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凡 周伟峰 张挺
61011519910228****
61012119910502****
61042519890109****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土木工程建筑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因此土木工程单位应及时进行技术创新,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努力。基于此,本文先提出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随后探析了目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策略,以便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创新
引言
目前,虽然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能够实现建筑工程中土方开挖、排水设计、基础支护的建设目标,但是随着国民对建筑物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企业只有推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才能在新型技术方案中,优化土木工程各环节施工流程,控制施工资源损耗,保障土木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因此,文章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其创新策略的分析,对提升土木工程建设水平、助力建筑行业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1创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安全性需要,还要满足舒适性需要。同时,现代居民也越来越注重环保,对建筑部分的环保度越来越重视。国家层面也重视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需要建筑企业具有科学发展观,能够实现持续发展。既要求建筑企业建设高品质建筑,又要求建筑企业节约资源,注重环保。这就使得建筑行业需要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是创新发展的关键部分。目前,建筑业是我国第二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尤为必要,有利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提高,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含量,符合我国提出的科技兴国战略。同时,个性化建筑物的需求正在增加,创新施工技术对于各种项目的建设要求都能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理论研究尚不能适应工程建设的要求
在土木工程过程中,施工控制与诸多学科都有着联系。但是由于设计人员知识储备不足、知识运用能力不强,就会导致理论性的研究与工程建设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在现场工程施工中,掌握多门学科并灵活运用是施工的关键。但是,一般的施工人员往往文化水平不高,工作中也不能灵活变通,其自身的知识素养难以跟上目前施工的要求。尤其是非线性分析、反馈分析、最优控制、系统识别、材性分析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局限性太差。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型理论研究,两者缺乏系统的集成,没有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技术领域,从而限制了工程技术的创新发展。
2.2缺乏专业型人才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具有特殊性,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专业型人才稀少,技术过硬的人才更是屈指可数,因缺乏专业素质高的人才,导致我国建筑行业无法突破原有模式,无法实现建筑技术的创新。
2.3施工技术没有统一的施工标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前,需要有充分的准备、明确的目标和一定的创新意识。高品质的土木工程项目,施工标准高,操作规范,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而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方,不够专业,管理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施工技术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当工程出现问题时,没有具体的负责人,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互相推脱责任。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
3.1转变技术创新观念,突破发展瓶颈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向创新型施工技术转变。为保证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效率及质量,要加深对建筑施工技术的了解和认识,确保按照施工技术指导规范进行工作。施工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质量监督体系,帮助施工企业把控质量管理。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3.2新型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新型预应力技术是一门新的创新理念,新型预应力技术具有操作方便、预应力能量损耗小等优点,因此使用该技术能有效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在预应力中,体外预应力是得到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典范,其不仅能使资源得到节省,还能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上的双赢,因此被称为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一项历史性的重大发现。相关施工人员应积极引入该创新理念,并且进一步将预应力技术加以更好的综合应用,克服技术攻关难题。
3.3加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建筑项目中的土木工作具有施工技术繁杂、流程多样的特点,在不同施工环境中,具体应用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方案会有明显差异。因此,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对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较大,建筑企业只有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才能保障各类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成效,提升土木工程整体建设水平。除此之外,建筑行业发展中,土木工程规模、工程数量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然而多数施工人员职业素养、技术实践经验无法满足土木工程技术创新要求。相关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中,从人员技能、责任意识、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推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使其在全面的培训、技术指导中,将技术创新、技术规范视为自身岗位职责。随后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应用创新性的土木工程施工工艺,为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土木工程建筑模板施工技术创新中,建筑企业应通过培训使施工技术创新人员掌握以下关键技能。首先,开展建筑模板基准工作时,应该使用墨斗标记轴线,随后根据土木工程施工方案所设计的断面尺寸,定位钢筋、模板的位置。随后在两排主筋中间区域上分档模板,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其次,模板施工技术应用中,相关人员应在严格检查模板安装、施工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垫木的方式调整模板位置,稳固各区域模板。在此期间,土木工程基础地层模板与建筑物地面距离应该大于10cm。最后,安装模板完毕后,需使用更为专业的工具固定模板,如控制线钉,必要时可使用钢管临时固定后期需吊装的模板,但在固定模板过程中,应注意模板偏差的控制。
结语
总之,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要结合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国建筑行业当前较为有效的施工技术,研究更为有效的技术,借助先进的科学知识,让其技术更为新颖,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在创新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技术创造观念,根据建筑行业真实的需求,完善施工技术创新的方案,建立健全新的施工技术运用的机制,以此保证所创新的施工技术可以在施工人员规范操作的状态下,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在运用新的施工设计时,施工单位要能积极主动加以实践,让其成为工程建设的核心,这样施工人员才能正确操作,建筑单位才能运用新的施工技术提升土木工程的成本,并做好经济成本的降低。
参考文献
[1]刘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9):255-256.
[2]孙晓东.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的探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9,36(1):93-96.
[3]许小青.关于如何加强当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44):86-87.
[4]武元正.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问题与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24-125.
[5]江富海.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门窗,2019,(1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