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仲
山东泰山路桥工程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我国的道路与桥梁工程相关的技术在不断更新,其中现浇混凝土技术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会影响整个道路和桥梁工程的质量,如果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存在质量隐患,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不断地更新技术手段,积极采取现浇混凝土技术,优化道桥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就对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以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可供参阅。
关键词: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处理措施
1道路和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
1.1钢筋外露问题
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会有很多因素导致质量问题的产生,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钢筋外露现象,如果操作人员在拆模操作过早,因混凝土硬化前受到外部作用力的扰动影响,可能出现混凝土剥落现象,最终导致钢筋外露;除此之外,施工建设人员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旦钢筋保护装置发生移动,或者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垫层数量不足,钢筋与混凝土模板将会很容易出现贴合的问题,同样会导致钢筋外露。施工建设人员混凝土振捣操作的规范性,也是导致钢筋外露现象的可能因素。如果振捣操作不够规范,钢筋可能受到振捣棒的影响,发生位置变化,进而造成钢筋外露。
1.2混凝土表面棱角受损
混凝土在浇筑的时候,如果混凝土表面的湿度不足,就会导致浇筑后的棱角不均匀,这是由于脱水现象导致的;还有很多工程后期的混凝土维护不到位或是支撑板拆除时间过早也是造成棱角受损的重要原因。
1.3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有效控制,需要施工建设人员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度、施工环境、混凝土湿度以及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内容。在道桥建设的初期阶段,一旦混凝土温度骤降,势必会造成其内部结构的破坏。内外温差加剧,混凝土将会产生严重的裂缝问题。
1.4混凝土表面不光滑
麻面和蜂窝是混凝土表面不光滑的主要现象。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及汽水空隙是形成麻面的重要原因;混凝土表面形成蜂窝状的重要原因:混合料配合比问题,如粗、细集料的比例不精确;搅拌不到位集料离析;人为的其他因素,如支模人员模板拼接不严实或不牢固,导致混凝土砂浆流失。
2道路和桥梁工程中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处理措施
2.1钢筋外露的处理方式
施工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防治钢筋外漏的现象,首先应该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之前进行施工合理规划,对钢筋的安装和位置等进行有效的核实,避免在实际的施工中出现钢筋错位的现象;然后是混凝土的振捣工序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钢筋保护预防措施,避免振捣导致钢筋的外露,合理安排振捣的位置;技术人员需要以混凝土高度为依据,科学选择下料方式,加强对钢筋形变问题的优化处理。施工建设人员要合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浇筑的厚度,提前做好厚度标识,以便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施工人员要控制好相关的混凝土浇筑数据,完成上述各项工作环节之后,还要注重后续钢筋混凝土的维护与保养。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钢筋和混凝土的管理,及时的发现钢筋混凝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修整,科学维护。管理人员要实施把控钢筋混凝土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
2.2科学处理混凝土棱角受损问题
首先应该保持混凝土浇筑之前的湿度,可以通过适当的洒水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如果天气温度较高,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次洒水,保持混凝土的湿度,还可以利用脱模剂进行多次涂抹,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棱角不受损害;然后应该注重混凝土模板拆除过程的棱角防护,应该注重拆除力度的有效实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都符合标准;最后是在混凝土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的保护,避免棱角受到任何伤害,从多个方面共同保护混凝土棱角不受损,为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整体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2.3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有效措施
混凝土裂缝问题时最常见的道桥工程施工的质量通病,混凝土裂缝将会降低道桥工程的承载力,影响道桥工程的使用寿命。施工建设人员展开处理时,需要加强对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从源头着手,减少混凝土现象产生的可能性。施工建设人员需要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上着手,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混合材料,选择水热化交底的水泥材料,搅拌混合,提升混凝土材料的整体质量。在混凝土材料搅拌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减水剂,从而保障混凝土材料性质稳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建设人员要切实把握好混凝土材料的温度,减小材料内外温差;在混凝土的后期养护中也应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避免混凝土外表太干造成裂缝;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该采用分层方式进行浇筑,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缝;为了有效避免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中出现裂缝,可以事先在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利用梁柱进行支撑,提升混凝土的拉伸度,防治混凝土的裂缝现象的发生。解决混凝土的裂缝问题的技术有很多,包括树脂灌注法、重力渗入法以及灌浆法等,应该根据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性质进行合理方式的选择,促进混凝土施工的科学化,为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的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2.4混凝土表面不光滑的处理措施
由于麻面会降低道桥整体的美观性,虽然不会影响使用性能,但也不适应美丽城市建设战略要求,同样需要施工单位高度重视。施工建设人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有效控制混凝土麻面问题。首先进行混凝土质量的管控,应该合理控制混凝土各项原料的配比,避免出现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导致表面出现蜂窝;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也应该严格控制,进行分层下料和搅拌,促进成型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在混凝土现浇的过程中注重对混凝土模板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浇筑,时刻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形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解决,避免更多的混凝土遭到破坏,如果混凝土表面有小面积或是少量的蜂窝,可以进行冲洗,再补充混凝土并捣实,促进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处理方式的合理化。
3结语
总之,在道路桥梁建设项目中,会普遍运用到现浇混凝土技术,这项技术的运用效果会直接决定建设项目的总体使用时间,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比较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只有合理掌控混凝土施工中的各项细节施工,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进行修补,才能更好地保证工程整体效果的提升,也促进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有效提升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的整体效果。另外,专业人员应当加强学习,不断强化专业知识,提高应对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能力。有效解决病害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国道路和桥梁建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凯川.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2019(25):79-80.
[2]董雄.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河南建材,2018(3):201-202.
[3]王凯,郭永伟.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63-164.
[4]孟伟伟.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J].交通世界,2019(31):88-89.
[5]赵东.浅析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8):230.
[6]王经超.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居舍,2019(04):15.
[7]陈茹.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地产,2019(1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