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杰
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00029
摘要:
道路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噪音低、养护方便等优势,沥青混凝土道路在我国市政道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在城市市政道路中,由于车流量的与日俱增,城市道路路面的耐久性呈越来越低的情况,尤其是城市道路路面的早期破坏成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为解决此类问题,相关交通管理部门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或延长此类现象的发生,如根据道路所在区域和功能对路面的设计、施工、原材料控制、配合比优化等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和改善。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选择和相应的检验
1.1沥青
沥青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主要粘结剂,可降低路面其他骨料的松散性,提高其整体性,因此沥青的质量关乎路面质量好坏。为确保采购的沥青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业主单位应委托施工单位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购沥青,选择有实力、口碑好、质量好的沥青供应商,确保沥青质量、供应时间和供应量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1.2粗骨料
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主要强度来源是粗骨料即碎石,施工单位进购碎石等粗骨料时应确保粗骨料来源可靠、强度稳定,且供货时间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施工单位进购碎石时也应以招标的方式进行进购,确保碎石的粒径多数满足设计配合比中的要求,确保施工路面的平整度和路面混凝土强度。(沥青混合料大多为厂拌,以沥青混合料的形式做复试,碎石等原材料质量应体现在厂家试验报告或合格证上)
1.3细骨料
沥青混凝土路面中所用的细骨料即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主要是填充混凝土中的孔洞,因此细骨料的级配极为重要。施工单位选择细骨料时应选择满足相关配合比要求、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细骨料,进场前需对细骨料的性能进行检测检验。
1.4现场管理
原材料进场后,应将原材料进行分隔处理,确保原材料不混杂、洁净,从而确保原材料的性能稳定。在现场应设立专职质检员,对原材料的进场管理、对原材料检测的相关台账、原材料长期堆放的变异等情况进行及时登记,并进行上报,避免原材料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2.沥青混凝土技术的主要优势
与传统水泥道路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面层摊铺碾压成型速度快,温度低于50度即可开放交通,与混凝土相比缩短养护周期,不影响交通等。
3.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环节技术要点
3.1基层施工
路面底基层是指设在路面面层以下的部分,与面层、基层部分一起承受车轮的荷载,基层的平整度将直接关乎沥青道路的平整度。为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控制碎石的最大粒半径,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施工中可选用34cm水泥稳定碎石。
3.2透层施工
为确保沥青面层和非沥青面层能够实现良好的结合,一般需要在基层上修建透层,透层的主要原料为乳化沥青、煤沥青或者是液体石油沥青等。透层能够有效的提升基层和面层之间的粘结,另外能够有效的提升道路养护作用。当前常用乳化沥青进行透层施工,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指的是使用适当级配的石料或者是石沙为骨料,与乳化沥青、水以及添加剂按照配比混合而成的混合材料,其应用过程中能够快速的透入半刚性基层,以此来提升道路路面整体性。透层施工后需要禁止非施工车辆的通行,以此来避免对道路施工造成破坏。
3.3粘层施工
粘层施工主要是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之间、粘层用于沥青面层与沥青面层之间。基于其主要作用,其选材要点主要在于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当前在选用粘层此面料时可以选用乳化沥青或者是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施工要求在于“薄”和“遍”,在实际施工前要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将上述的浮尘和泥土冲洗干净,然后采用人工协同机械作业,对于机械设备喷洒不到的地方,要采用人工喷洒。协同人工和机械设备,确保路面能够均匀的铺设一层薄层。
粘层铺设过程中要切忌喷洒不足或者是喷洒过量。在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作业,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
3.4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准备
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前,为确保施工道路的质量,需要进行试验。实验主要是就沥青混凝土的比例进行实验,以确保科学合理的配比,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另外还要进行试验段施工,确定摊铺机的温度、速度、自动找平等一系列的操作工艺。总之,在施工前要通过试验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和具体的施工方案。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比其目的在于实现道路的功能需求,确保路面的耐久、耐磨和稳定。配料要点有以下两点:一是确定矿料的级配比例,二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沥青道路混凝土配料在选择时粗料的直径应该>2.36mm,以确保其吸水率和坚硬度,提升道路的坚固程度。而选择细料时也应该科学选择其颗粒直径大小,以此来确保混凝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在选择细料时应该选择干净、洁净和无污染的细料。
3.5摊铺
摊铺是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决定整体道路的质量。在实际摊铺前需要对基层进行检查,压实度、弯沉试验,承载力,平整度检验,然后再进行施工。检查之后,进行施工放线,在直线区域内可以间隔10m铺设找平基准线,在曲线区域可以间隔5m铺设找平基准线,以此来确保铺设的高度。在摊铺过程中要确保物料的充足,确保铺设机械设备能够进行无间歇式作业。摊铺机烫平板温度不低于100度,在进行摊铺时必须确保均匀速度,确保摊铺均匀。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施工操作,其施工温度不得低于120摄氏度,在碾压过程中要通过缓慢碾压来一点点的消除碾压痕迹。在摊铺过程中要注意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时刻的检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松散、裂缝等问题,要及时的修补,以确保沥青道路路面的平整和整齐。
3.6碾压
在沥青混合料处于最大密实度的温度时要对其进行碾压,以确保道路的整体性和坚硬程度。在开始碾压时温度应该控制在120℃以上,末次碾压温度不得低于65℃。道路碾压一般包括初压、复压、终压,每个阶段都要控制好工作时的温度。一般而言,沥青混凝土施工的初次碾压温度为120摄氏度,第二次碾压的温度为110摄氏度,三次碾压的温度为105摄氏度。碾压时的温度同碾压质量密切相关,按规范规定温度施工。另外,在压实阶段也要科学的选择作业设备,一般而言在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复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粗骨料为主沥青混合料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直至无明显轮迹。
接缝处理是道路施工的重点环节,其会影响到道路的美观程度和使用年限。当前,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选择热接缝,以此来确保缝隙两边的衔接性,确保道路的整齐和美观。道路接缝处理还包括了纵向接缝、横向接缝等,纵向接缝必须采用2台或者是多台设备一起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沥青混凝土道路常见接缝为横向接缝,横向接缝的关键在于混合料的温度,温度不科学容易导致缝隙不能够压实,从而影响道路的质量。一般而言沥青混凝土横向接缝的碾压温度应该低于正常碾压温度5℃左右,以此来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3.7开放交通
沥青混凝土道路完成摊铺、碾压以及接缝处理工作后,待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冷却至50℃以下时,即可开放交通。开放交通后,过往车辆的轮胎与路面发生揉搓作用,能够有效的消除路面的一些细微的裂缝,从而实现对路面的养护。
结语:
在对城市道路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极易导致路面产生相应的缺陷,从而影响正常的行车,影响行车安全。城市道路路面的早期破坏成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为解决此类问题出现,需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应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运输、摊铺等工艺进行全过程管理,从而可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而且可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满足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潘斌.浅析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3):131-132,149.
[2]陶蕾.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6):24-25,39.
[3]赵永国.浅谈伸缩缝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9):104-105.
[4]卢世清.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探讨[J].建材世界,2019,40(6):34-37.
[5]?钱磊.市政道路工程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运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3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