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01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的组成中,建筑材料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质量的合规性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在建筑材料正式应用前需要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确定其合规性后再使用。根据不同施工材料特点选取相应的检测方法,可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提升检测数据使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工程;重要性
1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1.1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直接利用建筑材料进行建筑物的基础构造施工,建筑材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及建筑从业人员和用户的生命安全,它是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所以进行建筑材料检测,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延长基础材料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将建筑物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太差就会给建筑物和工作人员造成潜在的威胁,最终使得建筑工程出现安全事故。
1.2确保建筑材料品质
建筑材料质量的保证方法大部分是依靠建筑材料的检测,通过对其进行检测,挑选出质量良好、信誉程度优良的厂商供应建筑材料。随着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的检测设备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建筑材料监测的工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筑材料通过专业设备的检测能够选择出质量良好,符合国家标准安全要求的材料,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确保工程进程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节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1.3保证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通过建筑材料检测工作,能够把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到工程施工建设中,并了解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的设备和检测工艺的实用性能、效率性能及安全性能,促进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还能够充分了解建筑材料的构成,根据工程的施工现场设计出合理有效地材料配比方案,花费最少的资金来进行高质量的工程建设。
2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试验检测的不合理取样
取样工作的非标准执行会直接影响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结果准确性。建筑材料的取样工作应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一批材料(不同材料每批数量不同)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钢材是从规定部位截取)。取样部位、数量、取样方法须依据规范执行,在实际取样工作中,某些样品不具有代表性。第一,质量合格的材料由于取样失误,检测结果显示材料不符合标准,导致这一批材料需要进行报废处理,造成大量材料成本浪费。第二,质量自身不合格的材料由于取样的不规范操作,使检测结果显示为合格,投入使用后,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除了应规范取样操作外,应进行多次取样和试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试验检测水平不高
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水平影响材料检测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各个检测机构的规模在逐渐扩大,检测机构的数量有所增多。但是试验检测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检测工作人员的因素与检测设备的因素两方面。(1)检测人员的因素。部分检测人员的岗位责任感不强,职业态度不端正,导致施工材料质量检测出现问题。部分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部分检测机构未强制要求员工持证上岗,使非专业的人员从事试验检测工作,无法进行规范、高精准度地检测,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检测设备的因素。我国的试验检测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晚,在仪器设备方面仍旧滞后。部分检测设备没有得到应有的更新与维护,部分检测人员在使用较为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时,未按照说明书与技术方案进行操作,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3检测环境不达标
试检测工作所处环境会影响样品材料检测的结果,因此,试验检测过程中须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果不符合标准,检测结果、样品的实际性能会存在误差,影响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
进行检测工作时,应将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合理使用温度、湿度调节装置,再进行样品的试验检测。在实验室中不能将对环境温度敏感的设备放置在烘箱、马弗炉等温度较高的设备附近,如分析天平等设备,可在分析天平周围设置PVC罩,保持试验温度恒定,避免分析天平受外部温度的影响。进行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时,需要在室内设置除湿机,以减小误差,将室内中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建筑施工单位加大对材料检测的策略
3.1加大对建筑材料资质办理的监管力度
为了保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专门部门能够做足准备,加大对建筑材料以及工厂的监督力度,确保各环节工作的进行能够符合国家以及政府的相关规定,对于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要能够及时制止,并做出处罚。政府则需要将自身的监察作用发挥出来,加大对资质办理单位的审核力度,杜绝虚假信息的出现。另外,还应加大对即使人员专业技能的考察力度。在对建筑单位购买材料进行检测时应仔细核对生产厂家以及安全许可证,保证材料证件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最后还应对材料的质量报告进行抽查,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为企业办理相关资质,最大限度杜绝劣质材料的出现。
3.2加大对原材料生产的监管
负责材料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到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在材料检测方面的知识面以及技术,要及时学习有关材料检测相关政策,各环节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监管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各环节步骤之间的监管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于一些不能按照规定操作的员工应给予惩罚,并及时上报。只有通过此种方法才能够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为居民们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
3.3加大对材料检测的抽查力度
为了统一建筑材料检测的标准,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规定来约束检测机构的行为,针对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现象能够有效治理。监管部门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查时,不仅要加大对材料生产合格证明的抽查力度,还应当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抽查,确保所使用的设备能够满足检测需求,此外,针对同种类型以及性能材料的检测结果应进行整理,在最后验收环节需要有监理进行监督、指导。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查时,应当加大对生产许可证以及相关标志的检查力度并仔细研究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杜绝出现劣质产品,防止建筑施工出现安全隐患,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造成威胁。总而言之,建筑材料监管部门必须要加大对材料所设计环节的抽查力度,保证各项材料的数据均在规定范围中,进而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不因此受到影响。换言之,有关监管部门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测、验收,保证各环节工作的质量。
3.4加强检测仪器养护
加强检测仪器养护有利于顺利完成检测任务,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1)根据检测仪器的种类、使用频次拟定合理的养护管理计划,管理计划包括日常养护计划、周期养护计划。日常养护计划指在每次仪器使用结束后进行简单养护,如清理残渣、指针归零等;周期养护计划指间隔一段时间对仪器内部进行清理,替换老化或损坏材料,确保仪器工作状态良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建立仪器养护管理数据库,对每次养护过程进行存档,定期汇总整理,根据整理结果调整仪器养护周期,提升仪器养护结果的可靠性。
4结语:
明确具体的检测项目,可确保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做好检测记录工作,提高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加强检测仪器养护,推动检测任务的顺利完成。基于建筑材料的基本特点,匹配完善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可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高丹丹.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四川水泥,2020(08):25-26.
[2]孙晓东.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价值工程,2020,39(08):207-208.
[3]李巧丽.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30):95.
[4]马小平.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门窗,2019(1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