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夫
海南华筑国际工程设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 海南海口570000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市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城市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实现“多规合一”。由于原有各项空间性规划均有自成体系的现状调查要求,对同一城市,不同调查存在数据不统一、权属不清晰、空间交叉重叠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还存在相关信息摸查不足不能有效支撑规划编制的情况。如何统一调查体系、查实查清底图底数成为城市规划编制率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学;城市设计
引言
总体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发展整体目标,以及城市空间规划的改革领域关键任务,是在2020年构建统一的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的空间规划管理体系,有效推动国家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在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等。由此可见,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入研究,对城市未来空间总体规划体系构建和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城市规划要满足城市诉求以及持续发展要求
城市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场所和主体阵地,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陆续安排在城市中,且城市建设活动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城市建设依旧处于蓬勃发展期,该阶段的城市规划尚且不太成熟,仍然需要经过社会性的长期实践,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慢慢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城市内部的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做好资源整合。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多样化的基础设施设备被引进,城市建设活动逐步开展,从土地资源的利用到城市建设规划的细化都需要与当前的城市发展战略相适应,以便发挥城市建设的主体价值作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常常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必须要禁止建设区域的一些非法活动,严格控制建设区域规划上的管理事项,以法律的方式将该区域保护起来。此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满足社会发展与建设需求。在当前拥有的资金规模下,对城市作好详细规划与界定,将经济发展建设道路逐步转向社会效益提升,在城市建设中增添新思路和方法。而在资源利用的方面,需要从实际出发,明确当前建设需要准备的资料以及其他物件,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综合考量和分析,提升城市建设的紧迫感以及预见性,并将其全面应用于城市规划中。
2建筑学视角下的城市设计问题
2.1城市建设难以做到统筹兼顾
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在区域联系、城乡发展及新旧城开发等方面难以做到统筹兼顾。我国地域广袤,不同区域城市在经济、环境、地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即使同一区域不同等级的城市所面临的情况也是大相径庭,故在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指标、方式、要求上有所不同,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这就给区域生态协调发展造成一定困难;同时我国城乡发展差异大、二元结构突出,城市与乡村地区在生态层面的建设割裂,阻碍城乡生态一体化发展;而在新旧城开发方面,我国规划正处于增量到存量的过渡期,城市开发方式从原来“新城”扩张逐步向“旧城”更新利用转变,在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要更多考虑文化、产权、历史等因素,这为未来的生态规划带来更多挑战。
2.2缺乏长远考虑
目前,城市规划中并未对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这方面进行考量。一个城市在实际的发展中,若是要保持持续性进步,必须拥有良好的生态系统,以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城市舒适度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由于目前的城市规划大多数只考虑短期利益,并未考虑到生态平衡对居民生活的不良影响,致使生态平衡恢复的耗费量增多。
我国的文化历史发展悠久,但基本在城市规划中并未对文化建筑的保护工作进行有效规划,文化遗产遭到了不同层次的破坏,国内的文化印记建筑很少有被保护完善。
2.3城市治理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城市治理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革。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可以推动城市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要把加强城市科学发展计划作为重点内容。首先,城市的总体目标需要为让不同部门进行细化;其次,必须要确保各部门都能参与到城市规划目标工作建设中,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力量来实施总体规划目标与任务。最后,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以新时代发展为依据合理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工作[1]。
3建筑学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
3.1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绿色空间规划中需要坚持的核心原则,规划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现实需求,在道路两旁和公园等区域,栽种一些高大、荫蔽较大的乔木,降低夏季街道的温度,适当提高空气湿度。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区域,如工业区等,可以栽植具有杀菌和空气净化效果的树木,如松树、柏树等。应做好城市发展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考虑城市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地理人文、气候条件等,应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做到统筹兼顾,维持生态平衡。规划人员可将具有独特色彩、姿态的植物合理地应用在绿色空间规划中,做好科学配置,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2]。
3.2及时更新设计理念
为了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保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良好的应用状况,应及时更新其设计理念。(1)合理运用精细化设计及创新理念,将其渗透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确保设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为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增强其规划设计方案的适用性。(2)结合城市的自身发展特点,对周边区域的风土人情及文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在良好设计理念的配合作用下,为增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效果提供科学保障,满足设计方案的实际要求,为具体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科学指导,避免影响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效果[3]。
3.3多方位推进创新技术应用
技术创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将生态理论应用到规划建设实践的有力支撑。在未来城市发展中,需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创新技术,实现生态城由单一功能向集成综合方向发展。在能源方面,研究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引导清洁能源的综合使用;优先使用低能耗、无污染的创新建筑材料,开发绿色建筑;在交通方面,鼓励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促进绿色交通发展。除对规划技术的创新发展外,也要考虑城市所处的地理特征、文化、历史等因素,针对性地使用新技术,实现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4]。
结束语
城市规划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城市规划体系,既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学科发展和职能运行,也有助于及早实现城市规划体系的重构和定型。城市规划的融合包括了治理政策、结构体系、思维范式、技术方法等各方面,其中结构体系的建立是基础性的融合。本文提出在市城市规划中设立城市规划分项,以结构体系的融合为主轴,同时保持“五级三类”的城市规划框架不变;同设立城镇发展区的分区规划模式相比,分项规划模式更能体现城市规划体系的完整性,也更有利于实现规划的深度融合。在分项规划体制融合模式下,城市规划要紧紧围绕城市规划的国家治理方略和公共政策职能,落实上位规划的战略安排,推进自身改革,重点处理好规划与市场、规划与专业技术的关系,让城市规划在空间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关键作用[5]。
参考文献:
[1]赵子杰,徐苏斌,田甜,青木信夫.建筑师价值认知下的工业遗产城市设计研究[J/OL]
[2]朱锦章.城市规划体系下的城市规划传承与融合[J/OL].城市规划:1-8[2021-04-25].
[3]韩岗,冷嘉伟.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演变及规划设计思路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04):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