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帅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解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0442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挖掘生活中的艺术美。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生的成长为切入点,从美术课堂的设计出发,分析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实践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情感的引导,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初中生来讲,要尤为强调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由此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勇于创造美。
一、分析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中发挥的作用
首先,美术教学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想和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到创作的美感和价值,感受到生活的美学,素材是丰富多元的,世界也是充满创作素材的。其次,美术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高。美术教学不仅仅体现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能够反映出感情与认知相统一的精神交流,是一种感觉与理解合二为一的思维活动,能够有效唤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最后,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能够引发学生展开美的思考,让学生懂得欣赏艺术,并从中获得人生的思考,懂得赏析并作出判断。
二、分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一)拓展教学手段
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要遵循审美多元化的规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欣赏机会,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获得更加充实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比较和辨析。在这里,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不能只是把自己当做课堂的掌控者和支配者,而是要运用多种途径,集合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而且,教师不能过于急躁的用自己的讲解去代替学生的个人感知,而是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体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养成独立自主的思考习惯,他们会主动靠近不同类型的作品,懂得包容。
(二)强化师生互动
美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学科,艺术的欣赏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亲身实践才可以总结经验。所以,美术教学也离不开课堂的操作和课后的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提高对实践的重视,要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线下交流等途径,把美育的内容传递给学生。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美术欣赏课,阶段性的课外实践与写生,让学生逐渐摸索出自身的审美习惯,提高审美能力,获得审美情趣[1]。
(三)展开交流合作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降低对标准答案的依赖,懂得试错,懂得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具体来讲,教师要在课前让学生参与到预习活动中,初步感知课堂的主题内容,并挖掘问题,尝试性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教师也应当利用比较法,让学生懂得辨析,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这里,比较本身就是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针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创作风格,创作技巧等多个层面进行总结。而以上这些要点,学生往往不能直接用简单的文字进行说明,可如果把作品集中在一起,他们的辨别速度就会大大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避免孤立的对待一件作品,而是要把作品与作品联系到一起,挖掘自然作品或者是艺术作品之间的共性,让学生展开空间平行性的比较分析,例如历史背景比较,艺术流派比较,美术门类比较,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积累更多的经验,也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他们会将其运用到后续的自我实践中来。
(四)注重课后延伸与拓展
课后拓展是美术课堂的重要补充,可以进一步辅助学生展开多元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先利用课前的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刻下的研究成果,或者是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之所以要执行这一操作,主要是因为美术教材所罗列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但客户拓展却能够延伸到各个领域,能够让学生了解与美术有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源,例如绘画,摄影,戏曲,电视剧制作,卡通和动画制作,服装与美食,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和建筑规划,流行与时尚潮流,雕塑,风景等等,这些都能够成为学生欣赏美的重要来源[2]。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在课后拓展中了解更多的基本知识,他们对作品和作家的分析也会变得更加的透彻。
(五)发挥出作品欣赏课的作用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强调过,美术教学仅仅依靠理论解释是完全不够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依靠强行的单方面灌输,否则就违背了美术学习的规律。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学生感受和思维的统一,那么就会大大限制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也会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变得越来越低。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作品,欣赏课的价值,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反应和体现。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期,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成型,不能准确分辨出生活中的美丑和善恶。而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任何优秀的美术作品都可以传递出对生活的歌颂,也传递了正向的审美价值观念。因此,学生也可以在作品欣赏的时候受到本质力量的引导,体会精神性的运动,获得更加有力的人生感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初中美术课堂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激发学生人文情怀的应有之策,也是引导学生养成正向价值观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形式的拓展,课堂互动,交流与合作,课后延伸,作品欣赏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初中美术课堂中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初中生的发展特点,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到美术创作中去。
参考文献:
[1] 王常波. 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 当代教研论丛, 2020(1).
[2] 赵一泽. 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 神州, 2019, 000(011):1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