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静力压桩施工中的测量放线——控制点和桩位测放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6期   作者:姚远
[导读] 随着中高层建筑的广泛发展,桩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姚远
        徐州市华厦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21000
        【摘 要】随着中高层建筑的广泛发展,桩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静力压桩是目前桩基础在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影响静力桩施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测量放线。本文介绍了测量放线的两种基本方法,并对两种方法做了简单的比较,分析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供读者在工程施工中参考。
        【关键词】静力压桩;承载力;荷载;控制点;桩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经济的突飞猛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建筑这个古老的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筑业正蓬勃发展,钢筋砼结构、钢砼结构组合的高层、中高层建筑不断出现。这类建筑具有层数多、密度大、节约土地、整体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建筑高度高、荷载大,对地基、基础承载力要求高的特点,他们的发展也给地基、基础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沿海地区或者在靠近长江、黄河故道等地区,这些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土的承载力较低,当浅层地基一般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如何提高地基、基础工程的承载力,减少建筑物的沉降和避免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难题,在此类地区建造多层甚至单层建筑都必须考虑此问题。
        以上情况可以考虑采用桩基础,将桩作为基础的一部分,由桩将荷载传给周围的土体或者传入深层持力层。
        1 静力压桩
          静力压桩是目前桩基础在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无噪音、无振动、无冲击力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适合在城市中施工。预制桩是工程中常见桩的一种,该桩做基础施工工艺简明、质量可靠、造价低、检测方便,二者结合增加了静力压桩在现代工艺工程中的应用。在静力压桩施工过程中,控制点和桩位的测放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控制点和桩位的测放直接影响到桩位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了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此笔者结合一些经验做法简单介绍一下静力压桩施工中控制点和桩位的测放的两种方法,并做一下比较,供读者参考。
        2 控制点和桩位的测放
2.1一次侧方法
        根据总平面图测放除主要的轴线点,依据轴线点和桩位图,将所有桩位一次全部测放,并用20公分左右的竹签、石灰粉做好标记方便查找桩位。
2.2边侧边打法
        将桩编号分区,歌曲分别引测控制点,计算出各控制点和桩的位置关系
        (一般为角度和距离),在施工过程中用经纬仪和大卷尺边测放桩位边打桩,放一根打一根。


        3 两种测放方法的比较
3.1第一种方法(一次侧放法)
        优点: 计算方法简单,计算量少,测量仪器、设备简单,多使用光学经纬仪加大卷尺,控制点和桩位的测放以及沉桩施工速度较快,对技术人员要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的熟练程度要求不高,一般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测放出控制点和控制的桩位,工人可自行将边桩桩位作为控制桩位,用带线结合大卷尺的方法放出内桩的桩位,最后有专业负责人进行复核即可。
        缺点:静力压桩属于机挤土桩,桩机自重大设备比较笨重,中小吨位的静力压桩机对场地要求 ,比搅拌桩、灌注桩等设备对场地要求严一些,而大吨位(400KN以上压力)的静力压桩机对施工场地要求更高,特别是有软土层、场地承载力较低的情况下,这种测放方法桩机挤土效应较严重,易造成先前测放的桩位偏移或跑位,桩位测放精度不高,影响桩基的施工质量。
3.2第二种方法:(边测边打法)
        优点:适用性好, 再有软土层、场地土承载力较低的情况下,能很好地减少桩机挤土效应引起桩的偏移或者跑位,桩位测放准确,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
        缺点:计算工作量大,对测量仪器设备要求相对较高,一般要求使用电子经纬仪加大卷尺最好使用全站仪,桩位测放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比、并要求贯穿打桩过程的始终,对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沉桩速度相对较慢。
        目前两种方法均在工程中应用,施工过程中具体选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场地情况、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工期要求等方面进行选择。一般场地土密实,场地表层土即坚实又平整,能满足桩机对场地负重能力的要求且工期较紧的情况下,宜优先选用第一种方法;反之存在软土层、场地土承载力较低或施工季节为雨季,场地土很难满足要求,施工要求采用对施工场地的要求的高大吨位的静力压桩机,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较高,施工工人对桩基施工操作流程较熟练,此时宜选用第二种方法;另外应根据桩基础的类型进行选择,如打承台桩,承台距离较远,每个承台的数量较少,施工过程中桩机移动的距离远、次数多,宜优先选用第一种方法;反之如打群桩时,桩比较集中,桩机施工时移动的距离近、次数少,宜优先选用第二种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站仪、计算机等新仪器、新设备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桩位测放计算工作量大,沉桩速度相对较慢的缺点将不再存在,所以笔者认为第二种测放方法以其测放桩位准确的优点,在今后的施工中将会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程绪楷.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阎西康.土木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