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张一古

发表时间:2021/7/1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张一古
[导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城市建筑数量不断扩大。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城市建筑数量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建筑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施工技术。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提出了几点简单的建议,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做出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具有技术引导和统筹调节的作用,同时也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及使用性能的直接手段。尤其在竞争激烈的行业背景下,建筑企业不仅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借助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施工工艺水平,这样才能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及稳定性发展。建筑企业要将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成本预算、施工现场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细化、量化、规范化,切实增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及经济实力,进而提升建设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及发展层次。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准则
        1.合理化准则
        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应严加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施工中各类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因此,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之前,务必要编制合理化的施工规范标准,用以约束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助力工程场地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2.经济化准则
        所谓经济化准则,指的是投入最少的资源成本,得到最多的资金收益。因而,唯有建筑企业认识到管理工作对于资金收益方面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施工场地的管理力度,才可以减少各类施工问题产生的次数,从而缩减各类资源成本的投放量,提升企业的各方面效益,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3.规范化准则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在进场施工阶段落实施工管理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严加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以此规范施工行为,杜绝或降低各类施工问题的产生,用以维系施工场地的秩序,保障场地人员安全,从而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开工,提升施工品质、施工效率,促使工程项目的整体建造效果达到预期。
        二、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1.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一个建筑工程的完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类。施工环境因素,如:复杂的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地理位置、水文、气候及周围环境等。施工资源因素,如:施工资金的到位与否,施工的器材是否合适,以及施工必备的材料等。施工技术因素,如:前期的地理位置选取、规划图的制作、采用的工艺技术。总的来说,一个完整合格的建筑工程的核心即为基础建设,一定程度上讲,建设工程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当基础工程出现事故造成的损失比基础工程建设所要投入的成本大得多,并且无法挽回,所以一个工程建造之前优先规划基础建设,制作可行的规划图,建筑过程中夯实基础工程的牢固性,熟悉施工图并选择优质材料进行建造。
        2.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基础。地基处理技术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及项目需求进行选择。我国地质多样,建筑工程的施工会涉及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因此,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符合当地的土壤性质,才能保障地基处理的质量。此外,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应用到水泥搅拌桩与钢板桩,水泥搅拌桩可起到显著的阻水效果,钢板桩或是钻孔灌注桩可起到显著的挡土效果。其中,水泥搅拌桩技术是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软土、砂石等建筑原材料的基层进行搅拌,可以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3.框架剪力墙技术
        事实上,现今框架剪力墙结构已被普遍运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业内一般将框架剪力墙结构称作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指的是,在建筑结构中用于承载水平方向荷载作用力、竖直方向荷载作用力的墙体。可见,此项施工技术的运用能扩展使用空间,并且确保建筑物的强度、稳固性达到设计标准。
        与此同时,对于楼层的上部结构来讲,剪力墙通常具备向外侧移动的趋势,而框架结构具有向内侧收紧的趋势,所以二者结合便可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固性。并且,框架剪力墙技术的灵活性、便捷性、抗震性优势更为明显,因而值得建筑行业推广与使用。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1.强化现场施工计划管理
        建筑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进度计划及工艺流程的管理,保证现场施工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规划。建筑企业要重视施工管理的细化和阶段化,根据建筑工程的工期、施工环境、技术强度等对施工任务进行阶段性的细化,即明确每天、每星期、每月需要达到的施工量,同时要设置一定的弹性时间及应急预案,确保现场施工可以在有序高效的环境下开展。这也对建筑企业监督能力及技术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督部门要严格依照施工流程及相关研究对现场施工工序进行把控,避免施工工序出现混乱状况;技术支持人员也要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工艺技术符合施工要求,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施工技术,技术支持人员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为该环节的技术施工提供科学可行的施工指导,进而推进建筑施工的有序、高效开展。
        2.加大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
        在制定相关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条例以后,需要加大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需要通过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管理条例的监督实施工作,面对各类棘手问题勇于拿出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真正着手解决问题,对于施工违法问题严惩不贷,制造良好的施工监督管理部门和高效高质量的建筑施工风气。将监督机构的性质由执法类的事业单位直接转型为主体上由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执法单位,使之行使行政执法更加合理合法,提升处理问题的效率,同时减少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其次须避免多部门集中执法,导致执法混乱,问责困难。最后,政府部门也需要保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的有效性、权威性,政府部门需要起到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规范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不断提高施工安全质量水平。
        3.注重技术与管理人员岗位素质的提升
        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筑企业要积极制订培训提升方案或者专业人才引进方案,保证在岗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障项目施工的有序、高效开展。企业要构建完善、透明的岗位奖惩制度,表彰奖励表现积极、工作质量达标的员工,问责处罚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差的员工,借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自主性,还能有效避免员工的惰性情绪,进而为企业技术指导与施工现场管理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是一个非常复杂、涉及面广的过程,在一个完整的建筑作业中,首先对于施工技术,最核心环节即基础建设,其次是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的测量和建造技术直接作用在最终的成品上,最后就是建筑过程的规范管理制度和积极有效的监督制度,为建筑工程的完成“添砖加瓦”,为了适应不同时期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不但要在建筑技术整体上提升,还要继续找寻更节能坚固的建筑材料,以及创新的建筑施工条件,只有兼备了所有这些条件才能做好整体的施工工作,建造出人民满意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侯丽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建筑与装饰,2019(18):171.
        [2]黄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居舍,2020(11):130.
        [3]刘玉,谷洪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究[J].门窗,2019(19):125.
        [4]李金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8):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