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
摘要:围棋理应成为一门学校课程,但却始终徘徊在课程之外,只能以兴趣课或活动课的形式存在,“琴棋书画”中的“棋”明显地低人一等。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给围棋进入课堂带来了一丝期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这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正朝着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的方向发展,朝着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方向发展。围棋成为国家课程须假以时日,目前应该没有可行性,但开发成为一门校本课程却正是时候。
关键词:围棋;课程;建设
围棋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化,娱乐性、创造性、趣味性和竞技性使其得以绵延而不衰,它的“益智教化”“陶冶性情”功能更为人们所赏识。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重视围棋的教育功能,使之进入中小学课堂,让琴棋书画这四大文化艺术在教育园地上同放异彩。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是学校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优势,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继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根据两路口小学学生的学情以及本着陶冶学生情操,全面发展的思想,我校将围棋课程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突破口,力求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贯穿其中,使围棋文化课程的开发成为我校基础教育课程。
一、围棋校本课程
学校遵循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精神,既开足开齐国家所要求的课程,又要突出本校的特色,开设自己的特色课程,不断的探索追求,最终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为把围棋教学落到实处,学校千方百计,一方面,组织和外派教师参加围棋各类培训,提高围棋师资力量,利用暑假,学校派出全体数学教师到围棋学院学习围棋基础知识;每周二下午,利用教师集中学习时间,请来围棋学院专家,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国学和围棋知识的讲座与培训。另一方面,建立学校围棋长廊、学校围棋宣传窗,组建围棋知识宣传队,成立围棋兴趣小组等营造浓浓地围棋文化氛围。学校的许多管理,评估也采用围棋的段级制,使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达到了学校既定的教学目的。
二、围棋课程观
在课程探究的历史上,关于课程观的理解有许多的看法,但仔细地分析总结,可以把它们简单地分为两种最为基本的课程观。第一,课程是知识或学科。这种课程观认为,课程的价值就是在于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好准备。第二,课程是经验。这种课程观认为,课程的价值就是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经验中不断地发展和成长。它强调课程从人的本性出发,关注活动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在经验中的体会。由于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在我国,广大教师普遍愿意接受第一种课程观念,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种看法还是根深蒂固,占据着主流地位。但毫无疑问,今天新课程的理念更多的是体现第二种课程观——课程是经验。在杜威(John Dewey)看来,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同时包含主动的因素和被动的因素,认为“经验即实验”,因为“实验”同样包含着“尝试”,包含着对实验结果的“承受”,而要识别实验尝试与实验结果的关系,同样需要“反思”。我的围棋课程观取向是这两者兼而有之:围棋的文化、历史偏重于第一种课程观——是知识或学科,需要传授甚至灌输;而围棋的技术、技能则偏重于第二种课程观——是学习的经验和实践,这里所讲的“经验”意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认识与心理体验,包括尝试、行动、思维、反思、实验、实践等个体自助活动。
三、围棋课程建设
1、制定《围棋课程标准》。明确了围棋课程观,这只是课程建设的第一步,还要制定一部《围棋课程标准》或《围棋课程指导纲要》来指导围棋课程的建设,这是围棋课程建设的前提和方向。经过多年的调查和探究,制订完成《围棋课程标准》。以围棋审美、围棋文化和竞技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标准》指出:围棋课程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属于艺术的范畴;围棋课程具有对抗性,要求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属于体育的范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文化历史知识目标、身心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围棋课程的价值主要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陶冶性情价值。
2、《围棋》校本教材的编写。相对于课程理念,教材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能编写出一套符合《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的教材,那对于课程的实施则是非常有利的。教材是课程有效实施的载体之一。教材的编写必须以《标准》作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实践性,呈开放性,淡化课程的学科性。我们在标准制定完成后,根据课程定位和以前的经验积累,组织力量编写了《走近围棋》校本教材。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大量的歌谣、格言、文学故事、历史典故编入了教材,内容编排循序渐进,体系完整,又留有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3、围棋教师的培养。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也可以是课程的开创者与课程内容的再创造者,其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与教材、棋具、棋谱、挂图、软件和网络这些“冷冰冰”的课程载体相比,教师最易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课堂、教学产生情境性和感召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教师能够创造有活力的、富有情感的学习氛围,这也是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不能取代教师的重要原因,因而教师的成长也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有二:一是从全国层面公开招聘围棋教练,分配到小学、幼儿园任教。学校聘请浙籍世界冠军俞斌九段为“名誉总教练”,聘请浙籍五段棋士裘瑜明为客座教练,并先后将蔡书平 6 段和梁伟 6 段这两名全国晚报杯比赛中的骁将招致麾下。二是加强校本培训,从我们自己的青年教师队伍中培养围棋教师,常年开设“青年教师围棋研修班”,有针对性地开展“围棋基础知识”、“围棋文化知识”、“围棋裁判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成为围棋课程建设的积极传播者和实践者。
4、打造围棋特色品牌。健全围棋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一所特色学校,要使特色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完善的制度是保障。为此,学校制订了三年发展目标,健全了围棋特色活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特色领导小组职责、教练员职责、师生训练制度、围棋教学管理制度、围棋成绩评估制度、段位星级班级评比细则等,使学校开展的活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以保证围棋特色的优先发展。加强品牌棋手的培养。品牌棋手的培养对推动学校围棋的开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培养更多的特长生,学校坚持走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与社会力量联合,利用课余时间对一些有潜力的优苗加以培养。
围棋课程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课堂,课外的;校内的,校外的;教学的,比赛的。可以这么说,只要是我们的学生乐意参与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所有与围棋有关的活动都可以纳入围棋课程的范畴。围棋教学在培养孩子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良好素质起着辅助、铺路石的作用,但围棋教学绝不简单等同于素质教育。作为围棋教学工作者,要不断钻研,勇于探索,在围棋与素质教育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架起一座桥,使围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宁,张贤蓉,刘樊秋.新课程改革中围棋教学效能感的实证研究[J].籍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5).
[2] 何银花.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围棋教学自我效能感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大学,2018.
[3] 邵思源.对围棋课程观及课程建设的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