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勐
云南汇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在一步的深化。基于我国气候的特殊性,在建设城市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一直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虽然通过南水北调等措施进行改善,但是降水问题是人为影响较小的。在降水丰富的地区,雨季来临时,城市中会出现内涝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关键词:道路工程;海绵城市;有效运用
引言: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道路规划是建设的重点工程,但由于气候变化的异常,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海绵城市理论是近些年兴起应对内涝问题的,也被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之中,城市的道路建设是解决内涝问题的关键。海绵城市之所以称之为海绵,主要是因为“吸水”能力强。城市的“吸水”主要体现在地表水下渗,以及城市的蓄水能力等方面。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城市道路工程之中,有效解决城市中的内涝问题。
一、海绵城市理论对于道路工程的作用
(一)减少地表积水
海绵城市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城市内部的水量平衡,防止城市出现内部混乱。
大部分的城市之中,柏油路和水泥路的比重是很大的,但这种硬质化的地面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1]。例如,在南方地区遭遇强降水天气时,地面会造成严重的积水,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在南方地区运用海绵城市理论进行管理及道路建设,增加下渗水量,减少在雨季时地表水的水量。将海绵城市理论运用在道路建设之中,采取“软化”地面的方式,加强城市“吸水”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二)选用材料的影响
对于道路工程的建设团队来说,利益是最大的考虑因素,而且在企业道路建
设过程中,涉及的地区较大,大多都使用水泥和柏油进行施工。城市内涝的关键因素就是因为地表水不能下渗,造成地面积水,而水泥路和柏油路的材料就决定了下渗水量的稀少。基于海绵城市的理论,城市的道路建设需要改变原本的道路材料,使用海绵砖或透水砖进行建设。在城市面临雨季时,地表水能够大量下渗,缓解城市积水的情况。
二、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一)在道路规划方面的应用
在城市的道路规划方面要以排水为设计的主要目的,合理规划城市路线。在传统的城市道路规划方面,考虑最多的是链接经济带和居民住宅区,从而促进城市内部经济的发展。但对于雨季有困扰的城市,道路规划还需要考虑雨水的排放问题。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需要让道路设计师理解海绵城市的理论,在规划中得到使用[2]。对于城市道路的规划,要建立湿地公园或是一些低地的运动场等,在强降水天气时,城市出现内涝问题时,有效缓解积水问题。例如,在2017年11月3日竣工的太平奥林匹克体育小镇东环干道工程就是海绵城市理论的实际运用。在考虑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兼顾生态环境。
在城市的车道及人行道的规划方面,除了考虑人的需要,还有水的流向。还有下水道的建设问题,我国下水道的建设一直都不尽人意,甚至会出现下水道井口掉人的事件。在城市规划道路的同时,规划下水道的建设,尽量在平地马路上多留下水道管道,并且多采用垄沟式的建设,保护居民的安全。城市的道路规划还要远离湖或是大河,因为强降水的地区,河水的涨幅是不能控制的,避免道路被淹没,要远离河道。
(二)发挥绿色地带的作用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看,雨水对于植物的益处较大,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但在城市中,是要发挥绿色地带对雨水的蓄积作用。在道路建设中,要采取绿色地带与道路向结合的方式。因为在道路建设中,马路建造的材料采用透水砖也不如泥土的下渗作用好,绿化带可以增加雨水的下渗。例如,在我国云南昆明地区,海拔低,由于气候影响,降水较集中,会形成城市内涝。昆明近些年的城市建设,及时有大量的绿化带,但还是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了绿化面积,造成城市内涝的严重。采取道路中建设绿化带可以减少地表积水,也能对植物进行灌溉[3]。
绿色地带不止是在地面上建设,还在楼顶建设。高楼是城市所必备的景观,也正是因为高楼的建立,严重阻碍了水的流动。在强降雨天气时,不只有地面上的水需要排出,还有楼顶的水向地面排,造成地表积水的现象。在楼顶建设绿化带原本是城市居民利用空地进行“小花园”和“小菜地”的植物养殖,但对于现在的城市来说,是滞留降水的一个好方法,应该鼓励居民进行种植。
(三)对于渗透地面的应用
海绵城市的理论会改变建设道路所需的材料,大量采用海绵砖或透水砖进行
建设[4]。对于雨水下渗最好的当然是泥土,但是在城市建设中,为保持城市环境的整洁性,必须要采用地板砖或水泥的建造。例如,在云南昆明的西山区海绵城市道路增加。对传统的路面进行结构性的调整,采用全透水性材料和半透水性材料进行翻新,有效环境昆明的城市内涝问题。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建设方面的应用,增加了新材料的使用,也促进新行业的发展。
消费热点的产生常常会带动企业的兴起,对于建设部门来说新材料花费的费用更多,减少了利润空间,就造成“冒名顶替”的事件发生。在南方城市,雨季时都会面临涨水的风险,海绵砖的应用加快雨水的下渗速度,缓解积水问题。但是假的海绵砖让水滞留在地表,丝毫没有缓解积水问题。渗透地面的建设就是靠透水材料的应用,国家要加强把控企业的质量问题,在城市建设方面不能以“面子工程”应付了事。
(四)对于下渗水的利用
海绵城市不止会“吸水”,还会将水合理的利用,将城市下渗的水进行收集,在投入到城市的日常使用之中。例如,在城市下水道中,会有一个巨大的地下蓄水池,经过土壤的初步净化还有人工的深层次净化将水再次投入使用。在住宅区可以进行植物灌溉和厕所用水等方面的应用。在工业区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的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城市的其他方面,可以低收入的进入洗车行业,增加应用途径。
在城市之中,道路是需要进行清洗的。雨水只是一段时间内的丰富,但在维护城市的卫生时,需要每天进行清洗。城市道路下渗的水可以再次应用于清洗道路,在道路工程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还可以将水应用于消防事业,每个城市的消防事业都需要大量的水,在不考虑水质问题的情况下,道路清洗和消防用水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三、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建立,有效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也可以缓解水质性缺水的情况。
在道路工程中运用海绵城市的理论,是建造海绵城市的开端。基于我国气候的特殊性,海绵城市的理论需要更大范围的推广,道路建设的想法也需要更加完善。我国海绵城市的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要在道路建设中更好的运用,还需要更多的实践。
参考文献:
[1]虞文毅.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7, 000(003):P.156-156.
[2]于少春. 浅谈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 砖瓦世界, 2020, 000(010):188.
[3]宋凯玲.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22):585-585.
[4]宗英 李.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 建筑技术研究, 201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