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梅
首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湖北武汉 430021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同时,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会带来巨大的农村经济效益[1]。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经济效益提升具体措施。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
引言: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在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我国环境治理的难点在农村环境治理。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关键在于共治机制的建立。农村环境具有多样性、分散性等特点,因而农村环境治理不能照搬城市环境治理的模式,需要更多地采取共治的方式。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在农村环境共治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农村环境共治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共治主体不全面、共治对象不明确、共治平台不完善、共治规则不健全、共治责权利不匹配、共治能力不够等。因此,我国“十四五”时期需要采取进一步壮大共治主体、明确共治对象、建立共治平台、健全共治规则、强化共治激励、提高共治能力等措施,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
1.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建设
纵观过去和现在的村庄建设,不难发现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村庄房屋建设参差不齐,随意搭建,导致村内道路通行困难。这些房屋一部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也有一部分是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同意审批后才建造的,更有的是享受政府危房重建补助资金建造的。规范的美丽乡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一般村庄要选择建在路边、涧边、山边、田边等不浪费农田的地方,绝对不能选择在大片农田中间,否则就会浪费宝贵的耕地资源,使耕地红线受到冲击,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地点选择好后就要按规划来实施,所有需要建房的农户都要到这个地点上建房才能被批准。特别是政府给予危房重建资金补助的农户,要带头在规划区建房,以起示范带动作用。将该规划区功能建齐全、标准建高,以吸引农户来此安家落户。
2.减少管理成本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把没有保护价值的小村庄、田中村逐渐合并到规划区的新村庄中来,使新村庄具有一定的规模。村庄具有一定规模后,可减少老人的孤独感,老人能够相互照顾、相互陪伴,减少在外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原始的小村庄是为了适应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距离农田近,方便劳动生产,规模小。随着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原始的村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规模生产,需要对原始的村庄进行合并。一个新村庄至少要有200户以上的规模,可以把原始的十几个村庄合并为一个村庄。合并村庄首先要规划一块能建200户以上规模的建村地块,有建房需求的都要到这个规划区来建房,经过多年努力,新村庄可形成规模,避免大拆大建,减少拆迁补偿,省下的费用可用于其他建设。当新村庄达到200户以上规模时,将原来需要修达十几个小村庄的农村公路整合为一条农村道路,减少修路数量,可集中资金把这条路修宽、修好,还可集中资金建设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宣传相关方针政策、新型农业科学技术指导、发布农产品购销信息等行政服务工作,可集中到一个村庄来开展,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把工作做细。此外,村庄人数较多,农户之间还可相互传播信息。
3.发展乡村旅游
美丽乡村建设,要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深入挖掘村庄周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产业优势,真正建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美丽乡村建设,使得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的空气清新怡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得到改善,使乡村成为农民、城市居民非常向往的地方,很多城市居民在节假日带全家人到乡村体验生活,体验当地民俗活动,参与栽树种花、修剪花草、除草施肥、挖地种菜、采摘瓜果、捕鱼捞虾、放养动物、石磨磨面以及水车灌溉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1]。
4.整合田块开展机械化作业
农村有广阔的田地,但目前很多田块小而分散、不连片。有的田块高低不平,长期无法平整;有的地块都种植水稻和棉花,但可能涉及十几户农户,中间由许多小田埂分割;有的是完全可以连成一片的农田,中间仍留有一口小池塘;有的一大片农田中间仍住着1~2户人家;有的一大片农田中间弯曲着一条老沟渠,使得田块无法方正、无法连片。这些不平整的田块无法机械化作业或作业质量明显下降。各家各户种植的品种又各不相同,无法进行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喷药、统一收获,没有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的经济效益。美丽乡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应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集中连片、相对平整、设施配套、生态良好,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目前,大多数田块面积只有0.07~0.13hm2,机械在小田块中频繁转弯、调头,作业效率低。因此,与美丽乡村不相适应的现有田块要进行整治改造,以提升农村经济效益。
5.合理使用群众和政府资金
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多、范围广,包括村庄布局、房屋建造、道路修建、水利治理、农田改造、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因而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成。在这个建设过程中,乡村房屋建造能带动钢材、水泥、装修、材料、家具、电器、运输、建筑、设计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据测算,每增加一单位房地产投资将直接或间接带动GDP增长0.8545个单位,或者说房地产投资增速每变动1%,将带动GDP在原来基础上变动0.13%[2]。乡村住房是群众自愿来投资,所以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好群众这个投资主体,把美丽乡村的住房建设得更美。其他方面的投资,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污水处理、垃圾清理、水利、道路等,有很大的公益性,主要靠政府来投资。政府需要补短板的事情还很多,如乡村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乡村地下综合设施建设,库区、河道的水利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该领域全部的建设投资,都将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健全共治规则
一方面,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和健全农村环境共治规则。如美国在1970年颁布的《清洁空气法》中规定了公民环境诉讼的规则,在1972年颁布的《清洁水法》中规定了公民参与政府水污染防治的方式,在2003年出台的《公众参与政策》中确定了公众参与的基本步骤;日本在《公害对策法》中把农户参与机制写入法律中。我国可借鉴其经验,尽快制定各主体参与农村环境共治的权力、责任、义务与参与规则。另一方面,重视村规民约等在农村环境共治中的独特作用。鼓励和支持各地农村在原有村规民约基础上补充农村环境共治方面的内容,或者单独制定农村环境共治方面的村规民约。组织各种学习交流活动,让各地农村交流制定和实施农村环境共治村规民约的经验。加强对环境共治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的监督管理,督促其发挥好应有的作用[3]。
结论:
简而言之,本文介绍了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包括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减少管理成本、发展乡村旅游、整合田块开展机械化作业、合理使用群众和政府资金等,以期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亚妮.全面推进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思考[J].甘肃农业,2020(2):76-78.
[2]马怡菲.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20.
[3]刘家露.绿色发展新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