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羚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成都 610071
摘要:本文从费孝通对毛泽东社会调查特色入手,梳理了青年毛泽东唯物史观社会学思想内容,以及形成的三个基础,毛泽东深受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唯物史观社会学使他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影响,他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对当代青年有现实启示,读书使人进步,信仰给人力量,文化树立自信 。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学;社会调查
一、从费孝通对毛泽东社会调查特色谈起
费孝通一生用学术服务社会,不仅重理论创新,上个世纪40年代末,发表著名的《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学经典之作。其经典就在于他提出了乡土中国的中国社会结构特性。而且在这部著作里,他提出一系列的本土化概念,差序格局、礼俗社会、熟人社会、长老统治等给社会学留下了历史遗产。而且重实践调查。改革开放初期,他写了一部《社会调查自白》,介绍了自己从事的各类调查,如民族调查、农村调查、家庭调查、小城镇调查、知识分子和智力调查。他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为认识中国社会,使社会学具有中国特色,开展规模较大的社会调查”[1],并进行了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就是在这本书里,费孝通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社会调查不仅仅是一项科研研究,还有群众工作的内容在内”[2]。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社会调查的成功典型。毛泽东将群众工作的思想融入社会调查之中,不仅接近农民,体验他们生活,而且从他们利益出发,了解他们想法和为他们谋利益。他的两篇社会调查《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思想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二、青年毛泽东唯物史观社会学思想探源
青年毛泽东受现代社会科学、唯物史观社会学以及生命历程社会化影响,形成了一定的政治社会思想,社会思想上强调教育变革,提出将体育纳入学校教育。在婚姻上,他发现了女性自杀背后的社会根源,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建设性的社会改造思路。毛泽东主张从“打破父母代办政策、打破媒人制度、破除婚姻上的迷信问题”[3]。他的政治观不仅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上,探讨民众大联合的意义。而且还表现在他对中国四千年政治的反思和西洋积累的政治改革的反思,组织组团,发展研究,参加各类斗争,反思大中国与湖南自治关系。在湖南自治运动流产后,他提出通过阶级斗争方式改革社会。应该说毛泽东通过读书储能和深入实践,他已经转变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但是他深知,马克思主义那些书里未讲中国实际情况,以及如何在中国进行革命。《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回答了当时中国社会关注的问题,毛泽东认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他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农村实地调查也澄清了党内外关于中国社会和农村农民的一些错误认识。
实际上这两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意识:如何看待当前革命的力量,农民对于中国革命到底是什么角色?回击和驳斥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关键所在。这一著名论断出自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献就是了解农村社会各阶级状况,以及他们对革命的态度。
针对农民运动“糟得很”,农会举动“太过分”,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等说法。 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毛泽东,回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在32天里,毛泽东步行700多公里,实地考察了湘乡、长沙等五县的农民运动情况。他召集农民和农民运动干部,召开各种类型的调查会,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毛泽东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报告指出:“党对农运的政策,应注意以“农运好得很”的事实,纠正政府、国民党、社会各界一致的“农运糟得很”的议论;以“贫农乃革命先锋”的事实,纠正各界一致的“痞子运动”的议论;以从来并没有什么联合战线存在的事实,纠正农协破坏了联合战线的议论”[4]。这些基本观点,构成了《报告》的主要内容。
它们的问世,是毛泽东深刻洞察党内外思想动态,反对党内错误倾向,调查实际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的结果。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农民作用的肯定、对农村建设的关注,仍不失其当代价值。这两篇文献一个突出的贡献,社会调查方法上体现了群众工作方法,抓住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的主线, “要得到真实客观的资料,就得虚心诚恳地向人民群众学习。甘做他们的小学生,立足于为人民服务,做群众的知心人”[5]。也为唯物史观社会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青年毛泽东唯物史观的思想的发展有其深刻的主观与客观原因:
(一),毛泽东深受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毛泽东青年时期就开始接触社会、了解社会。1920年3月,毛泽东在致周世钊的信中指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施的调查,及研究。”[6]毛泽东把调查研究、通晓国情作为改造中国的起点。他通过游学和办夜校等方式深入实践了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农民。他与工农群众之间有着天然的情感。
(二),唯物史观社会学使他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影响。他的政治思想有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从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资产阶级改良可以他都一睹其中的思想,但是在湖南自治运动失败后,他认识到中国社会历史缺乏基层组织,一盘散沙。认识到中国政治要走民众大联合的道路,通过革命实现社会变革。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是思想的比较和选择。
(三),他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青年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他将历史上伟人分为办事之人与传教之人,他抓住了湖湘文化知与行统一的精髓。五四前后,受一师杨昌济影响,喜欢上李大钊和陈独秀。他又不断塑造自身:政治意识极为强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他在学生时代主要有两个活动,一是读书,二是社团,他组社团,学会,办报纸,写评论,广交良师益友,青年时代就有较强的写作和思维能力、组织动员力,为他日后成为政治领导者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读书使人进步。读书成就了毛泽东,在读书中他重塑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毛泽东从1913年到1918年暑期毕业,前后共做了5年半的师范生。实际上,毛泽东在第一师范专心于哲学、史地、文学等,读书不倦,他更多的靠图书馆自学满足自己的求学。既遇到良师又寻到益友。根本原因在于,他从思想认识上、理想追求上清楚“为什么读书”。 他提出 “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毛泽东把读书学习与中国的改造联系在一起。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独特抱负和追求,始终把读书当成自觉自愿的行动、作为从不懈怠的生命实践。
信仰产生力量。毛泽东信仰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不断的斗争,根源在于他从历史中发现,“马克思主义是青年成长的钙”。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青年毛泽东成长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同步的。实践证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文化树立自信。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养料和思想土壤,这就是毛泽东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开始研究中国历史,这种研究是为了了解中国的特点。他主张大力引进西方文化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但他认为西方文化也有足,他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7] 为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比较视野。
参考文献:
[1] [2]费孝通 社会调查自白,2016年版,第112、12页。
[3] 《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1920)》,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第 371页。
[4]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第179页。
[5] 费孝通 社会调查自白,北京出版社,2017版,第12页
[6] (《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474页。
[7] 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1920),湖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