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静
内蒙古恒园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50
摘要:装配式建筑精益建造与BIM技术的有效结合,通过依托BIM的信息管理平台来促进装配式建筑设计、构件生产、物流运输、安装施工等的全过程精益建造实施,有助于优化装配式建筑项目现行合作模式,在提高建设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减资金浪费,为装配式建筑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应用探索
引言
依据项目设计图纸创建模型,优化拆分设计,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基于模型模拟施工,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方案可行性,降低安全、质量风险;利用企业级BIM平台,实现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
1 BIM技术下的装配式建筑优势
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程建造过程中能够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安全生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的技术和组织管理方式。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中,倡导建造节能、环境保护,强调建筑产品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注重建筑产业链集成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化管理,以一种全新的模式、理念来实现效益最大化,并最终形成产业链整合、组织集成化、节约工程造价、缩短建造工期的优势。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应用探索
2.1在前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下,对其设计施工要求逐渐增多,在装配式建筑的深化设计中,通常会应用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可有效为设计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二维图纸的方式,促使设计人员针对较为细节的内容难以进行准确设计,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图纸存在较大偏差,继而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为此,在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对BIM技术进行充分研究,并使其应用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利用三维模型的方式,能够有效规划建筑的整体内容,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情况。并且,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涉及较多的专业,如水电、施工等,在三维模型中,有利于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建筑施工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继而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改。同时,在某一处修改时,需对整体进行重新修改设计,若采用传统的方法,则会增加大量的工作。然而,采用BIM技术则缩短修改的时间,可以直接在模型中进行相应的修改,以此可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效率。同时,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需根据具体的建筑数据参数,继而配置相应的模块,有利于系统能够根据参数进行自动分配,明确具体的安装步骤,以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并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生产运输阶段
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是从构件厂开始的,在构件厂生产的构件质量直接影响到之后现场装配的质量。在装配式生产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装配式构件生产信息的准确提取和装配式构件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利用BIM协同管理平台,结合RFID技术,对构件生产环节进行逐一扫码确认及资料挂接,包含原材料合格证明、隐蔽验收资料、出厂资料等进行管理,确保了生产全过程可追溯。
2.3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管理,指项目在开始生产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和事以及物料进行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存在着两个施工场所,一个是构件的生产场所——制造工厂,一个是构件的装配场所——施工现场。需要根据不同施工场所的特点有针对性制定适宜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及流程。
在写字楼的多个关键节点设置传感器,跟踪记录水电资源的消耗情况,自动汇集资源的流量数据,通过BIM模型分析能耗,整合处理不合理的资源,制定科学的节能措施,及时更换资源能耗高的设备。针对监控设备故障,管理者仅需要做监管跟踪和决策实施工作,在线记录作业过程并存档,真正实现无纸办公,降低了人力成本,避免交叉性的工作,实现写字楼各专业的有机统一管理。综上所述,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化管理体系,相比传统管理体系具有以下优点:能够直观感受建筑的几何数据信息,降低设施设备管理过程的繁琐复杂程度,提高资源使用率,加快建筑资产价值的回收。
2.4构件安装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建筑物实体的形成阶段,也是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要提高建设质量,最大程度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从而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益建造控制。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装阶段,应充分借助BIM技术,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来实现构件安装的精益质量管理。构件安装是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该阶段各类内外墙板的装配及灌浆连接、剪力墙钢筋和板缝的绑扎处理等项细节工作,都与工程质量的最终结果息息相关,需要提前制定涵盖构件进场管理、构件吊装操作手册和构件节点施工工艺规范化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及时将上述质量标准文件及附带的技术交底、操作指南、质量监督流程、质检表格等方面的信息内容上传输入BIM信息管理共享平台,运用4D-BIM施工进度模型和5D-BIM成本控制模型,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和费用实施综合一体化管理。
3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均得到了良好的普及,其中在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BIM技术,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凌该技术可有效深化其设计内容,完善各项施工的细节。根据建筑实际的施工要求并利用该技术,以此进行施工设计,继而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确保方案的内容以及数据更加准确,有效防止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对建筑工程的整体产生较大的影响,降低工程质量。为此,BIM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阶段,在预制构件工作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明确其预制率,促使其符合我国的建筑要求,防止其与实际应用情况不相符。目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有效整合各项专业内容,并在各个环节对构件提出相应的内容。在构件拆分的环节开始到工程的整体施工,均可对该技术进行应用,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速度,确保设计的方案具有良好的准备性,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内容。并对细节进行精细化,有利于在实际施工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能够对有关施工内容更加明确,全方位立体展现建筑结构,以及各个构件节点的安装方法,便于施工人员快速的投入工作中,不断挖掘BIM技术中的实际价值。
结束语
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带来的效益十分明显。如场地布置,进一步提高了场地利用率;碰撞检查,减少了材料浪费和返工;设计及施工方案优化,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建造成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少复合型专业人才,小组成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对应的软件,还需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理论及现场实践经验;二是缺乏建模标准,项目在创建构件族库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若有统一的标准及模板族库,则能节约大量时间;三是项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细节设置不能与实际情况完全匹配。总之,无论实际施工技术或BIM技术理论均需进一步提高、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珩.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10):98.
[2]李俊杰.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地名,2020(07):68.
[3]陈康胜,刘飞.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4):50-51.
[4]李禹炎.论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J].决策探索(中),2019(09):30-31.
[5]周依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4):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