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兰
上海森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0090
摘要 现代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把流动和交通性作为首要因素,以机动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忽略了街道作为重要的交流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社会属性,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街道生活的消失。本文探讨了社区生活性街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微更新提升社区生活性街道的空间品质的策略,促进社区街道生活的回归。
关键词 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街道活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的方向也由外延扩张式转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城市建设从增量转向存量,从数量转向质量,城市更新成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和活力再生的重要途径,而社区生活街道作为承载居民日常生活和邻里交往最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其空间品质的提升将有助于从最大的基本面上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激发城市活力。
1 社区生活性街道
从空间上来看,街道做为城市图底关系中的“虚”的部分,是由两侧连续的建筑和“实”体边界围合而成的线性公共空间,包括道路及建筑退道路前区部分的公共空间。
从功能角度来看,城市道路可以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道路,前者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城市快速及大流量交通的通行需要,后者一般服务于城市街区的内部交通,车流量相对较少、路幅窄、车行速度慢、行人及非机动车较多。
2 存量社区生活性街道空间的主要问题
(1)空间局促,侵占严重
城市已建成的老旧社区通常建筑密度较大,人口稠密,街道空间狭窄局促。街道两侧一些小型公共建筑的入口小广场等空间也多被停车占据,未能与街道公共空间协调融合,店主私设摊位、占道经营、路边随处停车和私人晾晒等行为司空见惯,原本就较为狭窄的街道空间面临着被私人侵占的挑战。
公共设施和功能业态不完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需要形成便利完善的社区生活圈。而基于原有规划和建设的街道空间,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疗、卫生、体育、养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需要;另一方面,建成社区的生活性街道的功能业态通常以便民日常服务商业为主。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社区创新创业、自由职业等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断出现,原有的功能服务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需求。
(2)场所缺失,环境品质不高
老旧社区沿街建筑立面由于时间长久而老化,风貌不佳;部分用地被院墙封闭起来,无法形成连续的活力界面;一些街道景观种植的功能性和观赏性不高,缺少必要的街道家具,缺乏可供日常停留、休闲和交流的场所,人们只能站在路边闲聊,增加了安全隐患。场所感的缺失,加上街道环境品质不高,无法激发邻里交往活动,更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的交往需求。
3 社区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的策略
(1)整合消极空间,挖掘街道潜在的公共空间
首先,鼓励沿街地块开放退界空间,与道路进行一体化设计。沿街建筑为商业、办公、公共服务等公共功能时,鼓励将建筑退道路的空间与人行道进行整体设计。有条件的居住区,也可以为街道提供更多的用地做为公共空间。如上海苏家屯路在改造更新的时候,街道边界从小区院墙扩展到了住宅建筑山墙面,有效加宽了街道空间,两侧建成的社区休闲公园绿地,成为居民日常打球、跑步、棋牌娱乐和休闲聚会的活力场所。
(2)提升街道的步行适宜性
所谓步行适宜性(walkability),就是衡量一个地区适合步行程度的指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步行成了一种新的时尚健康休闲活动,对良好可步行的街道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适宜步行的街道鼓励和激发人们在街道上进行更多的步行活动,也会增加人们活动和停留的时间。
① 减少机动车交通,要重新划分街道空间的使用权,增加步行空间
在街区层面,对小汽车的使用应改变传统的“需求—供应”思维,采取引导和控制的方式,降低私家车出行率;通过微更新在社区外围规划设置集中的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楼等方式,缓解社区停车问题;在满足社区交通需求的情况下,对社区入口进行优化管理,减少社区机动车在生活性街道上的开口,降低对生活性街道的干扰。
② 其次,引入共享街道,形成安全舒适的步行场所
共享街道可以理解为全体道路使用者合理地共同使用同一公共街道(道路)道路空间。居住区共享街道首先出现是在1976年,荷兰政府承认其法定地位并正式出台导则与规章,共享空间概念的首次官方呈现以居住区共享街道的形式在荷兰出现,其具有以下典型的设计与运营特征:
1)行人具有使用全部道路宽度的优先权,严格要求机动车速度不超过步行速度;
2)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间几乎没有界线,整个路宽常建设为带特殊铺装的连续路面;
3)不鼓励机动车过境交通,通过街道设计对车辆速度与流量进行限制(如水平曲线、步行安全岛护柱和停车空间的布局);
4)使用街道景观元素鼓励使用者在空间内驻留;
5)居住区共享街道区域的进出位置做出清晰标记。
共享街道的目的是限定一定的慢行车速和流量来降低机动车主导性,通过给与行人全部的街道步行使用优先权,促进步行与骑行活动,形成安全的共享空间;在设计上将道路空间作为场所来设计和利用,也削弱和模糊了道路的机动通行性;消除了街道的分段和台阶高差,极大的便利了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及小孩等人群的出行和活动。
③ 通过道路稳静化设计手段,分时管理,打造宁静、安全的街道空间
交通稳静化是一种实现宁静、安全、环境改善的街道状况的尝试;主要通过降低车速,削弱街道的机动车主导性,但仍保留竖向路缘石将车行和人行区域进行分隔,不鼓励人们到车行道中停留,由于只采取一定的物理手段进行干预,相比起来,共享街道整体铺装的建设费用较高,物理稳静化手段更容易实现。
④ 创造更好的步行可达性和便利的连接性
小街区,密路网的街区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社区生活性街道的可达性和连接性,促进街区内外交流,促进更为活跃的社区日常活动,提升街道活力。城市微更新中,要注意梳理居住街区内的末端道路系统,打通与社区生活性街道联系的各个通道,使街道与周边社区紧密连接。
建立与街道紧密联系的步行、自行车、公交汽车和轨道交通网络。社区生活性街道多数为城市的支路,处于交通的末端,是否能够便利的到达街道,也是影响人们是否愿意出行和使用街道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提高社区生活性街道的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建立与街道紧密联系的步行、自行车、公交汽车和轨道交通网络,通过多元而有序化的公共交通组织满足不同人群的步行可达性需求。
具体来说,生活性街道周边的社区,可将社区的步行出入口直接与街道相连;规划专用的自行车道,在街区内形成慢行网络,并将共享单车停放区域靠近街道出入口和社区出入口布置,便于换乘衔接;在街道周边布置便利的公交站点和轨交站点。
(3)完善街道公共服务,功能混合
通过城市微更新,首要的是增加和完善社区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便利的社区生活圈。可将社区邻里中心与社区生活性街道结合起来布局,邻里中心整合多种服务设施,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站、老年人照料中心、社区商业、社区服务站及幼儿园等社区公共服务配套,为所有年龄段的人提供更愉快、更高质量的一站(街)式服务,构建儿童友好和老年人友好的社区。
(4)提升景观环境和街道家具设施,打造愉悦的场所
社区生活性街道的植物景观环境对于吸引人们户外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街道景观能使人感到愉悦和放松。街道的行道树种植应结合当地气候选择合适的树种;适当增加街道墙体和屋顶绿化,街道绿地结合社区农业、雨水花园进行设计,形成可观赏可体验的多功能的植物景观。连续、富有设计感的铺地景观,也能极大的改善和提升街道景观环境。
4结论
社区生活性街道是重要而基本的城市公共空间,其空间品质的提升可以极大的提升存量老旧社区的居住品质,增强居民的幸福感。社区的生活性街道的主要通过在微更新过程中整合消极空间,挖掘街道潜在的公共空间;提升街道的步行适宜性;完善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配套,注重功能混合;提升景观环境和街道家具设施,打造愉悦和舒适的场所等策略来提升街道空间品质,从而形成安全、便利、实用、舒适和愉悦和有归属感的社区生活性街道空间,促进丰富的社区公共生活和邻里交往互助,激发建成社区的活力新生。
图片来源:
图1:Alfonzo M A. To walk or not to walk? The hierarchy of walking needs
图2:Walkable streets: pedestrian behavior,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图3:源于网络
图4: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 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 2009,24(3)
[2] 徐磊青.街道转型:一部公共空间的现代简史[J].时代建筑,2017(6)
[3] 赵宝静.浅议人性化的街道设计[J].城市研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