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方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在实行土木工程施工之前,需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充分保证地质勘察工作精准程度,保障地质勘察工作效果,避免出现地质灾害,防止干扰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当前部分土木工程施工之前在地质勘察具体工作中,未重视实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容易引发水文地质灾害情况,可能出现施工地面下沉、施工地基受到腐蚀等现象,对土木工程施工效果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应充分重视土木工程对应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带来的危害性并实施相关应对对策,从而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应对措施
1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
具体而言,工程地质勘察需要勘测和研究的水文条件包含以下几方面:①水文地质勘察研究之前,需充分了解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及地基建设需求,切实根据建筑物结构承重等特点,才能对不同位置水文地质进行合理的调查,形成对应的水文地质研究报告;②根据工程建筑的用地范围,对区域地下水分布位置,及水文对岩土体的影响范围、程度等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建设需求与可能产生的危害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③水文地质勘察时,应特别注意基础地基下承压含水层的调查,对该含水层的压力进行分析,评价其突破地基底板的概率,也要着重调查水位状态,评价其附近岩土体不均匀缩胀的情况。
2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分析
2.1明确地下水位
地下水水位的波动是水文地质勘探的重点。技术人员要充分了解本地的水文特征,力争实现勘查数据的最大精度,从而设计出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案,地下水位的上升或下降会对地质条件产生一系列影响,甚至会改变岩石结构,在天长日久的持续作用下,必将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2提高施工质量
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之前,施工人员一定要明确地质条件,掌控水文地质的施工重点与难点,对现场地质进行严格勘测,充分利用科学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水文地质影响,解决水文问题,进一步保证地质勘探工作的准确性。通过不断完善勘测技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提高。
3土木工程对应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带来的危害性
3.1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位出现下降和季节下雨量不多、人为影响因素有关,且以人为影响因素为主,主要由于过量采集及应用地下水资源、水库施工将河流下游区域地下水对应补给截停、在河流上游位置构建大坝影响下游区域地下水对应补给状况、实施采矿时矿床存在疏干情况等,导致地下水位出现明显下降。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位发生下降表现容易出现地质灾害,比如引发地表呈现裂开现象,导致地面出现下沉,致使地面发生塌陷,影响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建筑质量等,还可能引发一些环境方面问题,比如导致地下水资源出现枯竭,致使水质发生恶化等,影响岩土体稳定性,干扰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建筑物稳定程度,危害人们居住环境安全性。
3.2地下水压力变化的危害
一般而言,地下水水压呈现较为平稳的状态,其微小的压力变化对周围岩土体的影响是微小、忽略不计的,但由于实际施工中人为截流等人为因素,可能使地下水压出现失衡。若地下水水压失衡,可能因对岩土层结构产生破坏,降低岩土层稳定性,引起基坑出水、流沙等情况,进而拖慢施工进度,影响施工质量。若地下水水压升高或下降,且地下水与地基底层位置较近,基坑可能处在地下水水压影响范围内,使其结构稳定性遭到破坏。可见,需要结合详细的研究地下水水压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使地下水水压维持平衡,或保证其对建筑结构及水体周围岩土层产生的影响在安全范围内。
3.3水位上升
如果水文地质中的潜水位不断上升,就会增加岩土中的地下水含量,直接影响地质的稳定性,增大施工难度,甚至会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潜水位的上升会提升土壤浮力,进而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受力稳定性,甚至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坍塌。与此同时,潜水位上升会导致原有地质状态发生失衡,土壤颗粒会在水分的作用下进一步饱和,直接导致地质各项技术参数不再符合建筑施工要求,也由此会造成施工过程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水文地质环境中潜水位上升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降雨充沛、工业废水与生活用水的不科学排放,都会导致岩土含水率增大。
4土木工程对应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危害详细应对策略
4.1完善水文勘察体系,规范勘察流程
首先,完善项目地质勘察的体系,相关单位应建设专门的工作组,并强化水文地质调查与分析这一工作,完善内部工作与管理体系,以更好的处理水文地质危害。其次,建设规范化的水文调查与危害处理工作流程。水文调查时,需明确勘察人员的各项勘察任务,即将整体任务合理规划给每位勘察人员,并制定协同作业的工作流程,避免工作重叠、混乱。最后,提高勘察工作水平,以明确确定地下水埋藏位置、地下水类型及水位、水压变化等内容,并根据地下水变水位、压力等变化规律,对建筑材料承压性能、抗腐蚀性能等进行测试,判断建筑管道崩塌、地基沉降的风险,才能更合理制定水文灾害防治措施。
4.2改进水文地质勘察方式
首先,在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实行地质勘察工作时,应针对性地改进和更新常规地质勘察工作的方式,选择较为先进的地质勘察工作技术,可利用远程监控技术、瞬变电磁技术、遥感技术等开展土木工程施工区域水文地质具体的勘察工作内容,准确了解土木工程施工区域地质结构特点,明确地质具体含水状况,进而完成地质勘察工作,保证地质勘察工作的效果。
4.3科学应对处理
如果工程建设在勘测阶段已经掌握了水文地质的具体情况,那么相关负责人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利用科学技术来面对水文地质可能出现的危害问题,做到未雨绸缪,将危害影响降到最低。例如,如果地下水位较高,技术人员可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项目工程的防水处理,可采用隔水帷幕将地下室隔离在建筑工程之外,以此来降低水位对工程的影响,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除此之外,项目负责人也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严格监控施工的各个环节,预防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例如,一旦发现岩土的透水性不满足建筑的设计要求,那么就需要用更为坚硬的、透水性更差的岩石进行替换,最大程度地确保建筑结构稳定性。为了将水文地质灾害降到最低,项目负责人也要做好与政府各部门的沟通工作,控制工程周边的人为活动。因为一旦工程上游出现截流、地下水需求量过大等人为活动,将会对地下水位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进而产生蝴蝶效应,导致建筑结构稳定性失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技术人员一定要加大对水文地质的勘查力度,明确其危害性,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地质环境恶化对建筑结构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年东良.浅析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及应对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2264.
[2]李瑞.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4):329.
[3]马腾飞.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25(6):159,161.
[4]马腾飞.小议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8(1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