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工艺

发表时间:2021/7/16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4期   作者:裴家兴
[导读]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的实用性和科技性特点成为人民日益追求的标准。

        裴家兴
        身份证:2310021988****0519,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的实用性和科技性特点成为人民日益追求的标准。建筑的外墙保温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保温施工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提升人们的居住舒适性,增强建筑整体的质量标准。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要求标准和在施工中如何正确的选择保温材料,同时对施工工艺的运用进行的讲述,希望提高对提高建筑行业的外墙保温施工水平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外墙保温技术;施工工艺;方法
引言: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以环保作为整个施工过程的理念以及技术上的应用,而这也是建筑工程的发展方向和使命。建筑节能中的主要环节就是建筑外墙保温,而只有对建筑工程的外墙保温进行审核并合格通过之后这个工程才能进行完工之后的验收环节。因此想要抓好建筑
        一、外墙保温技术概况
        建筑施工中的外墙保温技术是由外墙外保温技术与外墙内保温技术、外墙夹心保温技术构建而成。外墙外保温技术是指施工中在外墙外侧安置保温隔热体系从而达到对建筑进行保温的目的。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适应范围大、降低热桥现象的发生频率、对主体结构的寿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延长、改善墙体潮湿情况、保持室温的稳定从而对室内环境进行有效改善,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外表面的装饰效果进行增强、对旧房改造时不需要住户搬迁、进一步加大了对住房的使用面积、住户对房子进行装修时避免发生保温层被破坏,这些都是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外墙内保温就是将保温砂浆以及苯板等保温材料应用到墙体内侧的施工从而达到建筑物的保温节能功能。内墙保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施工便利、外墙垂直要求不高、施工进度比较快等直观的优势,因为在具体实施时并不对材料的防水和耐候性有硬性要求,因此在材料选择方面范围就比较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搭设脚架就可以进行,而内保温的特点可以使建筑物达到冬暖夏凉的目标,对于建筑物来说就是实行改造并加以完善。
        二、外墙外保温体系的性能要求
        (一)保温性能
        保温能力是衡量外墙保温系统是否达标的主要指标,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建筑的保温需求、所用施工材料的热工性能,通过计算求出保温层所需的厚度。同时由于组成墙体的各种建筑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同,如混凝土材料的导热能力是砖结构的两倍左右,很容易导致局部热桥问题,从而对保温性能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预防措施[1]。
        (二)稳定性
        保温层的稳定性也是衡量墙体保温质量的重要指标。保温层附着于基层墙体,其与墙体结合的牢固性决定了其能否稳定地为建筑提供保温功能。外墙保温层承受自然环境和外力的作用,如风雨、自重、碰撞等,使其容易与墙体局部分离,丧失保温能力。
        (三)耐火性能
        外墙保温系统的耐火性能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使建筑保温系统达到相应的防火等级,需要在建筑表面和窗口等侧面严密包裹一定厚度的防火材料,以确保建筑具备相应的耐火等级。当建筑高度达到消防要求的高度,必须构筑相应的防火构造,每隔一层都要设置防火隔离带。
        (四)抗裂性能
        保温墙体的面层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很容易出现裂缝,导致雨水等进入内部,进而发展成为更大的裂缝,使外墙保温层受到破坏,同时渗入的雨水可能对建筑内部和人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要格外注重抗裂性能,提高面层质量,同时注重接缝、边角、空洞的处理质量,提高其密封性[2]。
        (五)墙内凝结
        对于建筑外墙而言,墙体内部或保温层内部出现水汽凝结的问题,往往严重影响建筑外墙的安全性、耐用性、保温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按施工工艺要求急于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混凝土的干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多余水分或水汽,其存留于保温层或墙体内,往往会产生极恶劣的影响,在内外温差较大的冬季,室内的水蒸气在向外转移时,会因靠外侧的温度较低,从而在墙体或保温层内产生凝结水。
        三、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施工策略
        (一)基层墙体处理
        在施工处理期间,相关单位需要针对基层利用硅酸盐支撑进行切块处理。针对附着力等基础参数标准进行重点审核,规范设置处理方案。在检验操作过程中,合理分析保温材料适应性。当胶层受到破坏时,可以判定为保温材料与工程墙体施工作业需求并不相符,在此基础上需要及时调整处理方案,改变保温材料。在针对墙体表面进行清洗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清洗剂的具体性质展开分析,如果使用中性材料,需要在清洗作业完成之后以清水为支撑进行再次处理。待其干燥后,对具体的胶浆进行科学配比,一般将比例控制在1∶1左右。然后对聚苯板的厚度指标和养护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性控制,如一般的厚度参数为13mm,合理设置养护周期,一般为3d左右[3]。
        (二)特殊位置处理、网格布铺设、装饰件安装施工
        在外墙保温施工作业期间,需要从一些比较特殊和关键的位置出发,就具体的作业施工进行合理规范。首先,要加强对聚苯板材料的作业处理。先通过干燥,然后再进行找平,保证外墙体表面干净、整洁。对聚苯板进行涂胶作业,在涂抹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具体的网格设置标准,将范围设定为超过网格标准。并根据具体的粘贴要求在厚度等参数标准上进行规范控制,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控制在1.6mm。在作业过程中需要遵循二次处理的原则,从而保证所呈现的覆盖面符合基础作业标准,也能够保证粘贴效果更加显著,有效避免出现下滑等不良风险。在上述操作完成后,需要在作业图纸的支撑下进行切割处理,对具体的操作深度指标进行规范控制。一般为了规范作业施工,需要将深度设置超过20mm。
        (三)外墙保温材料选择
        在外墙保温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在材料选择上加强思想上的重视度。尤其是在当前的工程的市场环境中,所存在的保温材料类型比较丰富和多元。利用抗裂砂浆进行作业处理,然后在选择相关的材料进行装饰处理。一般在装饰作业期间则可以选择玻璃纤维布这一材料。相较于建筑体系中的其他工程项目,外墙保温所呈现的作业环境比较复杂,工程周期也比较长,所以对具体的施工工艺也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施工期间则需要单位对具体的人员进行合理配置,规范技术流程合理设置,这样能够有效控制保温施工作业期间出现其他的风险隐患。
        四、结束语
        在外墙保温技术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对当前的市场环境进行全面调研,认识到这一技术体系所呈现的功能优势,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深入探索当前市场环境中存在的技术类型,并结合项目的具体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技术,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更加符合规范。不仅如此外,在外墙保温施工作业过程中,还需要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现场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等,保证施工规范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慧元.论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工艺的运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00116-00116.
[2]章闻.论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工艺的运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7,000(016):340.
[3]吴小飞.论建筑施工中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工艺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4,000(051):53-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