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6期   作者:于荣霞
[导读] 本文就水利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工作进行相关的探讨。
        于荣霞
        德州市水利局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等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水利工程主要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而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使用寿命。基于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本文就水利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工作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模板支护技术
        在进行施工工作前,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勘查,分析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拟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确定水利工程的整体结构,科学开展模板支护工作。支护方法的选择应结合施工经济成本以及自然地基条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常见是临时支护方式,可在施工完成后拆卸模板,方便下次使用。从模板材质上分析,有木模板、钢模板等种类,通常以钢板材料为主,其特点自重较轻且承重能力较高,有着良好的应用优势。在支护时,要检查好其质量。安装时,先搭建主要承重结构的模板,后搭建次要结构的模板。模板拼缝要严密。模板在混凝土浇前、浇筑中及浇筑后都应作严格检测,以使混凝土结构能满足规范的要求。
        1.2保护层施工技术
        对结构设计过程中某些问题,按规范要求将难以进行计算,也不一定要计算解决。一般情况,保护层厚度不进行计算,但要清楚其构造规定,从而在实际工程中能够正确、规范的使用。按规范要求,保护层厚度必须满足耐久性与锚固性等方面的要求。
        为保证混凝土和受力钢筋间粘结性,钢筋保护层厚度要适宜。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锚固长度与粘结强度根据保护层厚度c和钢筋d直径确定。保护层厚度c要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d,即c≥d。从长远看,保护层厚度过小,会加快混凝土碳化,钢筋筋锈蚀、脱钝,影响结构耐久性及使用年限。其偏大,在其他条件不变下,会使有效高度不足,从而降低受弯承载力、裂缝控制性能及刚度。可见,加强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质量控制,极大程度保证了结构安全。
        结构耐久性问题比较复杂。通常要求钢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会对结构安全造成锈蚀等问题。在高碱性环境下的混凝土,钢筋表面会产生保护膜,即钝化膜,对其有保护作用。它若保护膜破坏,钢筋将会产生锈蚀。导致保护膜破坏的主因为二氧化碳作用使混凝土碱度不断降低,逐渐失去保护功能。碳化现象至钢筋表面后,若钢筋上存在电位差,将产生明显的电化学腐蚀现象。因保护膜破坏是钢筋锈蚀前置条件,故耐久性年限是表面混凝土碳化到达钢筋表面所需时间。
        1.3混凝土制作技术
        混凝土的制作技术是影响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首要工作是混凝土配合比配置。混凝土配料拌制时,各种计量容器要准确,配料数量应在允许偏差内。科学合理的配合比可提升工程质量、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施工人员需要合理调整配比方案,精准把握各材料的用量,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混凝土运输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运输方法不当或疏忽大意,都将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分离、凝结、变质等问题,进而降低混凝土质量,甚至造成废品。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好混凝土拌和、浇筑、运输之间的协调问题。如何选择运输方式,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现场大小和设备供应情况而定。水利工程中,商品混凝土常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其特点在运量大、运距远的情况下,混凝土拌合物能保持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振捣器的选择。石料粒径大的,应选用低频率、大振幅的振捣器,反之亦然。对于振捣时间的把握,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振捣至混凝土不再下陷,无显著气泡上升,混凝土表面出现薄层水泥浆,表面平整为适度。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尽快采用覆盖或洒水养护。夏季要保湿,防止水分的散失;冬季要保温,防止温差裂缝。养护时间,可根据空气湿度、温度、水泥品种、外加剂等情况,相应延长或缩短。
        1.4钢筋施工
        钢筋连接方式有绑扎、机械连接或焊接等。机械连接与焊接的类型、质量都要满足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结构中受力钢筋,其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相对较小的部位。同一根受力钢筋上不宜设置过多的接头。结构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纵向受力筋不宜设接头。对于轴心受拉与小偏心受拉杆件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进行绑扎连接。如果受拉钢筋直径在28mm以内,受压钢筋直径超过32mm,则不可采用绑扎连接。在同一个构件当中相邻的纵向受力筋,其绑扎搭接接头应进行相互错开。
        2、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模板质量控制
        首先,钢筋混凝土模板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能承受规定的施工荷载,并保证变形在允许范围内。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拼缝严密,不漏浆。对于结构面较大的应选用大模板,采用钢材支架。竖向和内倾模板合理设置内部撑杆和外部栏杆,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其次,在保证混凝土模板支撑模块充足支撑面积、强度的基础上,可增设垫层。若施工区域遇预埋件,则依据预埋件位置合理调整模板安装工艺。最后,达到混凝土强度和设计要求后,可利用专业拆模工具,分批次进行模板拆除。
        2.2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组成混凝土的基础,原材料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施工前首先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混凝土原材料应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运至工地的每批水泥,应有生产厂的出厂合格证和品质试验报告,使用单位应进行验收检验,必要时应进行复检。
        对于不同的骨料的要求应满足以下几点:①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细度模数应在2. 4~3.0范围内,其他标准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②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2/3及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所用骨料应尽量级配连续。③不同粒径骨料应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和混入泥土;装卸时,粒径大于40mm的骨料的净自由落差不应大于3m,应避免造成骨料的严重破碎,对含有黄锈等的粗骨料,须进行专门试验后使用。
        工程用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等含量应满足规定要求。
        2.3钢筋质量控制
        钢筋在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首先应检查钢筋的合格证书,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抽样检验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及单位长度重量偏差。其次,检查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等。最后,应核查钢筋进场复验报告,证明其是否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三无”产品严禁使用。具备条件时,钢筋原材料应堆放入仓库或料棚内;条件不具备时,选择地势较高、土质坚实、平坦的露天场地存放,同时仓库或场地周围合理设置排水坡或排水沟。在钢筋存放地层设置20.0cm以上的枕木或堆放架。
        3、?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抗拉能力,降低施工安全隐患。在具体的施工操作流程当中,要结合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制定施工图纸。然后开展模板施工工作,构建整体的施工框架结构,明确工作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做好工程的养护维修工作。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研究优化施工技术操作流程,提高技术应用效果的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 闵洁.水利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4):284-285.
[2] 王鑫.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9):233.
[3] 张鹏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2018(03):186.
[4] 徐宇鹏.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思考[J].江西建材,2017(19):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