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 阳意1 陈庄平2
[导读]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面貌的日益变化,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了水资源短缺等相关问题。
        阳意1 陈庄平2
        1身份证号码:33030219811029****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2身份证号码:33038219891227****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要: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面貌的日益变化,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了水资源短缺等相关问题。城市在一些恶劣天气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干旱、内涝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会影响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陆续引入了海绵城市的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并在建设过程中节约水资源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首要问题。海绵城市是在城市规划进程中逐步兴起的一种新型理念,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引导城市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规划;应用原则;对策
        1导言
        由于海绵城市理念相对较新,其理念与城市建设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也十分契合,但并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海绵城市的开发理念。因此要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人文、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情况和目标需求,坚持因地制宜、个性化设计的城市规划原则,避免生搬硬套、完全复制其他城市的海绵城市理念。
        2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海绵城市通常指城市在环境变化面前如海绵一样,具有一定“弹性”,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能力。它将人与自然相结合,下雨时吸收、储蓄、渗透水资源,在城市干旱缺水时能释放出来。海绵城市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较新颖的城市雨洪管理理论,坚持生态优先原则,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规划,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雨水利用能力,以求城市达到生态平衡的状态。基于城市排水防涝较安全前提下,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自然渗透以及净化,能实现雨水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好地维护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海绵城市能够在阴雨天气时渗透、吸收并且存储雨水;干旱天气时可以将存储的雨水释放出来,再一次的循环使用。当前很多城市引入了这种理念,例如将其应用在植被浇灌,城市道路清洁等,节省水资源的同时也缓解了城市的水危机。但传统的城市建设通常是坚硬的路基路面,主要依靠水泵等“灰色”设备进行排水。系统主要是末端集中的模式,但容易出现逢雨必涝,旱涝频发现象。构建海绵城市,最主要的是要先转变城市建设的逻辑思维。《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指出:城市建设可以采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洲及植草沟等相对“绿色”的方式来进行排水,以求达到从源头开始分散,然后逐步排水,缓慢释放的效果
        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3.1重视生态安全原则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就是生态保护问题。因此低影响开发、自排水系统成为“海绵城市”理念在改造城市中的首选,目的是解决雨季排水困难引起的城市内涝及旱季供水不足导致缺水等问题。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保证海绵城市建设中管网等基本工程设施与传统市政设施相配套,确保相应工程措施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相衔接。同时,严格控制雨水与自来水分流、雨污分流,避免水污染,保证市政生活用水安全。同时尽可能地净化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水安全问题。
        3.2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的各个城市具有自身特点,海绵城市建设中也应考虑每个城市的具体需求和城市特点,根据城市人文、地理、经济、水环境保护情况以及当地城市内涝防治具体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城市进行个性化规划设计,合理地开发建设海绵城市。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雨水花园、植物沟、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下沉式绿地和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

在植被物种选择上,应选择耐淹植物,避免因较长时间泡水而影响其生长,同时绿地设计时要注意物种搭配,选择适合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群组,从而达到更加稳定的绿色基础设计,利于水体净化和蓄存功能
        4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对策
        4.1加强城市道路的建设
        要想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力度,开展道路海绵化工程建设。建议要充分利用城市各级道路,发掘其水资源储蓄与调节的功能。在海绵城市实施管理中,可以根据城市道路建设规划、道路建设工程,增加设置绿化隔离带,设置排水设置,在人行道上安装具备蓄水能力的铺面材料等,提升城市道路的水资源吸收能力。在道路两侧可以设置宽度较大的绿化带,形成下沉式消纳径流。此外,还可以在道路上铺设透水砖,选择具有一定透水性能的建设材料;在行车道路上设置雨水口及较大管径的排水管道,从而吸收超大雨量,将自然降雨作为城市储备水资源,凸显海绵城市优势。
        4.2雨水径流水质管理生态系统
        经调研发现,大多城市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有:水动力不足,流水不畅,污染物堆积,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雨水与污水同流,没有分流设施,造成雨水无法利用;生活垃圾、农田、禽畜养殖等城市点源、面源污染较多,很多地方不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针对国内城市特点,如何削减城市面源污染,做好源头减排,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需求。基于以上水质恶化的原因,从工程角度可采用“雨污分流”的降排水方案,保证雨水不会被污水污染,减轻净化水质的压力;采用“控源截污”,从源头截断污染源,控制点源、面源污染排放问题;采用“绿色、灰色”相结合的方式,将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计紧密结合起来,优化城市空间,保护城区生态环境,丰富绿地的形式和内容。中国科学院的王浩院士曾说过:“污染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营养物。”氨、氮、磷等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体污染,但如果随地表径流进入绿地设施,就能成为绿地植被需要的营养物质。常见的绿地措施主要包含:下沉绿地、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缓冲带、透水铺装、植草沟等,主要起收集、输送雨水至下沉绿地和湖体中的作用,不同种类生物之间达到一种生物系统的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在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性要求下,建设对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也正是对城市雨水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4.3完善水系网络的系统
        要想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城市水系网络与生态系统的保护。从河道整治角度入手,由于城市周边的地表径流-江、河、湖等具有自净功能,能够有效净化城市雨水中的杂质与脏污,可以进一步开展城市河网水系、湖泊水系、湿地、绿地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升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河道自净化能力,维护自然水系网络的净化功能。从防洪防涝角度分析,建议开展大坝、水库修筑工程、堤岸加固工程,通过这种方式调节城市水系统循环情况,阻止水流肆意扩张。从城市水系循环角度分析,建议对城市水系海绵体进行改造,建设完善的骨干河网,连通大小河道的水系,引入分散式处理系统,将多个网点搜集到的水资源集中汇集于地下某区域,通过调节池与污泥池进行处理与消毒,最终排入河流或者海绵体蓄水池中,作为绿化灌溉使用,而系统处理之后得到的污泥可以用作城市绿地肥料或者农业肥料,实现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零污染排放。
        结束语
        总之,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是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市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水循环环境的关键措施。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把握规划设计核心,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分别从多个角度入手,调动各个部门展开联合设计,形成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海绵城市网络体系。之后,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推进绿地雨水循环系统、水系网络结构、城市道路建设进程,有效提升各方面建设的综合效益,在最大程度上强化海绵城市影响力,从而凸显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浩.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措施探讨[J].居业,2020(10):34+36.
        [2]高青青.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21):89-90.
        [3]胡文超.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问题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192-193.
        [4]杨梅荣.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建议[J].智能城市,2019,5(14):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