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飞
陕西科利达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省
摘 要:
本文以佛坪县县城供水扩建项目为例,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项目现场人员水平情况、管理体制、成本控制意识等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得出项目管理对于施工成本的影响,进而提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对策,最终给出在新项目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施工成本;成本控制。
引言:
通常情况下,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提高管理人员能力,健全管理体系,提高员工成本控制意识,不仅可以加快工程进度,也可以节约施工成本。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的管理体系,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对于施工成本的影响不言而喻,这里主要讨论项目管理对于施工成本的影响。
1、项目管理现状
文中以佛坪县县城供水扩建项目为例,通过人员综合素质、管理体制、成本控制意识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展现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员整体综合素质偏低
项目部管理、技术人员共有6人,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且综合素质偏低。
1.1.1 现场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虽具有较强的技术素质,但人文及管理素质较弱。在实际管理中缺少沟通能力。一方面技术人员缺乏沟通技巧,经常与工人争吵;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技术安全交底中不能够结合实际,造成虽有交底但在施工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1.1.2 现场管理人员
现场管理人员虽具备现场经验储备,但欠缺有效的管理素质,无法将经验储备与实际管理情况衔接。技术人员反馈的问题,没有明确解决方案;现场管理人员不够了解情况,人员安排时重点环节较少,次要环节冗余。不注重自身修养,经常训斥他人,造成强烈不满懈怠工作问题。
1.1.3 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主要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他们影响着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进度。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中未经过培训考核,凭经验处理、凭权利做事,按个人意愿处理问题,造成管理中信服度、员工凝聚力差等问题。
1.2管理体制不健全
1.2.1管理部门不健全,人员配备不齐全
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方面表现在为节约成本随意减少管理部门,出现工作表面化和互相推诿的情况。另一方面致使工作不能贯通,如缺少材料管理部门出现材料领取、退还混乱,统计不完善,影响后期竣工资料整理。
1.2.2 管理层混乱
项目经理需要绝对的领导权力,但公司安排亲属管理项目材料、干涉项目管理,导致混乱。例如项目经理按照项目进展准备材料,但因材料管理人员导致材料延误,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工程延误责任,但材料员是亲属,无法从本质解决问题。
1.2.3 激励与惩罚措施不全
项目部对于员工工作没有相应的激励与奖惩制度,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仅做职责内工作;缺少惩罚措施,导致项目人员认为工作失误对自己没有影响,意识中对于犯错误成本不够重视。
1.3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1.3.1 材料采购混乱
需要材料种类多、杂,实际采购中无法明确分类。尤其一些小的消耗品、工具类,采购人员下单不详细,导致材料缺少二次采购;小宗材料采购,项目部考虑到项目较远提议自行采购,但公司安排必须经由公司采购,造成人员机械闲置、费用增加。
1.3.2 过程管理不科学
虽然公司要求项目部先算后做,但实际常出现边干边算或先干后算,主要因项目部人员配备不齐全导致施工过程中对材料、人工消耗没有前期控制措施,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项目部配备有材料、技术人员,但没有专人进行整合,无法及时了解项目盈亏。
1.3.3 签证手续不及时
管理人员存在固有思想,成本意识不强,没有合同观念,对于一些不牵扯重大利益的问题不及时办理签证手续,意识需要办理签证手续的问题,遇到监理、业主推脱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2、管理现状对于成本影响
2.1 人员素质对于成本影响
首先,现场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技术不熟练,造成现场工作安排滞后,机械、人员和材料浪费;其次,现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足,造成项目技术力量的冗余、浪费;最后因管理不当导致施工总体安排不协调,同一工序不同专业多次施工,影响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
2.2 管理体制对于成本影响
项目管理部门设置不健全,阻碍日常生产。第一,各部门对未明确分类的工作相互推诿,影响建设进度与质量进而影响项目资金;第二,多层领导对问题相互推卸责任,妨碍项目进展;第三,公司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采购计划,导致采购有误,影响施工进度。
2.3 成本意识对于成本影响
成本意识不强,具体包括:第一,节流方面对于项目现场材料、人工的消耗预算不合理。施工过程中随意领取不登记,剩余材料不及时退回;人工方面不按照预算合理支配,随意调配;第二,开源方面不重视现场增加部分,未及时报签证,造成结算困难;第三,材料供应方面未及时采购,导致供应不及时影响施工安排,出现窝工,造成成本浪费。
3、管理对策
3.1 强化人员素质
加强人员素质主要包括:培训提高、改变管理、技术帮衬和新技术应用。
加强项目部人员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既增强技术能力又提高管理能力;完善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开展“师徒互帮”活动,促进项目内部人才培养[1];改变管理方式,实施人员精细化管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进行项目班子建设[2];强化人员学习制度,定期进行成果检查;进行项目管理技术创新并推广新技术、新科技应用。
3.2健全项目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制,有助于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进度和质量。具体包括:
完善项目管理部门,人员配备齐全[3]。完善的管理体制能够对项目的人员控制、材料进场、施工的进度等问题进行详细管理及有效监督。
建立项目部核心领导,避免多层领导。应制定一般问题直接反映上级,重大问题核心领导决策,对下明确问题解决方案。
建立奖惩、问责制度[4]。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发人员的积极性、提高项目产能。必要的惩罚制度是对责任人的一种警告,防止出现“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情况。同时应建立问责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3.3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作为一个企业,盈利是动力,因此项目成本控制至关重要。项目成本控制应做到工作职责详细划分,成本控制思路理清。项目管理人员首先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理清施工队伍人材机使用量;重视过程检查,加强交接工序检查;增强资料管理,及时做好变更索赔[5]资料,便于后期结算。现场机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节约机械部分资金;项目建设过程人材机费用中,材料浪费最严重,提高项目材料配比核算,严格控制材料领取;加强外围协调工作,促进工作稳步进行,更大限度杜绝人员、机械浪费。
结语:
项目建设中,施工成本影响因素众多,成本的控制不仅需要素质过硬的项目管理人员,健全的项目管理机制,强烈成本控制意识,也需要项目人员对于进度、质量、安全之间关系的处理。更重要是形成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成本控制制度,提高现场人员成本控制意识,将被动控制转变为主动控制,达到人人懂成本,人人控制成本的目的,不断提高项目成本管理能力,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6]。
参考文件
[1]张永生.师徒制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手段[J].团队管理.2008.10:93-94
[2]于世亮. 浅析如何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J]. 致富时代月刊, 2010(9):86-86.
[3]姜尧. 浅谈项目施工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1):51.
[4] 黄接.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浅议[J]. 经营管理者, 2012(19):325-325.
[5]刘学.浅谈如何做好变更索赔工作[J].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2013(9).256
[6]于涛荣.浅谈如何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8):00159-0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