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靖雯
身份证号码:53233119941027****
摘要:对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内容。精准扶贫是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建设与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承担了实现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我国不断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茁壮协调好基层另一冲突,实现精准教育,精准协调和精准保障。着力构建创新的农村精准扶贫生态系统,深化脱贫攻坚改革成果,实现成果由人民共享。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农村问题
1.精准扶贫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1.1精准扶贫是构建新型农村帮扶模式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在2016年20国集团工商峰会上强调,“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超过5700万将摘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了到2020年建设现代化、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减少贫困是建设繁荣社会的客观要求。为了实现百年纪念的第一个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减少贫困人口,建立一种新的农村帮扶模式。转变思想,减少贫穷数量和拓宽帮扶道路,建立帮扶新模式包括建设创新型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扶贫。转变贫困地区的教育模式,以提高与贫穷作斗争的技能,改变以往的脱贫概念,并不断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推行支援政策,例如投资第三方公司及社会福利,并结合不同的行业及帮扶模式,共同推行乡郊重建策略,以及在各方面达致共同繁荣的社会。实现精准的减少贫困人口是振兴乡村的必要条件。
1.2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
精准扶贫是使摆脱贫困和建设繁荣社会的重要步骤。扶贫具体是对以往问题中贫困户数量不清,形势不确定,你存在针对性不强的情况,所以为了能够让帮扶资金准确落地,需要着重摸清楚谁是贫困人口,出现贫困的原因,才能够根据其实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扶贫,并且在进行扶贫之后,为了防止返贫,需要对自身的脱贫扶贫工作回头看。促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效的将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相衔接。
实现乡村振兴,主要应当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扶贫工作之后防止贫困地区人口返贫的情况。贫困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和蓬勃兴旺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可逃避的问题。能否落实好政策,实现乡村振兴主要看功夫是否能够做好引导作用。在依靠经济基础的背景下,切实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同时帮助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实现转型升级。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将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进一步打造立体融合的发展战略,在落实好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促进产业融合。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2.1精准教育,构建智力资本保障子系统
2.1.1主导精准教育机制构建
精准扶贫,就要瞄准痛点,要按照各地的需求,培训机制。由于各地的自然发展情况和社会历史背景略有差异,所以在不同的地区应当因材施教。为了能够实现精准教育,政府需要深入调研乡民的学习意愿以及未来的发展愿望,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组织技能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可以将教育内容划分为几大模块。比如基础教育、畜牧业教育、种植技术教育、养殖技术教育、经营管理教育等。在内容方面,应当统筹规划,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同时要不断充实农民的现代化人才队伍。
创新农民的培训教育服务体系,是实现贫困地区扶志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在网络建设以及宽带建设方面的体系。同时,对农民进行互联网教育,通过利用手机或网络优势对农民进行教育授课。进一步推进对农民进行现代化培训的工作。并且要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结合本地发展的需要,开展立体式和全方位的培训方式,创新培训手段。
根据农民的学习情况,制定定期的考核制度以及评价体系,当考核结束之后,合格的农民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就业信息或就业平台。若考核不合格,建议进行二次培训。
2.1.2帮扶技能培训
从社会角度而言,应当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模式。贫困地区之所以造成贫困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缺乏技能。很多贫困地区只能依靠传统的从工业或手工行业实现创收。但这样的运作模式与当前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需求显然不能完全契合,所以中午可以鼓励社会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加强互联网下的零售产业系统运作,在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找准扶贫工作的痛点,主动补齐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短板。这样才能够促进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突出扶贫的针对性。在解决了扶贫工作之后,才能进一步保障我国的脱贫工作能够发展和前进。
从教育角度而言,由于贫困地区长年累月树的经济条件,发展的限制,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也使得贫困山区的儿童不能够享受优质的师资资源。但这些青少年走出大山,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难免会出现自卑和自闭的心理。所以在进行地区帮扶时,需要结合贫困山区的师资资源问题进行深入研。为贫困山区输送更好的师资,优化区域间的师资不平衡问题。
2.2精准发展,构建产业经济支持子系统
促进产业发展,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因时制宜进行产业规划。发展本地的特色能农业,需要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场的需要。能够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内生活力。其需要对贫困地区进行人文关怀,并且要对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深入研究,包括水文情况,地理情况以及人口情况等等。
在选择产业时,应当选择符合农村地区发展的特色产业,在全方位考量之后,对特色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要进一步考虑到市场的需要,对市场未来的发展形势进行研判。保障未来特色农业能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要着重打造契合地区实际的特色品牌。实现特色农业增收的可持续化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2.3统筹城乡发展,保障系统的带动力
脱贫必须始终被视为是党的工作重中之重。准确地减少贫困是“三农”的重点,或者是正确处理“三农”问题的重大突破。我国政府一贯坚持“以民为本”的基本方针,解决农村减贫问题,有助于促进政府扶贫工作的推进,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这是时代大势所趋。因此,协调好城乡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能够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的资源,减少城乡二元差距,形成良好的发展生态机制。这其中包含了用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城市的科技投入对乡村资源的投资力度,同时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保障农产品的销售率与商品率。其次,要充分协调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资源城乡购买力,优化城乡产业结构。通过引入新的修正系数,协调好城乡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走向,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重城抑乡”的传统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好乡村的产业发展优势,优化国家财政扶持。将财政资源倾向于农村地区。在农村贫困地区要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协调城乡之间的关系。确保社会财富和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重点发展工业经济和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再就业。
3.结束语
实现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需要创新帮扶方式,进一步优化帮扶生态系统。同时要激发农村地区的内生脱贫动力。最终实现我国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将我国的脱贫攻坚成果落地,实现改革成果,人民共享的最终目标。
4.参考文献
[1]金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路径探究[J].今日财富.?2021,(08):61-62.
[2]王超,蒋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生态系统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5(03):5-15.
[3]杨穗,冯毅.中国金融扶贫的发展与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18,(06):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