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路彪,伊永民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 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不断发展,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需要适应建筑行业的需求,对学生进行BIM技术教育。我国高校在BIM知识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浅析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与合适的教学方法。结合我国建筑行业BIM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与创新BIM教学方法,构建BIM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BIM技术应用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BIM技术;建筑行业;BIM知识教学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与建筑行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BIM(建筑信息化)技术已成为建筑行业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涉及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所有参与方,可以确保设计、施工人员要保持效率与正确性,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工具。目前,在我国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中已经利用BIM技术,但是很多还是因为技术人才的限制和技术手段的不足,很多方面还正处于摸索阶段,在现行建筑行业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不到10%,远远落后于国家的需要,我国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还正处于探索阶段,BIM技术人员的匮乏严重影响到BIM技术应用推广,对掌握BIM技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1 BIM技术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对BIM技术人才的培养,落后于工程实际的应用。高校接触时间较晚,相关BIM教育准备不够充分,在BIM技术教学体系的建设中还存在一定困难。高校对BIM技术的教育还主要停留在理论授课阶段,相关课程主要是教授学生BIM软件的使用技能,并没有将BIM的相关思想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学生没有建立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利用BIM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2 BIM技术的教学思路探讨
2.1 以社会需求为教学目标
社会需要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基于当前建筑行业的需求,需对BIM技术的教学进行改革。要以实际工程项目的需求,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要多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了解相关人员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BIM技术人才。
2.2 构建BIM技术教学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BIM技术的教学,是以一门BIM软件课程为主,主要教授学生对某种软件的具体操作,并没有系统的讲授BIM的思想和渊源,学生只知道软件的操作方法,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操作和这样操作对实际工程有什么具体帮助。这就需要构建系统的BIM教学体系,满足这一教学目标。
在构建BIM教学体系时,需根据课程需要引入实际工程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展示BIM技术如何解决工程问题的,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BIM技术的功能和实际价值。工程案例需体现BIM软件的综合作用,需要具有代表性和亮点,方便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最终加深对BIM技术的理解掌握。
3 BIM技术教学改革建议
3.1 分层次BIM技术教学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以本科和专科为主,本科和专科的培养方案和目标不同。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科教育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针对其培养目标的不同,在进行BIM技术教育的时候,针对本科、专科学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结合我校相关专业培养方案情况,开设BIM技术课程较少。为了让学生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更高的学习兴趣,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在专业概论课程里,就加入了相关的BIM知识,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接触建筑信息模型,从而培养进一步学习BIM技术的兴趣。
在大学二、三年级时开设《BIM4D相关知识》和《BIM5D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穿插安排实践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相关BIM比赛或参与实际建设项目,进行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三维动画、渲染、添加动作、模拟施工等一系列内容,为一些理论基础好、思维开阔、行动力强的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学习发展的机会。
3.2 将BIM知识融入原有课程体系
我校现已开设专业课包括《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工程项目管理》、《建筑设备》、《工程计量与计价》、《土木工程施工》等。结合已开设课程,我校将BIM技术有关的知识融入到已有课程体系,采用课程讲授、兴趣小组实践等方式,将BIM相关知识和传统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利用BIM技术手段,实现所学理论的功能。
在我校,参与此次BIM技术教学方式改革的课程共有五门,通过对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在不删减原有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把BIM技术融入已有的课程。
改革以教师讲授为主要的授课方式,通过引领为主,使学生自我驱动的达到学习目的,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工程造价软件学习为例,教师将课程目标以及操作步骤,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软件操作自主学习和尝试,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锻炼所学内容,发现工程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教师针对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设置高层次目标,让学生通过课下进一步学习,完成设置任务。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帮助者的角色,在需要时为他们提供引导和帮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们的掌握运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设计。
3.3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办学方式,能够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借助企业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经验优势,以及人员、设备方面的力量,协助BIM技术教育。一方面引进企业优秀的技术人才,对学校的BIM技术教育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学校教师通过企业平台接触实际建设工程项目,从而提升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还可以邀请建设工程领域知名工程师,对学生开展讲座,扩大学生的眼界,增加学习兴趣。通过校企合作,也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建设项目,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3.4 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引导学生自发学习
我校现有建筑协会和BIM学习协会等学生团体,可以利用社团,开展相关的BIM学习活动。学校为社团提供相关支持和鼓励措施,学生在社团自主交流学习,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在社团活动中也能锻炼学生之间的组织配合能力,培养合作意识,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教学体系的的改革,使学校的BIM知识培养水平和学生学习程度,得到了很大进步。为学生就业发展拓宽了渠道,为老师的成长提供了帮助,也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BIM应用人才。
结论
BIM技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BIM技术建筑领域一项不可或缺的专业工具。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BIM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开展BIM技术的高等教育改革很有,通过教学改革,使BIM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使学生掌握的BIM技术更加的扎实、符合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莹,吴贝.基于BIM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26).
[2]王武东,李小文,夏建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52-55.
[3]王宪杰,徐锦楠,高思敏,董艳秋.工程管理专业BIM本科课程教学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9(5).
[4]陈敬武,俎照月.基于BIM技术的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模式[J].施工技术,2019(6):36-39
[5]陈楠,徐照,李启明.结合BIM的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与决策分析方法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002):97-102.
本文系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改项目:基于BIM 技术的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以《房屋建筑学》为例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JGA02。
第一作者:常路彪,男,1984年出生,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