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轻质隔墙的隔声性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6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4期   作者:王斐斐
[导读] 本文重点从装配式轻质墙体的面外设计验算过程以及墙体平面内的受力性能方面进行介绍,此部分内容将反映在即将发行的地方标准中。
        王斐斐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迅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深化,建筑工程工艺应用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需要更多具有良好建设效果的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进而提升建筑水平与质量。装配式建筑工程能够降低工程原材料准备的繁琐性与复杂性,提升工程推进效率。轻质隔墙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建筑整体性,基于工程建设的科技化与现代化因素,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得到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从装配式轻质墙体的面外设计验算过程以及墙体平面内的受力性能方面进行介绍,此部分内容将反映在即将发行的地方标准中。
        关键词:装配式;轻质隔墙;隔声性能研究
        引言
        中国属于地震多发区,设计中建筑主体结构的抗震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国家和地方均编制有相关的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等。而对于主体围护结构及填充墙体的重视程度却不足。
        1 概述
        (1)基于《通用技术要求》定义的轻质条板抗弯破坏荷载,并结合《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2015)相关要求,提出了装配式轻质墙体平面外设计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2)按本文墙体平面外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分析了轻质内隔墙和轻质外围护非承重墙体抗弯破坏荷载与层高的关系,证实只要将墙板抗弯破坏荷载与自重比值适当提高,轻质条板墙体也可适用于9度抗震设防区。(3)基于5类轻质条板22片墙体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证实了墙体与主体结构间隙、墙板拼缝连接材料强度、墙板夹具位置等均会明显影响轻质墙体地震下的裂缝开展。本文提出了墙板拼缝连接材料强度不宜高于墙体材料强度、墙板上下端夹具夹持墙板中部等不同于既往墙板设计构造的墙板设计新观点。同时针对8度及以上高烈度区以及诸如钢框架等主体结构层间位移角较大的结构,建议墙板与主体结构间采用柔性连接并留置不小于20mm间隙。(4)根据22片墙体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结果,提出了轻质墙体“小震不裂、大震不塌”的抗震设计性能目标,并且按本文所述进行墙体平面内及平面外设计,即便在9度抗震设防区,轻质墙体也较易实现上述性能目标。(5)按照本文设计方法可将轻质墙体适用范围拓展到9度抗震设防区以及8度区重点设防类建筑中。
        2 关于装配式结构建筑的特点
        2.1 宏观监管与微观审核相结合,提升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
        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提前准备预制件,只有确保每一件预制件自身质量稳定,才能够保障整体建设效果稳定、良好。因此实施宏观与微观双向审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宏观监管指能协调整体建设需求与部署,根据设计图纸完善建设环节,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共同商榷、决定建设所使用的原材料与工艺。微观监督指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指派专项监理人员开展监督,保障工程实施环节科学、精准。将宏观与微观2种监管形式有机结合,能够保障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优良。
        2.2 高效生产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保证建筑结构稳定与安全
        安全生产在工程建筑各个环节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企业应当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阶段性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工作,逐渐将安全生产落实在工作人员的生产生活中,进而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生产建设氛围。对于工程建设中监督监管机制的确立,应建立长效化机制,保障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监督和指导。装配式建筑实施环节较为复杂,需要整合原材料、配制件、工作人员、专业设备等不同环节的需求。为实现工程整体建设有效性和稳定性,应当建立健全工程监理机制,对项目标准和建设效果进行调整,进而满足建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以及用户居住需求。


        2.3 科学规划与灵活调整相结合,稳定工程建设时间周期
        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运行时间较长,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一旦建设进程中出现强降水、低温等恶劣自然天气,一部分工程环节就不得不暂停,导致整体建设时间逐渐延长,影响工程建设周期的同时,也会造成建设进度与流程紊乱现象。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应详细分析建设进程中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与自然问题,并相应制订解决措施与方案,减少建设中出现的成本波动,奠定稳定的工程建设基础。
        3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3.1 平面与立面结构设计
        在工程建筑设计阶段需要明确其设计意义和设计需求,保证建设水平和效果与工程需求相匹配。在设计之前应对工程建设区域进行区域勘测与考察,明确当地建设需求与自然环境,正确认识现场自然情况,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自然因素影响建设效果现象。在工程建设设计初期阶段应确定基本设计信息和投资成本,进而实现建设整体规划与部署。初步确定设计图纸之后,设计者应与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详细商榷,由于设计人员对一线建设情况认识程度有限,而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建设细节的掌控能力较好,具备良好的设计施工经验。为保证建设成果能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行平面与立体面设计整合、微观与宏观设计讨论,能最大限度满足我国工程建设整体需求,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居民切身利益。
        3.2 结构设计施工图纸
        装配式建筑自身具备一定特点,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主要有决策、设计、施工、检验等几个环节。项目设计阶段应当保证图纸设计的稳定和高效,保证图纸能够具备指导工程运行的职能和效果,提升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一旦出现设计图纸与建设需求失衡的情况,则会导致工程建设成本资金出现波动,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在开展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协调环境因素、人文因素、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实施工程建设动态监管,保证建筑质量无误。
        3.3 结构构件预制设计
        装配式建筑中构件与预制件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相关元件质量的稳定性直接决定建筑整体质量。在进行设计与采购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元件质量稳定,对市场中元件、原材料价格展开详细分析,明确市场中材料供需关系与价格变化,正确认识不同区域中生产商产品价格定位,利用市场调研、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不同形式层层选拔、择优准入,避免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4 结语
        根据上文的研究内容能够明确,轻质隔墙技术具有便捷性、科技性,并且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效果较好。其施工流程要求较高,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给予规范化设计、严格化监管、高效化推进。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不断优化创新,奠定装配式建筑稳定的发展基础,给予我国工程建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人口结构变化、环保需求凸显,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推广势在必行。完善装配式轻质墙体的设计计算方法、拓展其应用范围并形成相应的标准体系,必将有效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2016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201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通用技术要求:JG/T169—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5]王波,王静峰,完海鹰,等.循环荷载作用下高层钢结构建筑填充墙体性能与连接构造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5,17(6):4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