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混凝土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7期   作者:许宏新
[导读] 新时代的改革步伐引导着各种创新型建材被不断发明,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也随着科技的创新不断提升,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道路桥梁工程的技术需求。
        许宏新
        45212619891215****  广西  530000
        摘要:新时代的改革步伐引导着各种创新型建材被不断发明,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也随着科技的创新不断提升,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道路桥梁工程的技术需求。所以,混凝土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施工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施工质量关系着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引进新型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1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是指科学应用混凝土材料建设建筑主体结构和其他部分。混凝土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人工石,其一般与钢筋共同使用,形成结构受力支撑框架。市面上还有一种水泥混凝土,也被人们称为普通混凝土。其主要以砂石为集料,加入适量的水和外加剂,在施工现场经过混合与搅拌最终形成的混合物。混凝土施工的流程较为复杂,自地基基础至支撑柱和承重墙的浇筑施工等环节均涉及到混凝土施工。不同的施工条件提出的施工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对混凝土施工加以控制。
        2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点
        将混凝土材料完美的运用到对应部位结构的施工建设中,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优质的特性,是其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材料,是将碎石及砂砾利用水泥的黏性人工复合而成的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道路桥梁工程。市面上最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主要是搭建建筑物的受力支撑框架,而水泥混凝土则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被大量使用。因为混凝土具备很多独特的优点,比如刚性强度较强、应用方面多、防水性能较好等都是混凝土能够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发挥的优势。混凝土的应用渗透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每一个施工过程,从基础的地基开始,慢慢往上搭建承重墙,再到墙壁的粉刷都有混凝土的参与。它简单方便的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从而可以在较短的工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工程,对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原材料的准备
        1)水和水泥。施工中所使用的水源,其水质应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施工用水需经过严格处理,不可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和农业污水、沼泽水。除此之外,海水也不可以应用于施工中,这是因为海水当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多种其他的化学物质,对钢筋混凝土有腐蚀作用。水泥在混凝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水泥的粘附效果以及凝固效果较好,水泥的类型具有多样性,且指标差异明显。因此,必需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环境和工程的特点选择水泥的类型和参数。施工人员应正确辨别水泥的品种以及强度,其主要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硅酸盐水泥是普通混凝土配制中使用的主要材料,使用前需全面掌握水泥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水泥的强度等级需达到要求,且其龄期也应符合施工规范。在承重结构中,要使用高强度水泥,使用前需对水泥进行专业检测,同时出具专业的检测分析结果。且施工人员要熟悉不同水泥的主要特征和使用技巧。使用水泥材料前要详细核查水泥的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工程施工中不可使用过期和不达标的水泥制品。2)混凝土骨料。混凝土骨料的组成材料分别为粗砂和细砂。混凝土骨料级别控制和混合比例控制是配比控制中的重要内容。要全面地检查骨料的级配、细度、泥沙和有害物质含量。规定混凝土拌制中细度模数控制在1.7~3.7之间,结构用砂含量在3%以内,有害物质在2%以内。此外,在检查粗骨料石子时,需严格检查骨料的质地、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以及最大粒径。施工中碎石颗粒的粒径应在1cm~4cm之间。

且卵石通常应用于受力结构,因此不可采用煅烧石块,要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截面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离的1/3。
        3.2混凝土运输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通过搅拌车运输到施工现场。过长的运输时间会使混凝土发生质变,以致于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质量已经不能达标。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最好选择就近搅拌,以减少运输时间,或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边运输边搅拌,避免混凝土的质变给施工带来影响。
        3.3混凝土浇筑
        在整个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是其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同时也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避免在浇筑过程中造成裂缝等问题出现,而根据施工情况的不同和需要可以采取相对的防范措施。混凝土浇筑方式的选择需要和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工程实际进展来决定,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道路桥梁工程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但需要保证在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时,每一层的厚度都需要和国家的相关技术要求标准以及施工要求相符合。其中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定要高于间隔时间,一旦出现是初凝时间低于间隔时间的现象,就非常容易出现裂缝,从而使得整体的抗剪、抗震能力及结构强度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整体施工质量有所下降。因此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科学的计算间隔时间,处理好初凝时间和间隔时间的关系,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3.4振捣技术
        振捣操作紧随浇筑操作开展,良好的振捣技术可以促使混凝土各组成部分均匀分布,同时将混合料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以保障其密实程度。通过振捣,混凝土可以在模板中填充到位,以避免常见的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重适度振捣,确保不过振、不漏振。当振捣的混凝土出现下沉变慢、无气泡产生的现象时,则表示振捣已到位。要避免过振操作,防止过度振捣引发混凝土中浆液流失及粗集料下沉问题。依据混凝土种类以及施工规模,可以将振捣作业划分为机具操作以及人工操作,在这两种振捣作业中,均需均匀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还要保障振捣棒深入下层混凝土,以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充分融合,防止分层裂缝的产生。一般来说应将振捣作业持续大约20s,同时还要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到位。
        3.5养护技术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大部分的情况都是由于温度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的,所以,对混凝土的保温措施一定要不断地强化,这样就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在早期的阶段产生裂缝。经过上述的研究,主要的保温措施一定要重视下列几方面:第一方面,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内外温差较大的现象,且加强对混凝土表面梯度的控制。第二方面,应当要确保老混凝土的温度能够与新混凝土的温度保持一致的状态,尽可能地降低因为过大的温差导致的拉应力。第三方面,在混凝土早期形成的阶段,一定要重视对混凝土的温湿度保持工作,这样能够比较有效地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数量越来越多,且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确保交通安全以及城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控,从而使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安志强.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
        [2]王庆富.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7.
        [3]刘乃芳.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