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3”免费技工院校教育视角下学生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9期   作者:1孙欣 1张玉欣 2潘志峰
[导读] 湖南省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地
        1孙欣  1张玉欣  2潘志峰
        1济南市技师学院
        2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摘要:湖南省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地,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深度贫困地区。2016年10月,中央确定济南市与湘西州结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子。为了实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地发展,2017年2月,济南市人社局与湘西州人社局签订了劳务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并且确定了“3223”目标任务:从2017年到2020年,济南市为湘西州提供3000个扶贫就业岗位、定向招收计划200名贫困家庭学生、组织开展20场扶贫协作招聘活动、组织至少3家机构与湘西州开展联合培训。济南市人社局围绕“3223”制定了《济南市人社局与湘西州人社局2017-2020年劳务扶贫协作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每年统筹安排济南技工院校定向招收计划不少于100名湘西州贫困家庭学生接受全日制技工教育。主要是充分利用济南市成熟的职业教育资源,发挥其教育优势,免费为湘西州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技工职业教育,从而为贫困地区培养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当地的经济提升,推动湘西州民族地区跨越式的发展。技术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3223”教育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技工院校来说,“3223”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种新趋势、新变化为技工院校的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技工院校应当要深入全面地分析“3223”免费技工教育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学生管理方式,从而提升学校管理和教学的效果,以此来实现技工院校整体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3223”;技工院校;学生管理
        一、“3223”免费技工院校教育的特点
        (一)保障了民族贫困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由于湘西州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大型企业难以形成与发展,以至于当地贫困家庭学生的就业渠道较为狭窄,许多未能升学的初中生、高中生在毕业后只能选择继续务农或外出打工,难以改善贫困的家庭状况。“3223”劳务扶贫协作工作是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它充分保障了当地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能够有效地提高贫困地区青少年的文化水平,是促进湘西州快速稳定发展,实现富民安康的重要措施。从宏观的角度来看,“3223”计划不仅能够全面、有效地提高民族贫困地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也充分保障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提供了经费 、就业方面的保障
        对于符合“3223免费技工教育计划”的学生,政府不仅提供了免除学费和增加补助的政策,还将其划入到了“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范畴当中,且其中的个人费用由市财政补助,大大减轻了学生上学期间的经费负担。除此之外,政府还提出由政府和学校一起为这部分学生安排就业的计划。政府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医疗以及就业等多方面的保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稳定健康的学习环境,还为家长群体解决了一系列的后顾之忧。
        (三)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
        “3223免费技工教育计划”在专业的设置上充分结合了相关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专业和就业方向,比如轨道交通、烹饪、汽修、网络信息等,符合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不仅使得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更加顺利,也为学生“走进来”与“拿回去”的结合提供了可能,对于学生毕业后为家乡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3223”免费技工院校教育视角下学生管理措施
        (一)完善管理组织结构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3223”计划,学校应当完善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专门的项目管理部,采取校长领导、项目管理部直接管理和班主任实施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帮扶教育。其中,“民族团结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从民族心理的层面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民族学生对于学校环境容易产生一种陌生感或者警惕心理,在生活行为习惯上容易存在冲动、敏感的表现,这种心理上的消极因素还会对他们的专业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在学校范围内,应当经常性的组织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比如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在歌舞方面的特长,通过文艺表演、民族服饰文化展、民族文化专题讲座等方式,让不同民族的学生互相了解,从而更加热爱、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在学校中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
        (二)健全校园管理制度
        在“3223”政策下,少数民族学生短时期集中进入到技术院校当中,使得学生群体的观念、习俗和生活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因此,校园管理制度也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教育应当将育人作为根本目的,以受教育者的发展为导向,因此,校园管理制度要凸显教育性原则,比如部分民族学生有着饮酒、佩戴银饰品的习惯对于这一问题,学校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提出“严禁学生饮酒”的条例规定,提倡仪表仪容礼仪,还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与意识,通过专题讲座、法律普及片、征文比赛等方式,让学生自觉转变观念。同时也要考虑到民族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建立健全校园管理制度。
        (三)改变教学管理机制
        1.实施差异化管理
        技工院校在做好专业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关注贫困学生在心理上的差异问题,可以建设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室,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对民族贫困学生群体在异文化背景下容易出现的焦虑、孤独、敏感、冲动等问题,进行重点的关注与分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里矛盾与冲突,从根本上消除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融入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问题。
        2.融入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措施,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订单式、冠名式的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更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不仅能够促进专业教学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对接,还考虑到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技工院校融入现代学徒制,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回到家乡后,更好地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充分发挥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实行“同龄帮扶”
        基于“3223”政策以湘西州民族贫困学生为主要对象的特点,技工院校可实施“一对一”的同龄帮扶工作。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同龄人之间往往更加容易交流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倾诉。因此,技工院校在学生管理的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同龄人在交流上的优势,组织一部分品学兼优的汉族学生来一对一地帮扶民族贫困家庭学生,不仅能够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出和谐融洽的校园环境,对于教师的帮扶工作、管理工作也能够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使民族贫困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学校的大家庭中来。
        三、结语
        总而言之,相对于普通的学校来说,“3223”政策下的技术院校的情况更为特殊化、复杂化,因此,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育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个性与共性,既要制定出宏观的学生管理制度,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但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让“3223”政策下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有所成,顺利地适应未来行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琪,赵文韬.教育均衡发展在四川甘孜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中的实践和创新[J].职业技术,2018,17(12):90-93.
[2]闫翠洁. “9+3”教育模式的困境与出路[D].西南大学,2018.
[3]谭强,朱德全.四川省“9+3”免费中职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0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