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常见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洪梓洋
[导读]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进一步提升山区公路设计的质量。

        洪梓洋
        云南阳光道桥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2021年1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印发云南省2021年“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两会”精神,以重大项目示范带动全省投资项目建设,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云南省2021年“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县域高速公路”的建设,为此,作为公路桥梁工程的设计人员,着力提升工程设计质量势在必行。众所周知,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占94%,地质灾害频发,这对公路设计人员设计思路及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性,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进一步提升山区公路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线设计;问题;措施
        
        一、云南山区公路设计现状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地貌上表现为高原波状起伏,相对平缓的山区仅占总面积的10%,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强烈下切,形成了山种骈列、高山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同时由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致使山区地质灾害频发,这给云南的公路设计、建设带来了巨大地挑战。
        云南山区公路地形复杂,垂直高程大,公路大纵坡、长下坡,连续急弯路段比比皆是,在公路路线设计阶段应结合多种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合理地进行路线设计和优化,降低后期建设中的困难,减少公路运营期间的安全隐患。随着近些年公路设计、公路修建的技术日趋更新,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成熟运用,对公路的设计提出了更高、更规范的要求,在合理控制公路工程投资的同时,对公路的实用性、安全性以及环境保护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在保证科学、满足规范、安全行车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的问题,力争促进山区公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
        二、云南山区公路设计的特点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受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森林覆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局限了路线选线的条件,从而在技术标准的选用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山区公路在设计选线过程中,其主要特点为:①、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沟壑纵横,高差大,区域地质复杂多变,受地形条件的影响,路线可选用的走廊带较多,从而增加了路线比选工作的难度;②、受山区地形条件和工程投资等因素的限制,路线设计时,公路采用的平面、纵面、横断面等指标均不同程度的降低,部分采用规范中的最小值或者极限值;③、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层较为破碎,区域地质变化大,地质灾害频发,如:山体滑坡、坍塌、泥石流、岩溶等,分布较广,对路线设计影响较大,需结合工程处治方案、工程造价、后期运营情况综合比选,确定路线的最终走向;④、山区气候复杂多变,雨季暴雨频发,山间河流水位受降雨影响,变化较大,这给公路设计和施工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⑤、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山区植物、树木覆盖率较高,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也星罗棋布,为避让各类保护区,减小对环境的保护,路线设计难度明显增加。
        因此,在山区公路设计中如何更好地结合“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环保选线”是其路线设计的关键。
        三、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问题
        1、行车视距问题
        行车视距是一项保证安全行车的综合性指标,与公路平、纵、横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包括了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地形条件、工程投资等因素的限制,路线平纵指标往往采用规范中的最小值或者极限值,造成路线平面中小半径及连续弯道较多,纵面上大纵坡、连续上、下纵坡路段比比皆是,车辆行驶在连续小半径与连续大纵坡组合的路段,驾驶员视觉受地形地貌和山区茂密植被的影响,有效行车视距变短,极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2、长陡坡问题
        云南山区地形复杂,山峦叠嶂,在路线设计过程中,长陡坡路段的设计尤为重要,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时往往更多地考虑了建设标准与规模,片面地控制工程投资,为减少路基土石方数量,纵面设计时采用规范中极限纵坡及坡长值,并尽可能地减少长陡坡路段的安全设施,从而忽视了长陡坡路段的行车安全。
        3、平曲线最小夹直线问题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对平曲线间最短直线长度作出了相应规定,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2V,可通过适当调整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相比之下,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6V,受山区地形限制,多数路段难以达到,如强求达到或者满足规范要求,将造成工程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加大了对环境的破坏。
        4、高边坡治理问题
        受山区地形、地貌的影响,公路的路线方案多数布设于山岭间,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层峦迭嶂、山体地面横坡陡峭的现象,挖方路基不可避免地出现高、陡边坡,而如何治理高、陡边坡,有效地避免边坡滑坡、坍塌、坡面开裂变形及大面积的坡面冲刷,这对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5、安全性问题
        公路路线设计的合理性关系着公路施工及运营的安全,路线设计的均衡性、一致性、与景观环境的协调性,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了重要保障,安全性作为公路设计、施工、运营的主要问题,设计期间应充分重视。山区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系统稳定,在山区修建公路势必会对环境破坏,造成施工和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云南山区降雨量大,在雨季很容易形成山洪、泥石流、塌方塌陷等,对公路安全形成巨大威胁。


        6、环境保护问题
        公路项目的建设往往占用一定范围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空间,多为水田、旱地、经济林、果园、林地、荒山等,因路基土石方开挖、路基填筑、取土场、弃土场的设置等将会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造成局部植被破坏,损坏了原有水土保持环境,使抗蚀能力减弱,可能引发山体失稳滑坡、坍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策”,近些年,云南省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不破坏就是对环境的最大保护”的重要理念,坚持从工程建设的多个环节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执行、落实与检查,从而确保设计工作中对环保的理念、保护措施等彻底地贯穿于公路项目建设及后期运营中,确保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四、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采取的措施
        1、行车视距的合理控制
        山区公路盘山而建,路线在翻越山岭时,为克服高差的影响,很多路段回头展线,致使平纵线型组合不良,车辆行驶速度、行车视距大大降低,最终将威胁汽车的安全行驶。这就要求在进行路线设计时,以行车安全为最高目标,科学合理设置横向、纵向及超车视距,具体来说,在路线设计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利用设计软件对路线视距进行全程模拟和检验,坚决杜绝技术硬伤,诸如高填深挖过度、公路两侧山体及建筑物物影响等问题;②、在双向车道的中间设置分隔护栏或者绿色植被分隔带,不仅可以减少道路横向视距阻碍,更能提高车辆的通行质量,并且兼顾到公路与生态环境的价值;③、在路线设计时,应协调好平纵线型的组合,充分考虑行车视距的影响因素,对不可避免的视距不良的路段,应采取削平受限土体、拆除相关建筑物,设置禁告标志,如禁止超车、禁止停车、设置中央分隔栏等措施,尽可能降低行车风险,保证公路功能。
        2、长陡坡的防治措施
        针对山区公路长陡坡的防治,在路线设计过程中,主要采取“防”与“治”相结合的措施进行处治,首先在路线平纵设计时,应考虑其指标的连续性及均衡性,大纵坡与缓坡的设置应相互验证、科学合理;对于地形复杂、地质差、工程量巨大的路段,通过设计方案的比选及论证后,可以采用不同等级的公路标准进行衔接过渡,结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着重考虑对最大纵坡、坡长限制以及平均纵坡的要求,有效地减少长陡纵坡的设置;其次路线设计时,经方案比选和优化后,在长陡纵坡的路段,应考虑设置避险车道,并做好相关的提示标志及下坡段的路面减速垄减速装置;再次,合规、人性化地设计好公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进一步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能。
        3、平曲线最小夹直线合理运用
        科学合理地设计平曲线间最小夹直线长度是节约施工成本、缓解驾驶员的紧张情绪、确保行车安全的有力保证。在公路路线设计时,应对实地情况进行详细勘察,结合公路功能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在保证公路的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兼顾公路的综合性能及工程投资,根据公路周围环境和地质形态的不同,控制好平曲线最小夹直线长度,尽可能降低驾驶者的视觉误差及不舒适感,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的安全性。
        结合多年的路线设计工作,对于平曲线最小夹直线长度反向曲线宜满足2V的规定,山区公路多数路段在路线布设时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对于个别不能满足的路段,设计可将相邻两个曲线构成S形曲线;而同向曲线宜满足6V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不易达到,原因在于山区地形复杂,满足6V的同时工程量大幅度增加,工程难度及工程投资难以控制,为此,通过技术论证,局部路段可适当降低到3V的要求,或者可将相邻两个相邻曲线构成C形或卵形曲线。
        4、高边坡治理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高边坡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防”与“治”的原则进行处治,“防”主要是在路线设计时,调整和优化平纵指标,减小路基填挖高度,依据地勘资料合理地控制边坡高度,对于局部不可避免的高边坡路段,应提出两个以上的路线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结合桥梁或隧道方案与填方路基、挖方路基的指标综合比选,择优选用;“治”主要是结合地质勘察资料,采用合理、经济的工程方案对高边坡处治,从而保证了高边坡的稳定和美观。
        5、安全性问题有效控制
        山区公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水文等多方面情况,调查并搜集山区公路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降雨量、水文等数据后,进行分析,路线设计时应尽量避开地质不良及泥石流多发区域,避免在易塌方、塌陷、滑坡等区域内布设路线。同时,在设计中要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进行评估,减少山区植被砍伐量,控制水土流失,旨在确保降低山区公路在施工、运营时对环境产生的安全风险。
        6、环境保护
        在公路路线设计时,应避开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路线应适应地形,顺势而为,与地形融为一体,尽量不占用大面积森林,农田,避免穿越地质不良及泥石流多发区域,保护生态环境及自然平衡。路线设计应反复优化路线平纵指标,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并完善的综合排水系统和工程防护措施,以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
        
        五、结束语
        公路路线设计是一项考验设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工作,涵盖了公路设计中各个专业的知识点,并将其理解后融入路线设计中,尤其在山区公路线路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道路设计软件,反复对路线方案的平、纵、横进行优化和调整,结合公路施工及运营时的合规性、科学性、安全性进行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力争设计出方案上最优,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实用的路线方案。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_D20-2017)
【2】王峰娟.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与质量控制[J].交通标准化.2015(12):60~62.
【3】任菲菲.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5(02):115~116.
【4】王健.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与质量控制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02):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