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雷龙 王战宽
灵宝市鹏程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 472500
摘要:现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项建筑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当下大体积混凝土这个施工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同时在如今的建筑工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不仅体积大,其内部温度的提升也比较快,极易出现温度裂缝,这就对相应的施工技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这种施工技术的难点较多,为了确保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质量,应该在施工期间依据对应的施工技术,践行相关的优化措施,以确保施工具有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工程也在高速的发展,由于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和需求在不断提高,所以在建筑工程发展中,出现了多种的结构特点,朝着具有复杂化、多元化、大型化等多种方向发展,同时出现了具有高层、超高层、大跨度建筑等各种新型复杂的建筑形式,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1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征
在现阶段的建设工程施工作业中,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指的就是横断面尺寸超过一米的混凝土结构。在实际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得温度应力降低,并且还要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散热,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内外温差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就能够对由于温度变化形成的裂缝进行有效的把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与一般形式的混凝土施工相比主要有两个特点,分别是:(1)如果是在大型高层建筑或者是大型设备中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话,则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使用范围相对来说也比较广泛,例如在对高层建筑的箱型结构进行设计时,要保证不会在施工过程中预设施工缝,并且要保证整个浇筑过程的连续性;(2)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一次需要浇筑的混凝土体积非常大,在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放热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难以得到有效的散发,使得混凝土的内外部有着较大的温度差,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进而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具体的施工流程有着全面了解和掌握,并且要能够正确使用施工技术,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得到可靠的保障。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大体积混凝土相应的配比设计
正确的混凝土配比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正常运用的关键因素,整体来说,混凝土配比就是水泥使用量、掺和材料、外添加剂与砂骨料等材料做一定的配比。首先,就水泥用量的角度而言,水泥用量的合理缩减能够缓解水热化的现象,在设计者同意的情况下,混凝土需要依据一段时间的抗压强度进行适配,通常要通过很多组的适配后才能够完成对于水泥用量的确定。在该过程里,应该先依据施工情况来拟定防裂方案,并依据已有的施工条件来对水泥水化热后最大温差的计算,之后再基于这个基础对最大温度的收缩应力进行预估,如果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规定范围内,也就证明挑选的防裂方式是可行的,可以预防裂缝的出现;如果其未在抗压强度规定的范围之内,就需要借助降低水热化产生的温升值、优化施工的具体工艺、调节混凝土具体的入膜温度、提升抗拉高度、减少混凝土内外部温差等来做重新计算,进而确保应力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才能够展开下一步的施工。
2.2混凝土的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之前,首先需要做的是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在混凝土配制好之后,严禁向其中加入水,严禁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混凝土。
如果是使用分层浇筑法的话,在各层混凝土初凝之前,需要保证每一层的混凝土都均匀的被上层的混凝土覆盖密实,同时还要能够保证上下层之间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要能够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这样就能够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把控。除此之外,浇筑环境和气候的选择对于最终的浇筑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要尽量避免雨季浇筑,如果浇筑环境的温度较高,在浇筑的过程中还要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2.3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也是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中需要重点控制的内容,为了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需要按照严格的配合比开展搅拌工作,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还要能够保证原材料的规格、性能指标和产地能够尽可能地保持不变,同时还要结合环境情况、运输情况,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性能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除此之外,还要在搅拌的过程中控制好搅拌的时间、搅拌的顺序以及投入料的量的控制。
2.4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水热化现象的出现,会导致隔热现象严重,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差异的不良影响,所以为了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预防。可以从水泥水热化这方面进行有效的解决:首先,施工人员可以选择水热化程度较低的水泥材料,同时加入部分的减水剂,来减少水泥量,然后在使用相关的技术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差,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解决,一是在浇筑前将钢管依次排开进行填埋施工;二是浇筑时,应当均匀持续的进行浇筑;三是浇筑完成后,需要通过冷水进行降温处理。最终,可以通过防水草帘等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保温处理,使得混凝土表面降温较慢,较少内外的温度差异,尽量避免裂缝的出现。
2.5后浇带施工
外界的因素通常会影响施工的效率,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为了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后浇带施工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其可以大大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此外,在实际的施工期间,部分的干扰因素无法避免,例如温度应力的干扰,所以工作人员在施工时,要对混凝土的不同结构进行分段处理,对各段混凝土结构的长度等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对裂缝进行修复,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在施工阶段的后期,对混凝土进行均匀的浇筑,使得各段的混凝土的结构形成整体,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浇筑施工大概40d左右,再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此外不论使用何种的施工技术和方法,都需要做好前期工作,尤其是对混凝土的接触面凿毛工作,只有确保接触面干净整洁,才能够有利于后续的施工。
2.6对混凝土的养护管理
在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后,建筑工程的负责方应当对建筑结构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这样不仅能够找出建造时的不足之处,加固混凝土结构,提升其质量和寿命,还为人民百姓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可以从以下几点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维护:一是用冷水进行快速的降温;二是使用塑料膜、草帘等保温材料。其中,在进行养护期间,最重要的还是对其温度的监控,相关的工作人员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温度进行控制,不论温度出现什么问题,都应该尽快的合理解决。此外,养护人员应该熟练的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够对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遮保温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得到可靠的保障,我们要能够继续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研究力度,要能够在现有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优化升级,为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维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
[2]庞永志.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20(5):74-74.
[3]邓东海.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