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丁洪星

发表时间:2021/7/1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丁洪星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
        济南文旅花木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发展,对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一定要重视。市政工程道路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是道路建设当中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符合道路施工设计标准和满足日后的使用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从市政工程道路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一.市政道路工程常见施工技术分析
        1.路基施工技术
        (1)施工前的准备。市政工程路基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控制测量,包括高程测控测量以及平面测控测量;路基放样在施工前准备环节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主要是结合路基设计横断面的主要特点,在路基边缘、路堤坡脚等位置标定,以这个标定的路基轮廓为施工提供依据;最后,是进行场地清理,保障施工场地平整、简洁;(2)路基的挖方与填方。a.路基挖方。开挖前需要根据周边地形及既有建构筑物合理规划开挖范围;计划好临时截水沟、排水沟的设置,必须保证开挖路段边坡及坡顶的稳定。土方开挖要严格按照图纸以及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不能随意挖土,也不能超挖,在挖方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土层性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同时上报监理部门获批;b.路基填方。在填筑之前,要进行表层清理,并对基底进行平整压实。填筑时选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填料,控制好填料的各项技术指标。施工时应首先选择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来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施工机械组合方式、卸料密度、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等等;(3)路基的平整和压实。路基填筑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严禁不分层次,一次堆填;路基碾压按照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的步骤进行。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路基碾压要做到无死角,无漏压。
        2.基层施工
        (1)备料、拌制。按照施工的要求,首先应该检查各种材料的相关属性,检查合格后,将材料拉入施工场内,然后分类放置在搅拌场当中,设置相关的标识牌。混合料制作时,应该按照标准配比来进行。混合料正式进行搅拌之前,应该先拿小部分样品来试样,保证混合料中的各种成分和组成都满足要求。明确混合料的实际需水量,然后在搅拌时,做好加水量的调整;(2)运输、摊铺和整形。混合料运输时,需要使用专用的自卸汽车,在卸载混合料时,应该从路段远处开始,逐渐向着近处进行,如果运输的路程比较远,温度比较高,那么应该将混合料盖上,避免水分过度流失。摊铺过程,应充分的铺匀混合料,确保其厚度满足要求,然后根据路线的规定要求,进行整形。平整的过程可能发生离析和粗细集料成窝的现象,从而造成板结粘结效果不好,强度差,在后期对沥青面层引发不良影响。最好专门安排人员对粗、细集料成窝的部位进行铲除,替换均匀的混合料。在整平过程中,应始终保证混合料厚度,严禁出现薄层贴补的情况;(3)碾压。完成整形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进行碾压操作,碾压时,应该使用12t以上的压路机与轻型压路机,然后对整个路段进行碾压。碾压应由低向高进行,直线段和不设超高段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段从超高段内侧向外侧碾压。
        3.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由于沥青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适应性强、不易产生伸缩接缝等一些列优势,因此,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大多是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的基础结构。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路面衔接不平、路面松散、抗滑能力差等一些列施工问题,从而留下安全隐患。对于此,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改进。(1)加强对所使用沥青混合物料的管理域检验。沥青混合物料的重要性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不言而喻。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选用软化点45°的石油沥青,避免夏季因高温环境造成路面软化、松散。

同时,在采购和选用沥青混合物料时,也需要选择优质的沥青厂家,确保选用的沥青材料的针入度、延伸性、油石比均符合相关要求,杜绝劣质材料流入到工程的施工过程中;(2)铺设乳化沥青分层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水稳层和沥青层之间必须铺设6mm左右的乳化分层,从而避免夏季因高温产生裂缝导致交通事故的产生,也可在沥青路面的表面散布一些石屑,以增加路面的摩擦力,从而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二.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进一步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技术操作规范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在立项的初始阶段,以及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再到工程的检验验收部分,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都要做到全程的覆盖。这样的做法,会使得工程建设的施工环节和效果能够更加的制度化,并且有利于实现工程建设的标准化。另外,招标的工作和投标的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有利于建筑市场的开放和透明化,也避免了垄断现象的出现。
        2.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中材料是最为基础的部分,施工材料保证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障,这就需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首先在购买材料时就要尽量选择那些具有资质的供应厂家,这样就在源头上把握住了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当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前,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定了质量合格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虽然进入了施工现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如果发现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必须淘汰。每次施工材料的检测记录都要做好记录。
        3.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施工单位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作为制度保障,并且要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定期为全体施工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同时还应该定期为其提供安全管理培训。此外,市政道路要想对施工质量进行保证,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进行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对每个施工人员都要平等的对待,这样能够对施工效率进行提高。在施工管理方面进行人性化的管理,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在施工现场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施工,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还能够对施工人员的潜能进行发挥,利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施工效率和质量进行提高。
        4.加强对施工工艺与工序的协调管理控制。
        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包含着众多复杂的因素。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讲,既形成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形成内外在因素的制约。如果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话,其中较为主要的就是加强施工工艺与施工工序的管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制定好施工计划,进而使得最终的施工进度能够与预期的工期相近,而且最终的施工质量也要得到保障。在提升施工质量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施工工艺的改进。另外还要注意对具体的施工工序的把握和管理。这样把每一个施工细节都做到位,能够减少人为的施工操作失误所引起的安全事故。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为有效地解决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影响交通运输效率,需加强施工现场所有施工人员、技术设备等的考核管理为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做好整个工期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市政道路在投入使用后能更好地、更持久地服务于交通运输行业。
        参考文献
        [1]史功敏.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2013(6).
        [2]陈孟坤.论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J].建筑理论研究,2013(25).
        [3]陈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8(25):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