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利伟
城山建设有限公司 310015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是道路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逐渐加快,加强道路绿化工程的景观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对道路绿化工程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提高城市道路绿化工程质量。
关键词:道路绿化;工程设计;景观设计
1道路绿化工程的特点
道路绿化工程不同于其它土木工程,有着它自身的特点:
(1)道路绿化一般是沿道路两则蜿蜒千百里、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带状工程。
(2)道路绿化是随路线改变、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富有生命感的、有机的多维形态及时效较长的工程。
(3)道路绿化要求比园林绿化简单粗放,比荒山造林技术性强,标准高。
(4)道路绿化景观对用路者来说是一种车行景移的动态景观。
由于以上特点,道路绿化是使用功能、艺术构图、生物学特性3者结合的产物,因而道路绿化必须遵循美学原理,注意与交通功能、自然环境、地区风格相协调,注意用路者心态变化,充分进行动视觉分析,做到科学绿化、美学绿化。
2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展现和保护自然景观
道路自身的线型优美、路面平坦、边坡整齐,加上沿线的绿化与自然风光是行车舒适、增加情趣、减少疲劳的重要因素,这种景色应以自然环境为基调,充分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因而道路路线本身应充分利用地形与地区特点,防止大挖大填,任意取直,生硬切割地形而破坏景观,既使是朴素的山乡水色,田原风光也是美好的。另外还要注意将沿线的风景点、文化古迹、古树古庙、古塔、古碑等尽可能保护利用并组织到道路环境中,通过前方“对景”,两侧“借景”,加上因地制宜、适地种树绿化,使路线环山傍水,绿树成荫,与周围自然风景融成一体,构成风景如画的道路景观。
2.2与交通功能相协调
树木是道路上主要的垂直要素,对视觉有明显的影响,因而道路两侧的绿化植栽首先要与路线的平、纵线型、横断面状况保持一致,诱导视线,充分展现道路线型或坦直、或弯曲或起伏的动态特征,增强道路连续流畅的美感。另外绿化植栽方式,树种选择、生长时效等均要考虑与道路性质,交通功能相协调,有助于提高或改善交通功能。
2.3充分展现地区特征与风格
道路处于地区公共空间内,道路的绿化也应力求反映地区特征与风格,才会使当地人感到亲切和喜爱,使观光者领略到地区独特的风格乐趣。植物是道路上唯一有生命的,它的生长与风姿最能有效的体现地区与道路的风格与个性。这就需要采用有特色的树种,并保证一定的植栽数量以及合理的植栽方式。
2.4道路绿化中的韵律美
在道路绿化中,最为普遍的行道树在树种选择、树寇大小、树木高低、树木间距及修剪形态上一般都采取统一而有规律的布置,无论是柏杨的挺拨、垂柳的婀娜、槐树的古朴、梧桐的壮阔,一排排,一行行,都使人感受到了连续韵律的优美与壮观。
2.5道路绿化的色彩美色彩是视觉美感必备要素之一。绿化自然以象征生命、青春的绿色为主调,同时绿色也带来和平、新鲜、健康与希望的生理与心理效果。为了保证道路绿化中常年的绿色,要考虑落叶树与常青乔木、灌木的搭配组合,使在落叶季节仍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绿色。同时注意高低层次、绿色浓淡的配合以及生长季节与叶色变化的配合,增加空间视觉效果。
3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3.1满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则
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这条路的交通空间,根据各类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动态过程中观赏道路两旁景观的不同视觉特点,我们充分考虑行车、行人在不同速度下的视觉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视线高度,采用不同的植物形状,将整条线路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以不遮挡视线为基本标准,同时给予不同交通方式的人群以同样的赏心悦目之感。要选择好不同习性适合季节变化的植物种类是做好设计的基础。
3.2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绿化景观设计的主导思想,生态要求植物的多科目、多形态、多层次配置,结合区域特色,乔、灌、花、草、水面的有序结合,以形成高低错落远近景结合,充分考虑功能性、层次性、季相性,从而体现我们江南水乡城市道路景观的特色美,在设计中时时把握好道路绿化景观的滞尘、降噪、净化、吸碳、美化的原则。因此这是切实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的外观形象的问题,同时也要遵循规划的长远原则,道路绿化的树木不宜经常更换、移植。
3.3适度把握好艺术性的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在设计中,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性的构图原理,展现植物的个体与群象的形式美,运用调和、均衡、韵律的手法,以不同的区块重复,以节奏感来体现韵律,以达到心境的平和、视觉的享受,同时,道路绿化又和园林不一样,它是动态的景观,不能变化太复杂,要得到人在绿中走,车在画中行的效果,就必须线条整齐、花色简洁、层次分明,近低短、远高大,与周边的田园水景要融为一体。
4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对策
通过对道路绿地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园林植物配置等理论的应用,对道路绿化植物配置进行深入调查,系统的研究及剖析,并最终提出一套具有人性化和地域特色的优质道路绿化配置模式,为今后的道路绿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措施和工作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对今后的城市道路绿地发展提出如下优化对策:
4.1道路绿化配置应以生态学原理
道路大色块的种植形式,及单一品种的高度运用,造成群落结构单一,制约了植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把握城市景观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在注重植物观赏性的同时从植物多样性、生态位等多角度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不断的丰富城市道路绿化色彩及季相,表现突出的常绿、落叶树种为城市的绿地生态功能打下基础,这也是城市景观多样性的前提,是体现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4.2加强城市规划力度
要保证城市道路绿化发展,逐步提高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的景观性及生态性,保证城市道路建设中的绿地率是最为重要的。规划道路中,保证城市一级道路内30.00%以上的绿地率.次级道路也应规划绿化带的道路绿地形式,减少单一树穴式的道路绿化。在只能规划树穴式道路栽植样式的街路也至少保证达到相应的树穴内径范围。
4.3“适地适树”合理进行植物配置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而言,“适地适树”是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本原则。在城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应将抗旱、耐土壤膺薄、密实、抗污吸污、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特别是北方城市的道路由于冬季较为漫长,绿地景观较为单调,要增加冬季枝干舒展、优美或是冬季色彩宿存,观赏效果较好的植物品种,不断丰富街路绿化植物配置形式,提高城市景观效果。
4.4突出城市绿化特色
每个城市均应该有各自的个性与特色,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同样可以塑造城市特色及个性应该充分的分长春的地域及文化特征,使中心区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在整体性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绿化配置、特色树种、绿化形式,以及区域的历史文化等特色塑造个性化的道路特征,彰显城市特色。
4.5加强城市养护管理力度
要想保证绿化成果,必须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制定一套确实可行的养护方案。同时引进新的养护管理设备、技术经验,明确建立“建管并重”的工作理念。
4.6注重植物生态习性
坚持以植物生态性为基础原则,减少人为自然修剪的配置形式,杜绝大面积的绿篱及模纹,对已有的且长势不佳的逐步更新改造,用自然的、季相色彩丰富的灌木、自然地被代替,逐步调整道路绿化中模纹、绿篱的比重的合理性。
5结束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示,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表达,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创造,所以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的效果,也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重要市政设施,运用植物的生态功能,是城市道路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有效方法和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熊广忠.公路美学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公路学报,1994,(1).
[2]张海霞.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