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基础上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实现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1/7/19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49卷第8期   作者:姚远
[导读] 电力工业是能源革命取得的优秀成果,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产业,
        姚远
        广东电网佛山供电局
        摘要:电力工业是能源革命取得的优秀成果,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产业,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用电需求,同时,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能源保障和动力支持。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二次能源,电力已经成为惠及经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必需。本文重点讨论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应用与发展,以期对电力工业未来发展发挥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研究
        引言: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电力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电力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供电量持续攀升,电力基建项目数量也随之增长,并呈现出环保化、智能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态势。但是在持续增长、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暴露出了诸多影响其健康发展的问题,比如施工标准不统一、流程管理漏洞百出等。同时,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用电需求与供电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而建设更多的电力基建工程以缓和矛盾迫在眉睫,因此,就需要对电力基建工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就显示出了必然性。
        一、电力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
        所谓“标准化”是指为确保一定范围内的秩序稳定,或者使实际存在的问题、管理工作等得到规范化发展,而制定和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具有抽象性、技术性、政策性、约束性的基本特征,其本质在于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标准达到统一。
        对电力基建工程进行标准化管理,一方面是由其建设过程的复杂性、涉及范围广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电力基建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规范化、科学化、技术性和约束性的规则标准对电力基建工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以及各个人员进行统一化管理,可以使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最大化,从而实现我国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
        二、电力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现状
        (一)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缺乏实效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成熟与发展,电力基建管理也初步形成了一套管理机制,但其管理仍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存在一定的管理滞后性,致使我国整体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水平不高。比如,部分电力建设企业在尚未制定出科学、规范、标准化的管理方式之前,为加快工程进度提前进场施工,甚至单纯依靠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进行施工,没有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以至于增加了工程风险,降低了工程管理质量,甚至有可能引发规模较大的安全事故。
        (二)标准化水平相对落后,增加施工难度
        电力基建工程是一个波及范围广的综合工程,因此,需要标准化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施工的各个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工程管理的标准化水平相对落后,仍旧存在一些制约电力基建工程管理质量提升的问题。比如,建设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参差不齐,项目制定的设计标准、管理标准等未实现统一化等,进而引发了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不匹配和设备通用性差等问题,甚至是当实际施工情况与理想进度存在差异时,因承包项目种类过多,增加了施工作业的造价工作难度等。
        (三)财务管理机制欠缺完善,影响基建工程进度
        财务管理机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就是电力基建工程核算,但部分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不科学,有可能直接导致财务核算的数值与预算数值之间的出入,而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基建工程进度的影响,甚至是停滞不前。
        
        三、标准化在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现与发展
        根据标准化管理模式在电力基建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技术管理,每个环节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构成了标准化管理有机整体。以下,将重点针对标准化在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层面的实现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一)标准化在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现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电力行业生产运输和转换的重要平台,技术含量高、施工流程复杂、施工周期长、投资巨大,也正因此,使得电力基建工程呈现出高风险的特征。具体来讲,标准化项目管理要始终贯彻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成果标准化、成果评价标准化的基本原则,使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管理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评估标准等各个环节沿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标准化管理方式在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1评估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并制定出书面形式的报告总结,上呈上一级主管部门;
        1.2电力企业内部成立监管部门,进行项目招标和对中标单位的资格审查,而后由中标企业针对施工材料等具体细节进行再次招标工作以及资格审查;
        1.3中标单位根据电力企业的施工进度计划表完成合同签署、项目安全管理、项目质量监管、项目进度监管、成本核算、资金投入、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工作;
        1.4由电力企业和电力相关政府部门组织项目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完成后续其他事项的交接工作。
        (二)标准化在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发展
        通过对现阶段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现状以及应用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电力基建工程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并使其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策略入手:
        1.1提高施工计划的科学性
        科学性的施工计划是保证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从操作层面来讲,在指定科学施工计划时,需要邀请项目经理、施工组长、技术主管、财务等相关人员统一协商,由各个部门分别阐述投入产出情况,在综合考量各个部门实际需求和诉求的前提下,制定出统一化的施工计划,各个部门需严格按照该计划安排各自的工作,确保工程按进度执行。
        1.2强化施工监管的计划性
        保障用电安全、材质安全、设施安全等需要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对工程中的材质选择、施工细节等严格把关,层层筛选。首先,明确质量监管负责人,责任到人、权责分明,以负责人极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全程把控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各个环节;其次,要建立一支以负责人为核心的质量监管团队,分别监管不同环节,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实时的、针对性强的整改措施;最后,要定期组织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由质量监管部门对施工团队中的各个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1.3加大施工环节的技术性
        技术问题(如110KV变电站的选址、智能自动化等)是直接影响电力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是电力基建工程正常进展的重要保障。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经常会导致更多的技术难题,而对技术性的忽视,更为电力基建工程的正常运转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标准化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技术性,必须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技术团队,为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性指导,确保工程的正常进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电力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在存在很多制约其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集约化发展的内外因素。但是,将标准化管理方式融入并服务于电力基建工程的重要价值仍然不容小觑,它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建设与经营管理成本,同时,可以从整体上提升电力基建工程的技术化水平,从而为电力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的全面提升助力续航。
        参考文献:
        [1] 马永超,李惠强,邹小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04):30-33.
        [2]李汝杰,李琳孔,伟洋.构建新型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系统[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4):112,116.
        [3]孙瑜辰,何玉龙,王丰.标准化管理模式在电网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7(14):26-27.
        [4]刘沣毅.基于标准化理论下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初探[J].科技风,2018(06):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