地减量和农民集中居住的大背景之下,村庄的可用建设用地资源十分紧张。要使投入美丽乡村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用,避免浪费,就必须对接好上位规划。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资金和政策用在上位规划划定的建设用地之上。同时,为了保证乡村可持续发展并建立乡村经济造血机制,产业发展空间必须予以保证。产业发展空间结合经营性建设用地、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使用。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对可用于发展产业的空间应毫不犹豫的予以投入。
白鹤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对村庄农居点布局进行了大规模的减量归并。但是也给各村庄预留了少量产业用地空间。王泾村将三亩建设用地指标用在了王家自然村南侧滨河一块未利用空地上,建设集餐饮、休憩、农事体验于一体的都市休闲体验型农庄,成为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朱浦村也利用预留指标将村内“幸福农庄”项目中一组缺乏用地手续但发展条件很好的建筑物保留了下来,成为非常有特色的一个好去处。
这些产业项目不仅为村庄带来收入,还可以兼顾为村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以及极具品质和特色的公共空间。那些特色建筑、文化活动、亲水平台、水生植物、休闲座椅、景观花架、庭院小景,无不刻画着一个诗情画意的田园空间,让人流连。
3.3以村民需求为中心,聚焦身边的变化
宅旁的河道变清了,身边的环境变美了,村里的设施变得更全了,这些细微的变化之处正是村民切身的需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因此,村庄的环境美化、设施提升也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关键部分。
朱浦村乡村公园。规划充分利用蔡仁浦与新开河交汇处减量建设用地,与村委会一路之隔,打造朱浦村乡村公园,通过布置亲水平台、安全护栏、休息桌椅,健身器材和景观小品等为村民提供一处游憩、娱乐的公共活动空间,将原来拥挤的空间打开,通过细化设计形成精品化的乡村公园,以点带面推动朱浦村整体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
王泾村潘家厍农居点村民休憩园。现状为一处断头浜,河水污浊、岸边杂草丛生,规划通过河道整治,修筑护坡、安装护栏等,将脏乱差的断头浜变成岸绿水清的滨水景观带,并结合临路一侧空地,布置休憩亭,景观花池、健身活动场地等,形成农居点内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
图:朱浦村乡村公园和王泾村潘家厍休憩园效果图
家门前的“一米”菜田。在王泾村和朱浦村的农居点内均存在零星的永久基本农田,由于面积过小无法种植水稻且部分权属不明确,因此多数堆放杂物、杂草丛生。考虑到永久基本农田的特殊性,规划用竹篱划分成小块给周边的村民种植蔬菜,既保护了基本农田的完整性,也调动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3.4长效治理的探讨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考虑目前的政策、注重近期的建设,也要考虑产业文脉、乡风文明建设等,更要全面考虑村庄的长效治理。
王泾村目前已有6-7家家庭农场,种植面积在50-200亩,农场主均为本村村民,并通过职业农民培训,实施了农业专业化种植,提高了农业水平。与此同时,利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进行交通设施、排水设施、田块分割的治理,同时新建电灌站,满足远期发展的需求。
4.结论
上海郊野地区的乡村独具自身的历史人文和水乡特色,并且拥有国际大都市郊野地区的特殊优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避免过度使用城市地区设计的手法,避免千村一面,要结合郊野地区自身的环境、民居、历史等特色,或融入现代文化创意,进行统筹考虑通盘设计,一个村庄形成比较整体的风貌。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不可能单靠一个部门或者一方力量就能顺利完成,也不简单将政策叠加就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以乡村设计为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从目标设定到策略提出,再到方案落地,通过一体化筹划确保实施过程扎实落地, 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是全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士兰, 陈静(2018) 新时代上海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思考,上海城市规划, 2018(6):54-04
[2].杨博,郑思俊(2017) 生态空间承载城市未来发展宏图——以上海市生态空间规划及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园林,2017
[3].薛艳杰, 上海特大城市郊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思考,上海经济,2015
[4].刘静,陆靖慧等(2015) 上海市“198”区域工业用地减量化对镇村利益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上海国土资源,2015(4):39-04
[5].青浦区农村农业委,《关于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情况的汇报》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