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关键施工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6期   作者:樊振华
[导读] 在市政工程路基处理等方面,通过处理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保证路基稳定性,起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樊振华
        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在市政工程路基处理等方面,通过处理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保证路基稳定性,起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作用。而软弱路基的处理以及绿化设施的建设,为道路的稳定性以及美观性的提升贡献力量。但是,想要真正做好市政工程,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就需要我们能够积极探索相关技术,进一步掌握关键技术的操作方法以及关键参数。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市政工程施工工艺优化的实用价值
        1.1规避管理风险
        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的优化,不仅需要按工艺类型进行改造,还需要优化施工工艺中涉及的施工人员和建材设备,为提高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证。同时,通过施工工艺的优化,也可以发现施工内容的管理风险,进而提出改进建议,避免市政工程管理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质量风险等不良后果。因此,优化市政工程施工工艺具有规避管理风险的实用价值,值得相关人员高度重视,从而避免市政工程施工问题的出现。
        1.2提高质量和效率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路基施工技术、管道开槽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多项技术。如果能够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建设单位的综合效益,甚至提高建设质量,促进市政工程适应新时代的建设要求。另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设单位要想从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需要从施工技术优化的角度重新调整管理规划和施工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工程承包量,从而消除施工问题,为优质市政工程建设创造优质施工环境,促进市政工程尽快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1.3降低成本和简化流程
        在市政工程中,人工费占20%,砖混结构费占10%左右,措施费占15%。为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效果,应从施工工艺优化方面简化原施工工艺,避免工期延长,增加投资成本。对此,如果能积极优化市政工程施工工艺,可以帮助施工单位降低施工成本,在简化施工过程中提高工程施工的有效性,保证建筑材料和设备的真正价值,防止浪费,提高工程造价,最终运用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降本控价。
        2市政工程关键施工技术要点
        2.1新旧路面搭接
        某市政工程涉及多处新旧路面相接。如果不能对相接处进行有效处理,那么就会导致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并引发反射裂缝,以及防止纵、横向裂缝。本工程中,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新旧路面相接处,采取路基开蹬搭茬,并且在开蹬处铺设路面用玻纤土工格栅(面层之间以及下面层与基层之间),搭接宽度1.0m,玻纤土工格栅要求:(1)土工格栅铺设应垂直路堤轴线方向,应保持铺设平顺,拉紧,纵向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并根据摊铺方向,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之下,摊铺后用胶轮压路机碾压;(2)土工格栅之间的联结应牢固,在受力方向联结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的设计抗拉强度;(3)在距土工格栅8cm以内的路堤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4)玻纤格栅采用锚固法进行固定,铺设玻纤土工格栅前洒布AH-70重石油沥青作为粘层油,粘层油的规格及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采用专用车辆喷洒。粘层油每平方米用量约0.4kg~0.6kg。
        2.2积极引入新型施工技术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阶段,还可从引入新型施工技术方面,确保工程质量有所提升。一方面,需紧跟时代潮流,筛选陈旧施工技术,以免出现低效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另一方面,还应注重经验总结,不断从施工问题中反思现有施工技术的不足之处,便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比如在以往工程建筑垃圾处理上,部分建筑单位常存在肆意丢弃建筑垃圾问题,而今可从集中掩埋、机械处理方法中予以优化,选用反击式移动破碎机、履带式移动破碎站等设备针对建筑垃圾进行妥善处理,由此削弱了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可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以BIM技术为例,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对施工信息进行模拟操作,而BIM技术可通过建模的方式对工程施工现象加以仿真操作,甚至可在其竣工后仿照早高峰车流运行特征对道路的荷载力、工期计划进行调整,最终可凭借BIM技术提升施工质量。因此,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施工技术优化的关键步骤,可以此促进市政工程的高品质发展。
        同时,在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优化阶段,因考虑到城市道路受人流车流量的影响要求道路路基具备突出的稳固度与抗压强度。此时,可从振捣力度的方面予以优化,保证道路路基在遭遇极冷或高温天气时,也能具有良好的密实度,由此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充分借助优化后的新型施工技术,为市政道路质量的改善提供重要保障。
        2.3顶管施工技术
        在城市中心地区或者涉及文物古迹等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就无法运用大型开挖技术,也不可进行开槽埋管、空中架线等施工方式,因此需要选用顶管施工技术。顶管施工关键技术如下:
        某工程顶管段场地最大冻土层深度为0.35m。20m以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为171m/s。该场地为黄河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地势较平坦,工程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在新第三系上部及第四系含水砂层孔隙中。按含水层的垂直分布、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水水力性质,可分为浅层地下水、深层淡水及中深层咸水。浅层地下水由于埋深浅,是地表盐渍土形成的基础条件,也是形成液化砂土的客观条件,对建筑物一般具有微腐蚀作用。由于某工程场地地下水位较高,顶管需从区域内天然气管道下面穿越,顶管采用密封性顶管机施工,必要时增加止水、降水措施。顶管选用专用的DRCP管,管材级别为Ⅲ级,管道接口为柔性接口C型钢承口型式。顶管套管以上覆土厚度不小于1.5倍的套管外径,且不小于3m,套管外顶距输气管外底间距不小于2.75m。顶管内穿重力流污水在起端埋深为3.5m,顶管管道只能向下调整竖向标高,其他市政顶管套管均可上下适当调整标高。
        2.4特殊路基处理相关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冲填土、淤泥以及淤泥质土,存在这些土的位置多属于软弱路基。做好软弱路基的处理工作对于保障路基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施工中,冲碾区清表30cm、超挖50cm后若路基土是软土的路段,当剩余软土层厚度小于50cm时,根据软质土实际厚度清除掉这部分软质土,并对路床进行分层回填砂砾或二八灰土,距路面结构底50cm时进行冲碾,而后回填50cm的二八灰土;当剩余软土层厚度大于50cm时,继续超挖50cm,而后采用砂砾或二八灰土进行分层回填碾压,第一层回填碾压厚度为30cm,第二层回填碾压厚度为20cm,距路面结构底50cm时进行冲碾,而后回填50cm的二八灰土。各换填层必须满足相应的压实要求。
        在降雨天气内,则容易在冲碾区出现场地含水量过高、积水等问题,这时则需要技术人员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并晾干一段时间,以免形成弹簧土,若晾晒不行,可采用撒干土、生石灰粉或换土等措施,最后仍用原来冲碾措施进行消除湿陷性处理。
        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而言有着重要影响。对此,应从引入新型施工技术、材料设备管理、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培养、规范施工流程等方面着手,实现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化优化,确保市政工程在良好的施工条件下取得可靠的建设成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重要助力。
        参考文献:
        [1]王浩.市政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的分析[J].城市建筑,2020,17(15):124-125.
        [2]龙安严.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30):143-144.
        [3]周飞.市政工程项目中有效优化施工技术的分析[J].门窗,2019(12):125.
        [4]刘畅.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有效优化施工技术的分析[J].产业科技创新,2019,1(9):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