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冬粤 2.张旭滨
1. 12010419691126****,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2.12010719820721****,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给排水是城市规划中重要设施之一,因此,需要加强对市政给排水系统的重视程度。基于此,本文对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中常见问题以及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常见问题
1 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1.1 给水系统的常见问题分析
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现如今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影响饮用水的开发利用。因此,在市政给排水的规划与设计中,保证供水充足以外,还要加强水资源的利用价值,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要有节约用水意识,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市政给水系统在规划与设计中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对部分区域进行给水规划时,没有考虑水资源是否具备稳定的供水能力,导致出现供水不足现象。
在对给水系统中管网进行设计时,没有根据社会经济长远的发展需求考虑,管网设计的不完善,造成需要后期进行整改情况。
管网设计时没有考虑其对水管道以及地面使用便捷性造成的影响,从而导致供水不稳定性。
在对给水管网的平面、竖向布置时,没有与管道内其他管线较好的连接,进一步增加施工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除此之外,部分区域在对给水系统进行规划与设计时,对水资源的利用没有合理分配,继而造成严重浪费现象。
1.2 雨水系统的常见问题分析
避免水资源受雨水影响,对雨水系统进行规划与设计非常重要。雨水系统需要满足抗洪条件的同时,还要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做好雨水回收利用工作。在对雨水系统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对洪水的发生没有起到防治作用,以下针对雨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
排水位置不明确,导致排水困难,没有对管网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布置好的管网没有发挥利用价值;部分地区雨水系统不完善,出现雨水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现象;没有科学合理的对雨水量进行计算,导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部分区域没有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的设备,没有充分利用雨水达到节约用水目的。
1.3污水系统的常见问题分析
城市污水排水体制不健全。城市旧城区的合流排水体制与新城区的分流排水体制同时存在,分流制和合流制排水体制不能单独发挥各个优势。许多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都有城中村,城中村排水系统改造只能采用合流截流体制,合流截流体制与主城区的分流制污水主干管输送能力、污水中途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的能力存在矛盾。许多城市新区建设发展在近期时只考虑道路网以及雨水管网的建设,而对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重视不够。随着新区的逐渐繁荣,产生的大量污水,只能排入雨水管道,新区后期建设中要铺设污水管道时,又会由于某些原因,例如因缺乏周边地区雨污水管线的详细资料等,不能够将雨污水分流,致使出现永久性雨污水混流现象,污水主干管高水位运行。
2 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要点
2.1 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由于市政给排水直接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因此,市政给排水设计应该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和城市道路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综合进行。很重要的一点是设计人员要实地考察城市周边的环境和地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设计,这样可以减少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的误差。
2.2 增强宏观规划意识,平衡区域水资源
水资源规模数量直接影响建设区域经济活动规模大小,水资源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程度关系到区域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我国水资源总量大分均少,大部分的河流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国内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不少的水域分布在主要在西南山区,导致水资源不能有效的得到利用。国内的工业发展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不少工厂采用落后的技术处理工业用水,用水量大而且浪费严重。工业废水的不节制排破坏了环境,导致可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严重不少经济发达地区因为发展经济而忽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更是加大了水资源的短缺程度。目前城镇建设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及中水资源。
雨水资源作为一种较丰富的水资源, 对其加以利用则可以有效地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善用这一资源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增加城市海绵城市设施,雨水得以有效利用,可以减轻城区因雨水径流导致的面源污染,减少对城市河湖的水体污染。另外,回收的雨水还可以作为城市中水系统的一个重要水源,对城市给水系统、中水系统的供需矛盾起到平衡作用。
2.3 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给水系统规划主要包括用水量预测、水源的论证、输配水管布置、管道水力计算等内容,其中用水量预测是基础。用水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规划期限内由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它用水水量的总和;第二,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量的总合,其中包括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源供给的用水、河湖环境用水和航道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用水。水量预测一般包括三种方法即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以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法。
在规划设计城市给水系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城市的用水量,根据城市的区域规划合理分配水资源的空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科学设计水资源的分布时间,基于城市不同区域的水质情况,制定适宜的给水系统设计方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规划设计的给水系统还应当具有平衡性,即能够有效平衡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供需,包含了城市中心区域和城市周边城镇的水资源分布,确保每个区域的供水量,满足人们的供水需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规划设计城市给水系统,应全面调查,全面了解城市每个区域居民的用水量,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畜牧养殖灌溉用水等部分,需要对这些部分的用水量进行科学预测;另一方面,重视水质问题,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用水需求,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应当科学划分区域,根据区域需求来提供相应水质的水源,以提高城市供水的质量,将饮用水质量的控制放在第一位,必须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此外还要注意在规划设计给水系统时,一定要在适宜范围内控制好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工作,不可过度开采,以免出现地面塌陷等危险状况。
2.4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城镇雨水排水系统是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及海平面上升影响,城市“暴雨看海”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城市面源污染随雨水进入排水管道和河道,对河湖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部分河道“逢雨易黑”。结合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布局,雨水规划应与海绵城市规划、城镇防洪排涝规划密切结合,宏观分析,各自发挥作用。依据河道布局、路网分布、地面竖向高程、市政设施的重要性特征,确定雨水规划设计目标、规划设计标准、规划设计指标、雨水分区、雨水设施规模。结合城市河网和城市化的特点,积极践行海绵城市理念,根据城市发展和排水设施建设情况,推进绿色源头削峰、灰色过程蓄排、蓝色末端消纳、管理提质增效,因地制宜,“绿、灰、蓝、管”多措并举。其中:“绿”是海绵设施的运用和深化,指在源头建设的雨水蓄滞消峰设施,如设置在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的中小型调蓄设施和雨水花园、植草沟、生物滞留设施等,具有生态、低碳等特征;“灰”指市政排水设施,包括管网、泵站及大型调蓄设施等;“蓝”指增加河湖面积、打通断头河、底泥疏浚、控制河道水位、提高排涝泵站能力等;“管”指加强管网检测、修复、完善、长效养护等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措施。
建议把雨水利用纳入雨水规划,综合利用雨水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雨水利用与城市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建设统一考虑,把集水、蓄水、处理、回用、入渗地下、排水等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之中。在城市防洪体系建设中,把过去以排为主的思路和做法转变成以蓄为主,坚持蓄排结合、除害利兴、利用第一的原则,逐步扩大雨水利用途径,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和代用自来水的比重。
2.5 污水系统规划设计
合理选择排水体制是城镇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新建区域应采用分流制体制,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应按城镇排水规划的要求,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于暂时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地区,应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相结合的措施,提高截流倍数,加强降雨初期的污染防治。在确定排水体制的基础上,污水系统规划设计还包括污水量预测计算、污水排放出路、水质要求、污水管网规划设计等内容。其中污水量计算依据来源于用水量,污水量包括综合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入渗地下水。
污水规划设计方案结合规划用地性质,规划道路路网的分布、河道情况和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并适当考虑污水系统与其它专业管线的关系,对污水管网系统进行合理划分,污水主干管应铺设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污水管道尽量采用重力流形式,其坡降尽量与地面坡度一致。同时结合本区域的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控制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不宜超过8m,以便工程施工及日常维修养护方便。
2.6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为了保证市政对水资源实行节约用水措施的有效进行,设计人员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操作计算机能力,为节约用水提供帮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市政供水系统,满足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第一,收集较多的信息资源来丰富对市政供水系统的分析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对市政给排水项目进行设计,从而提高项目质量;第二,保证市政供水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行节约用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
2.7 选择优质的管道材料
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还需要重视管道材料的质量,选择优质的管材,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选择高质量的PE管。PE管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是高密度的PE管、中密度的PE管和低密度的PE管。低密度的PE管具有较好的柔性,伸长率较高,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中密度的PE管的特点在于刚度和强度比较高,有一定的抗蠕变性,适合应用于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其次,选择适宜的球墨铸铁管。这类管材的特点在于可充分发挥铁元素的优势,具有较好的性能,防腐能力比较强,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而且在安装上也较为简便。最后,可选择优质的钢筋混凝土管。常见的类型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等,具有多种接口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管道接口,在整体工艺上较为简便,具有极好的抗冲击能力,也是目前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常用的管材。
3 结语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因此,对市政给排水合理的进行规划与设计至关重要,可以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从而促进给排水项目的有效发展。但在进行规划与设计
的过程中,给水系统以及雨水系统设计的不完善,会影响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市政给排水质量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率,利用科学先进的手段进行规划设计,保证市政给排水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毛志轩.提高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合理性的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98.
[2]滕龙.试论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及设计方法[J].低碳世界,2020,10(08):184-185.
[3]侯剑.市政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105-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