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龙
中交广州航道局,四川省自贡市
摘要:现阶段是我国公路工程和路桥工程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难免会出现因工程施工过快而导致的施工劣质现象的发生。其中,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常见地质现象,其会对公路工程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对软土地基进行恰当的处理,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提升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基础交通设施地不断完善,公路工程的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同时对其质量控制也更加严格。相比于一般路段而言,软土地基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在软土地区填筑路基,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及工后沉降监测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起关键作用。
一、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在开展公路桥梁施工活动的过程之中,时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的状况,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地基积水过多、基面处理难度大而造成的。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在面对此路基的时候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地基类型,共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含水量高。软土地基最为经典的也行就是含水量特别的高,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15%以上,而在软土地基内部含水量甚至能够达到70%,正因为如此,致使土壤流动性较大,进一步给公路桥梁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确保公路桥梁的建设,相关的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施工之前的勘察工作,了解与掌握软土地基相关的参数,并规划与制定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案,为后期施工的实施做好铺垫。第二,渗透能力不强。相较于其他土壤,软土固结能力较弱,同时渗透能力也不强。再加上软土地基内部拥有较多的有机物,会造成气泡的产生,影响地基的坚固度。第三,抗剪性较差。由于软土地抗剪性较差,致使会阻碍路基的排水系统,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导致不均匀沉降的状况发生。
二、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施工的影响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其水分的含量很大,让混凝土等化学物质渗透过去的效果并不高,其坚硬程度也不高,如果在软土地基的结构层上进行施工,会使公路表面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路面凹陷的现象的发生。这一现象不利于工程的施工,也会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产生恶劣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工程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避免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造成的损害,要尽可能地减少其损害的程度,并且尽可能避免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第一点,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比较差,如果在公路上方有外力施加的情况下,会使路面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现象,甚至会导致路面塌陷现象的发生,这样不利于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二点,软土地基会使公路表面发生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因为软土地基的组成部分,通常由沙层和粉土沙层,粉土在经受外部压力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陷现象,从而会使路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凹陷,甚至导致路面塌陷现象的发生,这样不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第三点,因为软土地基的渗透能力比较差,如果软土地基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那么水分不能够得到充分的挥发,当公路表面长期浸泡在水分之中,会使公路的表面发生起拱或凹陷的现象,因此会对公路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应该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这是对公路施工的保障,也是对当地群众安全的保障。
三、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3.1岩土置换法
岩土置换法实际上是对地基中不合格的岩土或处理难度大的岩土,如松散细沙等进行清除。随后,用强度较高、耐腐蚀性较好的岩土或其它材料等形变量较低的岩土进行补充,再用振捣方法进一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该地基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冻土、淤泥等岩土地基处理。用砂砾作填料时,避免用细砂作填料,应选用直径较大的砂砾。在填充前,砂砾的比例也要加以限制。
要保证砂砾在平铺过程中均匀分布,厚度要适当,避免因厚度不同而产生应力集中。
3.2抛石挤淤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之前主要应用在鱼塘处理当中的抛石挤淤法,当前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也有着的广泛的应用。从水位视角下来看,项目的地基比其要低,由此加大的土壤更换施工环节的难度。针对该种现状下,施工人员在对路基表层处理时,可以对石块实施合理的填充以及挤压,促使内部淤泥能够伴随着石块一同排到外部,之后再由施工人员开展平铺操作。在此环节当中,施工人员必须对路基硬度提出严格的标准,当然,施工单位还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全程对施工过程做到精细化管理。
3.3强夯法
所谓的强夯法就是动力固结法,此方法本质上就是用过不间断地打击实土体来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有效提高地基的强度,减小地基的压缩性。强夯法主要是利用15吨以上的物体通过自由落体运动来打击土体,达到公路建设的要求。强夯法是被一位法国的工程师于20世纪所提出,起初在使用强夯法的时候局限性较大,使用在砂石等地基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进的施工技术涌现,致使强夯法逐渐开始应用于细砂土壤类型之中,并展现出成本低、造价低的特点。在中国,使用强夯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末期,起初是在北京、天津等几个地区进行实验和探究,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在此之后强夯法在中国开始大范围的推广。通过使用强夯法,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基的抗剪性,而且还提高了土壤的抗震性。但是,强夯法对粉土处理效果并不是很好,需要依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
3.4砂石桩法
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对地基强度的要求相对较高,同时要求地基具有较大的密实度。这时,需要用砂石桩方法处理地基。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应先检查地基的岩土性质。对不符合要求的岩土,应先用置换法进行置换;之后,可采用砂石桩的方法进行处理。当地基岩土饱和度较高时,需先采用夯实法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砂石桩进行最终处理。这类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是对砂土等岩土进行处理,以减少地基受力后的压缩量。
3.5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当前我国道路桥梁软土地基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加固淤泥以及淤泥质土等,要想保证该地基结构能够顺利施工,最好的方法就是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所谓的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施工人员借助粉体状固化剂的作用,将其进行搅拌之后开展的一项处理形式。尤其是外界以及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饱和软粘土,更适合应用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之中,倘若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工程施工难度。为从根本上确保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性与施工质量,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施工单位要对软土地基技术进行细致的了解与掌握,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强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保障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为推动我国桥梁施工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小桃,贺清娇.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23):225-226.
[2]朱良栋.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J].居业,2020(11):79-80.
[3]焦壮.关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0):46-47.
[4]张德明.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及应用解析[J].城市建筑,2020,17(24):151-153.
[5]陈刚.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8):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