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7/1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9期   作者:蓝海龙
[导读]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
        蓝海龙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 255000
        摘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坚定其文化自信对其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深远意义。那么,如何渗透的问题俨然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语文素养,文化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性格形成的重要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在于其内涵的说服力、形式的吸引力、历史的影响力和未来的延续力。对于中学生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文化素养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文化自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作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进一步落实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就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缺乏一定的深度,文化传承意识薄弱,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力度不够,导致学生重知识而轻素养,重能力而轻文化的观念愈发严重。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增强德育教育,从而让语文课堂真正做到以人的价值和发展为核心,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文化观念,使其在学习中切实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笔者将从“诗词中渗透、古文中渗透、语文活动中渗透”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一、诗词中渗透
        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吟诗作对传风雅,泼墨挥毫著文章”是古代文人墨客的高雅风趣,也是文人精神的集中体现。另外,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技巧,并能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诗词的内涵,在诗词鉴赏中感受其中的艺术美、语言美等,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其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合理布置教学任务。首先,教师应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苏轼的文学成就展开讨论,并从词牌名入手,聊聊词的背景。以此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说说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对词的大意展开初步探讨。进而,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出示教案,引导学生逐句展开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情景图,对词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研究,比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想象画面,感受所营造的意境。最后,与学生共同总结梳理知识点,并在配乐诵读中让学生感悟宋词之美。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增强对古诗词的热爱。


        二、古文中渗透
        古文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认识功能和陶冶功能上,前者为增强学生认知能力和传承意识提供了条件,后者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文学的陶冶,方能铸成美的心灵。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体味作品中反映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教学“劝学”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应以合作探究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教师应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询问学生:学习是个“苦差事”,为什么要学习呢?学习的意义是为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观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初步朗读课文,确立文体,概括文章大意,并梳理文章结构,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进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由结为不同的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比如“作者是如何论证学习的重要的性?课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文言实词和虚词有哪些?”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课文展开探究,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相应的引导和点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小组代表课堂发言,展示学习成果,并进一步谈论学习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不可以己”的深刻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而且也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古文理解能力。
        三、语文活动中渗透
        丰富的文化活动是增强学生文化意识、提升其文化素养的又一重要途径,不同于教材内容的是,文化活动在激发学生潜力、锻炼学生思维上也有着显著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开展以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在互动中增强自身的文化理解力。
        例如:在上语文课时,为了增强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应以活动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以阅读活动为例,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确定优秀传统文化为选题,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诵读比赛,教师应确定诵读的评判标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开展国学创作比赛,引导学生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待国学的发展,并根据自身的能力,通过赋诗、书法、绘画传承国学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和理解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在社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应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厚度和文化素养,以保证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窦艳丽.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学周刊,2021(21):125-126.
        [2]张建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探析[J].家长,2021(17):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