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7期   作者:姜娜娜
[导读] 新的发展环境下,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桥梁工程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结构类型和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

        姜娜娜
        37050219870203****
        摘要:新的发展环境下,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桥梁工程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结构类型和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就目前来看,桥梁工程多数采用的依然是桩基础形式,因为设计、施工、管理和材料等方面的原因,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了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运行安全。对此,施工企业必须做好桥梁桩基础质量通病的分析和控制,以保证桥梁工程整体施工的效果。
关键词:桥梁;桩基础;质量通病;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S21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地基和桩基的建设是桥梁建设中非常基本的环节,对改善桥梁的结构也很重要,为保证总体安全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应明确基础施工技术的类型,了解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基础施工技术,保证了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1桥梁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究
        1.1静力压桩技术
        静力压桩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使用静力压将桥梁桩压入土中。在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中,这种技术的使用往往会造成土层的破坏,此时土层空隙就会产生压力,从而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为解决这个问题,施工人员在使用静力压桩技术进行工程建设时,要保证操作的不间断性和持续性,将桥梁桩压实后,才能停止静力压桩操作。静力压桩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使用静力压桩技术,能够简化压桩操作,大限度降低工程施工资金的投入,后建成的房屋质量有保证。使用静力压桩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钢筋混凝土等资源的消耗,能够节约大量的施工资源,大化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2钻孔注桩技术
        钻孔注桩技术利用钻孔设备来完成对桥梁桩的钻孔灌注等操作,使用这种技术进行注桩操作时,可先形成孔,之后就会形成桩,后实现桥梁桩的灌注工作。使用该技术进行建筑施工时,土体会向建筑桩体方向移动,两者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压力,通过这种压力,施工人员就能确定合适的建筑桩间距,可有效防止土体坍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该技术的施工效果,施工人员要保证成孔的垂直精度,施工人员通过增大桥梁桩的支撑面积即可提高注射成孔的垂直精度。注射成孔后,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及时地进行超声波测试仪的拆除,避免土体散落造成该仪器的损坏。使用钻孔注桩技术进行桥梁工程建设时,为了有效避免漏浆情况的发生,施工人员要保证建筑护筒和建筑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mm,同时施工人员要进行建筑底梁和建筑桩之间的距离记录,从而实现桥梁桩的钻孔深度。与此同时,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施工人员要在原来的建筑桩钻孔位置进行清孔处理,能够更好地提高建筑施工工程质量。
        1.3预制施工技术
        在桥梁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为预制施工技术,使用该技术进行房屋建设时,能够充分利用有利的现场施工环境和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建筑桩制作,使用预制施工技术进行桥梁桩制作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往地下打入桩基础,后形成桥梁桩。在桥梁桩基础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桩基形式有混凝土桩基和钢铁桩基两种。在两种桩基形式中,混凝土桩基由于施工方便、坚固耐用以及承载能力大等多个优点,经常被利用到桥梁桩的建设当中,桥梁企业大多使用混凝土桩基进行房屋的基础性建设。目前,钢铁桩基不太常见,即使该桩基具有较高稳定性和较大的承载能力。但是由于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该技术的使用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对施工周围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桥梁施工工程中,很少会使用钢铁桩基进行房屋建设。预制桩技术的施工方案有很多种,在桥梁工程中,无论使用何种方案进行打桩操作,都需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应付沉桩挤土的问题,有效避免基础桩质量受到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通过合理控制基桩之间的距离和桩数量,能够减少沉桩挤土给工程带来的危害,提高桥梁工程质量,还能减少相关材料的使用,大化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2.1缩颈问题的控制
        缩颈问题的产生与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密切相关,从防范和控制缩颈问题的角度,施工单位在对桥梁桩基础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孔口附近的杂物进行清理,成孔后更是应该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设置安全警示标语,避免将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堆放在孔口位置,以尽可能减少桩孔承受的压力。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选择好正孔器的规格,在该工程中,使用的正孔器是利用半径5mm的圆形钢板制作而成,借助钻头和钻杆的约束作用,可以形成相应的保护架,适当增加钻头重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以此来实现对于缩颈问题的防范和控制。对于已经发生的缩颈问题,可以使用冲击钻来对颈部收缩部分进行冲击,依照设计施工要求来对桩体进行重新填充。
        2.2孔斜问题的控制
        对于孔斜问题的控制,一是应该将钻机设置在平坦稳固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将卡孔和护筒控制在同一条直线上,减少操作失误;二是可以在钻机底部设置方木,减少钻机振动,确保其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稳定;三是在施工前,需要深入了解施工区域的地层结构特征,避免盲目钻进,因为在钻机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会出现大幅度的摇摆现象,引发相应的孔斜问题。
        2.3卡埋管问题控制
        一是应该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查工作,控制好粗细集料的质量,明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流动性,要求其全部都能够满足工程设计施工要求;二是在卡管较短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下抖动导管的方式,使得混凝土脱落,或者也可以利用钢筋进行疏通;三是混凝土浇筑环节,需要关注导管埋设的深度,将其控制在2-6m之间,避免埋管过深引发卡管或者埋管过浅引发断桩问题;四是在对于断桩问题,可以利用注浆法解决,灌注的混凝土浆液强度必须超过10MPa,注浆过程中尽量避免混凝土离析和滑落的问题。
        2.4钢筋笼偏位控制
        钢筋笼结构安全与桥梁桩基础的稳定性关系密切,借助规范化施工和有效的施工管理来避免钢筋笼偏位的问题,一是应该做好孔壁质量控制,保证钻孔深度达标;二是护筒安装的位置和深度应该满足设计要求,确保牢固性和稳定性;三是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必须对中心位置进行检查,钢筋笼固定时需牢固的与钻机底部焊接在一起。
        2.5塌孔问题的控制
        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塌孔问题的控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程度的塌孔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具体来讲,一是应该结合塌孔深度,对护筒进行重新埋设,确保护筒周边的土层能得到有效夯实;二是借助钻机来检查保护壁,要求保护壁的厚度和承重能力可以达到相关施工标准的要求。若塌孔程度轻微,可以使用粘土进行填充至塌孔位置,然后重新钻进,若塌孔程度严重,需要检查填充混合物的沉积情况,在保证沉积密实的情况下,才能继续施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通病,需要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重视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来对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和控制,尽可能减少质量问题的发展,消除质量隐患,切实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傅磊.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及改进措施[J].安徽建筑,2021,28(02):163-164.
[2]黄建平,粟学平.道路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成因及防治措施[J].四川水泥,2020(10):262-263.
[3]温泉.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建材与装饰,2020(21):264+267.
[4]刘建军.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20,46(07):85,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