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实战能力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7期   作者:苗茂盛
[导读]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从政治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四句话方针,为我们队伍的前进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

        苗茂盛
        辽宁省铁岭消防救援支队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从政治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四句话方针,为我们队伍的前进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伴随着队伍的改革转隶,我们的职能也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全灾种 大应急”转变,救援任务将不断增加、难度也逐渐加大,面对不断发展的形势,如何履行好自身职责,为百姓保驾护航,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提升队伍战斗力,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消防队伍战斗力现状
        改革转隶之后,对标“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清醒的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对此,本人结合铁岭支队实际,总结如下:
        (一)消防警力严重不足。以铁岭支队为例,支队下辖9个大队,11个消防站,消防指战员编制为302人,实有267人,其中实有指挥员105人、消防员162人。铁岭拥有3区6县,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328万,境内多河流、山地、湖泊,火灾多发。受编制及体制改革影响,2019年部分指战员申请不参加转改,导致部分中队人员严重不足,甚至有的中队出现有车辆数多于驾驶员的情况,以至于车辆不得不申请报停,影响执勤备战。
        (二)救援难度加大。铁岭地区农村面积大,占总面积的95%,农村人口多,占75%。铁岭市共有90个乡镇,最远的乡镇距离最近消防站150公里,道路崎岖,开车需近3小时,救援力量到场后,往往错过最佳的救援时机,出警途中也极容易发生危险。铁岭地区有6条高速,2条国道,20条省道,5个大型水库,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39条,每年各类救援数量多、情况复杂,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受人员及装备限制,往往不能发挥做大作战效能。
        (三)指挥能力不足。指挥能力是学识、经验、逻辑、意志综合的产物,一个指挥员指挥能力的高低是处置事故成败的关键和决定因素。目前消防指挥员主要来自于部队院校和地方大学生入警,年纪较小、经验缺乏,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好高骛远,不愿意学习、不愿意熟悉辖区道路水源、队伍装备器材,在小型火灾现场“想当然”指挥,在大型现场“盲目”指挥,这样往往会造成贻误战机、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四)骨干作用不明显。改革转隶后,原现役部队的士官绝大多数随部队转改,他们是灭火救援现场的中坚力量。但是实际在队伍中,部分骨干的作用不明显。例如部分中队长助理存在不愿管、不会管的现象,认为自己就是老“合同工”,不讲奉献讲待遇,不以身作则,无形中拉开了与其它消防员之间的距离。
         (五)装备效能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指战员对器材了解不深、掌握不准、懂得不多,在使用中只能发挥部分作战效能。部分指战员不懂得装备器材操作规范要求,单纯以为启动即可,造成了一些设备尤其是高精端设备的损坏。部分指战员对器材不会维护保养,大大缩短了器材装备的使用寿命,造成了装备器材的浪费。
        (六)训练成效不明显。基层干部存在不组训、不议训、不参训的情况,带头作用发挥不好,上行则下效,“老的看、新的干”现象仍然存在,训练整体效果受到极大影响。个别队伍中存在练骨干不练全员的情况,素质不强的同志逐渐边缘化,从战斗员逐渐变成了电话员、给养员。个别中队训练计划随意性较大,科目设置不科学,通常只开展简单的体能技能训练,导致整体水平无法拔高、提升。会议、考核、检查一定程度上挤占训练时间,导致部分合成科目无法及时开展。
        (七)保障水平不明显。社会联动机制不完善。消防队伍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尤其是急难险重现场,需要动用我们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但很多时候社会力量存在力量不足或者是到场时间晚的问题,影响了救援时效。

战勤保障能力不够健全。战勤保障大队人员少、装备杂、车辆多,准备时间短,加之开展针对性合成训练不足,以至于关键时刻人员组织不到位,物资筹备不到位。
        二、提升队伍战斗力的几点思考
        (一)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科学的作战训练体系
        一是配齐配强战训岗位人员。对标习主席训词要求,加快队伍转型升级,要更加摆正战训工作的中心位置。以往战训岗位的编制限制了战训岗位人员的配备,结合改革转隶这一契机,建议增加战训岗位编制,充实战训岗位力量,增加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级工程师配备,与此同时也要形成阶梯性结构,理顺战训人员进出、晋升关系。
        二是制定完善符合地区特点的训战体系。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人员、灾害特点。建议给基层空间,让他们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符合地区需要的训战体系。留给空间,并不意味着当“甩手掌柜”,司令部门要强化考核问责,建立定期考核机制,加强对下指导,基层发现问题要向司令部门反馈,真正实现上下联动,全盘推动的训战效果。对于在火场发现的问题、暴露出的短板,要在训练中有针对性的加强,形成以战促训、以训养战的机制。                         
        三是建立战训工作奖励机制。战训工作标准高、要求严、任务重,工作绩效相比较其他岗位却不凸显,造成战训岗位“没人干、不愿干”的局面。我认为要从福利待遇、成长途径、岗位任职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提高战训岗位吸引力,激发战训岗位的工作活力,提升战训工作效率。
        (二)面向实战化需要,进一步规范作战训练内容
         一是训练模式向模拟化、实战化转变。模拟实战主要有两个优势,一是可以提前熟悉,做好预判;二是可以缓解指战员的紧张情绪,避免现场忙乱。在队伍改革转隶前,部局就提出了模拟化、实战化、基地化训练是部队训练工作的发展趋势。我们要配齐实战化训练设施,丰富实战化训练方法,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也要强化与实战的对接,真正做到模拟实战,实现队伍训练向实战化的快速转变。
        二是作战编成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变。如今各个基层单位普遍缺兵少将,人员紧缺现象严重。各基层单位应该结合人员情况,辖区重点单位情况,主要灾害事故类型,打破班级限制,有针对性的制定作战编程,明确每名同志在每套编程中的任务、作用,形成高效作战体系,增强有针对性的训练。另外可以考虑临近中队间开展合成训练,在关键事故现场形成合力,发挥拳头作用。
        三是战训基础向数字化、科技化转变。多年来,为夯实战训基础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何利用信息科技,提高战训基础数据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实现“一键式”调度指挥,提升辅助决策能力,也应当是战训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完善后勤保障机制,进一步提升作战训练效能
        一是加强消防装备建设。改革转隶后,我们的任务将更多,所面临的情况也更加复杂,我们要对照职责要求,仔细查找在装备配备上的不足,有针对性的配齐急需装备、配强常用装备,进一步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二是强化器材装备应用。在现有器材装备配备条件下,要进一步提高队伍实战效能,首先要大力开展器材装备训练,提升指战员对器材装备的使用和熟悉程度。其次要强化器材装备在训练、实战演练中的合理应用,发挥器材装备的最大效能。
         三是完善战勤保障体系。我们要想打赢急难险重的战斗,就要建立科学化的战勤保障体系,加强针对不同事故现场的保障训练,加强与其它队伍的合成训练及社会单位的联勤联动训练,全面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