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陆辉

发表时间:2021/7/1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陆辉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进步以及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我国交通领域的运输量也在与日俱增,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道路桥梁的承载限度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

        身份证号:45212619850425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进步以及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我国交通领域的运输量也在与日俱增,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道路桥梁的承载限度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现阶段市政道路桥梁项目的建设品质和国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其施工质量已经受到了现如今有关部门和国民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但是,在当前社会中,道路桥梁项目中经常出现地基或者地面沉降的问题,这不仅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民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国民的出行埋下了安全隐患。所以,相关建设企业和部门一定要及时提升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水准,进而高效确保国民的出行安全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综合而言,优良的建设技术不仅仅可以降低沉降段路基路面事故出现可能性,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项目的综合施工品质,这对于确保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城市快速发展状态,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市政基础设施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多方努力下我国市政道桥工程施工质量相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较多的便利。但从实际情况看现阶段市政道桥运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桥梁与道路属性不同的特性使得桥梁台后搭板极容易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产生断裂现象,继而导致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到桥梁的实际使用寿命。因此对市政道桥工程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所选择应用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常见病害及危害
        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提高,国民出行的概率不断加大,同时对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沉降段路基路面发生沉降等问题、搭板断裂等问题,甚至出现桥头跳车,对行车的质量安全产生严重影响。此外,如果路面平整度不达标那么会增加行车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同时,桥头跳车还会对桥梁自身结构产生一定的损害,进而进一步加剧桥头处连接缝隙和路面的损伤程度。为了降低发生路基路面沉降等不良问题,将道路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提高,需要加强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提升工程整体质量。
        二、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的问题
        2.1路基塌陷
        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极易产生塌陷问题。因为沉降路段的土质都非常疏松,所以,这就极易导致路面结构受力不均匀而出现剪切力过大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仅会使得道路桥梁的承载限度急剧降低,而且还可能会造成道路桥梁出现断裂垮塌的情况(如图1所示)。此外,在建设企业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沉降路段开展建设工作时,其建设难度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比如:某一沉降路段因为长时间的降雨,就会出现大面积积水的问题,再加上土质较为松软,其在长时间浸泡之后施工难度就会更大。
        2.2路基建设不扎实
        想要将道路桥梁建设的完整性提高,控制道路桥梁路基路面问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步骤,把控好每个施工环节和每项施工技术。路基作为道路桥梁的基础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稳定性,为此,在建设市政道路桥梁过程中需要注意充分夯实路基,将路基承载能力提升,从而避免后期施工或者运营中强度不足而发生路基路面变形、不均匀沉降等病害。但是当前很多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中没有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具体信息情况,在特殊路基处理上没有采取合理的技术方式,或者施工方案没有充分落实,造成扎实度不够,最终出现过渡段质量不高的问题。



        2.3搭板原因
        在实际的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路面沉降问题,通常会采用桥头搭板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图2是某工程的桥头搭板施工现场。桥头搭板的应用过程中,与路基接触的一边为了分解搭板对路基的压力,会使用支护柱体的方式。但是,如果支护柱体的压力面积不足,那么一旦有车辆经过,其压力承受点就会相对集中。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支护柱体部分就会出现沉降现象,甚至造成搭板与桥体、路基面之间的塌陷或者裂缝。
        三、市政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为使沉降段路基路面结构稳定性不断提升,有必要合理设计路基路面结构。就沉降段路基而言,通常应由底端至顶端逐层开始:路基、底层基床、表层基床,为夯实上面三层,确保其变成统一整体,除了要加强坡面防护外,还应确保坡面路堤安全独立,避免受到雨水和自然力破坏,从而确保路基结构稳定牢固。另外,应加强地基土体处理,便于合理改善桥背质地柔软情况,如此方能避免沉降段出现地基下降问题,从而合理防控桥头跳车情况。若路桥地基中有很多软土层,则应做好软土层加固处理。比如在软土层中添加高性能材料,便于提高软土强度。这里,沉降路段路面结构中包含较多基层结构,施工期间有必要将这一结构当作加固的主要对象,具体而言,可借助提高回填土强度与稳定性,不断提升路面基层承载力与硬度。
        3.2确保沉降段路基路面排水工作效果
        路基稳定性以及其实际的承载能力与降水同样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想要保证沉降路基路面的均匀性,就必须提高对路基路面排水工作的重视。从现阶段的路桥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为满足其实际的使用需求所建设的排水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边沟、截水沟、急流槽以及地表排水管等,为排水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基础条件,也是保证排水作业效果的重要基础。而通过浆砌石片对沟渠结构进行二次加固的形式,能够对路基路面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从而避免出现积水对路基路面造成巨大影响的现象,从根本上降低了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风险。为使路基路面排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所选择的排水加固方式应具备路基路面承受能力提升的作用,建设的排水设施既可以为其设置一定长度的节水沟也可以选择在地表处设置排水管的方式,且该结构需要应用混凝土预制板以提高沟渠的加固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保证沟渠与管道长度的控制有效性,并应在排水设施建设前对当地的土壤环境以及水域质量进行充分考察,以确保所选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结束语:
        总的来说,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在近几年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不仅仅高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为国民的便利出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道路桥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沉降问题依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对于道路桥梁项目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从建设企业以及施工人员的层面而言,其不但应该对沉降问题的原理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和了解,而且还要通过持续完善建设技术,来高效的解决沉降问题。这对于全方位的提升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建设品质,提高道路桥梁综合建设品质以及方便国民的出行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恩恩.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J].居舍,2020(26):57-58.
        [2]吕云松.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4):155-156.
        [3]王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21):281+285.
        [4]梁学愿.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6):74-75.
        [5]石志刚.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20,6(10):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