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效性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9期   作者:许旱年
[导读] 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变革发展
        许旱年
        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  安徽省合肥市  231500
        摘要: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变革发展,尤其是新课标实施后对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与人才培育的效果。在此背景下高中阶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新技术教学实践的改进需要,所以这就需要探索出全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以此来满足现阶段人才培育需求。对此,本文对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效性策略
        从教学有效性来看其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及方式以最小的精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社会育人价值需求。互联网时代的导致使得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化的应用,此时对于人才的信息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来实现。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作为重要的实用性课程,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探索提升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有效性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标实施之后,我国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及教学方式也随之进行了调整,更为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向来没有不肯学习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教师,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更为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从理念、目标、方法等方面进行革新,为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因此,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则需要积极落实新课标要求及教学理念,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由单纯知识讲解转变为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课堂。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教师重视教学理念的革新,以新课标理念指导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将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if语句的应用”这一课时,教师则需要一改以往的教学思路,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等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明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任务
        从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来看,教师目标作为其核心与灵魂对于教学活动的组织有着导向作用,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但是,现阶段的很多教师常常凭借经验和感觉来组织教学活动,在还没有弄清为何而教、教什么之前便把精力放在教学设计上,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则是不够明确清晰的,尽管设计了三维目标,但是由于对于各个维度的具体阐述并不够准确,这就难以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内容,自然难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生存在的 差异性,从学生能力、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分层,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来学习。

同时,对于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则需要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辅助性资源,通过创设开放性课堂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这一课时,教材中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Python的常量与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函数等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利用Python进行设计操作。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一种为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的任务,即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一种是学有余力的学生运用Python进行数学运算,这样既可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结合智能终端,拓展教学内容
        受5G业务开展以及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大规模化普及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的网民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9.89亿,21%的网民为学生,网络终端设备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的应用,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学习知识,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智能终端的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以此来丰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突破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联系生活实际,优化教学实践
        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角度来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日常经历来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的创新性应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因此,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信息技术知识,通过对教学实践的优化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大数据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生,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与交流使得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也能够运用网络寻找信息,明确大数据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意义,这对于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的实施对于教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提升课堂教学实践有效性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任务。现阶段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存在的内容陈旧、方法落后、参与性低等问题的存在,则需要教师结合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以新课标理念指导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开展。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参与主动性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以此来增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樊龙.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21,(05):8-9.
[2]侯娟.浅谈高效引导有效学习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学周刊,2021,(14):35-36.
[3]范仁俊.例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03):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