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 100621
摘要:航站楼作为机场内的一个设施可为乘客提供空中交通与陆地交通之间的转换服务,乘客们不仅要经过航站楼上下飞机,还需要在其中办理购票、托运行李等业务。作为飞机场内人流最大的区域,其给排水与消防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机场内航站楼的给排水设计系统机制与设计要点,并分析了航站楼的消防设计情况,提出建议,以供借鉴。
关键词:航站楼;给排水;消防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旅游运输的一大交通工具飞机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获得了较进一步的提升。机场的航站楼建设为人们的飞行运输提供多重服务,其中给排水与消防设计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航站楼近年来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功能需求逐步提高,建筑结构愈加复杂,令航站楼的给排水、消防系统的设计与建设面临较大的挑战,如何把握机场航站楼给排水与消防设计的要点,增进其对往来乘客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性成为相关人员广为探讨的话题。
1机场航站楼给排水设计要点
1.1航站楼给排水条件需求
机场航站楼又被称作候机楼,用于为处在陆地交通工具与空中交通工具转换之间的乘客提供证件办理、行李存储等服务,每日有着较高的供水、排水需求[1]。供水方面由于机场远离市区,其给水系统相对独立,水管末端不存在自然压力,面对大量乘客引起的巨大供水需求,如果不能通过加强水压提升给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则必然会导致供水不足的现象产生,从而影响候机楼发挥服务功能。候机楼的排水方面问题主要在于污水与废水的分流处理,秉持经济环保原则,候机楼排水要做好分流-收集-净化-二次利用和排出工作,以全面提高水的利用率并降低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因此要完善候机楼的给排水系统,要从候机楼排水系统的分流切入,通过对污水、废水的分流和搜集,并将厨房及餐厅排水由室外隔油池处理,医务室排水经小型消毒设备处理后,排入机场污水管网。保证排水的顺畅的同时让排出水发挥出最大利用率,提高候机楼给排水的经济性,并尽可能减轻候机楼对市区排水系统乃至机场周边环境的污染。
1.2航站楼给排水建设要点
在航站楼给水设计中,设计人员要避免采取枝状供水方式,因为这种给水方式很难保证末端水质的安全,当水沿着管道送入需要的乘客身边,有可能还会导致乘客的饮水安全问题[2]。最好对航站楼给水系统采用分散的饮水净化处理,让供应的饮用水水质得到把关。而每个单元的给水管道末端最好增设压力控制器,以让给水管道末端能实现水压的自动调节,令水管压力不够时仍能保证乘客的正常用水。同时,设计人员要选好用于给水的水管材料,并做好定期的检查维护,令一些冷热水供应情况下水管都能保持正常应用,且不会轻易发生腐蚀情况,一旦检查到水管水流不畅,及时做以更换处理。在航站楼的排水设计中必须要针对污水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必要的分流处理。如对含油的污水需要设置隔油池,并对管道进行定期的清理,保证排污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一些生活污水则可在管道中设置收集过滤系统,另一些可回收利用污水进行二次使用,以提高水循环系统的利用率,增进航站楼水利用的经济性,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污染排放。当然在排水管道选择方面,设计人员需要从耐腐蚀、防堵塞等功能上做综合性考虑,比如镀锌钢管虽然刚度过硬,但时间长易被腐蚀并引发堵塞,PVC管或UPVC管耐腐蚀性要更强一些,但安装时也要留有检查口,以便定期对内部堵塞情况进行观测和维修,增进管道使用寿命,降低此环节的资金成本。
2机场航站楼消给水设计中消防设计要点
2.1航站楼消防系统需求
航站楼日吞吐量大,消防系统在其中的设置至关重要。当前的机场航站楼多为单一且占地面积较大的结构模式,具有屋面高、主入口距离航站楼内部较远、防火空间缺乏立体地分割以及空间之间过于联通的特点。这一情况相较于机场航站楼的人流特征及具体呈现出的功能而言存在诸多的不利之处,如每日大量来往的乘客并不熟悉火灾疏散线路,在主入口距离大楼内部比较远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会导致大楼中的乘客无法有效撤出的情况;而整个航站楼占地面积较大且结构单一,整个大的空间下缺少对每一单元小空间的立体分割,使得防火空间数量及分布不够密集,如果发生火灾则火灾立即会在航站楼中快速地蔓延而较难得到控制[3]。航站楼中装有各式各样的电气设备,它们也会对火灾情况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而如果不能从源头上对航站楼的防火系统做出调整与改进,则其日常功能性需求的满足之下必会导致其运营隐患(风险)的加剧。
2.2航站楼消防设计要点
在航站楼的室内消防空间,为保证不熟悉疏散路线的乘客们的生命安全、出行安全,防火装置、设备应放置在区域最佳显著的位置,并及时对设备装置进行监测、补充与补足,以对初期火灾进行预防[4]。此处的设计要点在于采用双管网供水保证供水量,同时为保证供水水箱的压力,还应将屋顶高位水箱转为水压较为稳定的给水系统,以让室内空间的消防供水可以跟上需求。其次对于机场航站楼中的商铺、各种业务办理房间而言,设置自动喷淋系统或消防水炮系统也是比较必要的,因为房间之间相连,导致统一的防火措施负荷较大,如不能在每个房间安置充足的应急防火措施,则整个航站楼的火灾风险也会有所增加。因而处于净高度12m以下的房间、场所需要增加自动喷淋系统的安装,而净高度超过12m的情况则需要在高处安装消防水炮系统,该装置可根据红外线探测器及时找到起火部位从而进行自动灭火。自动喷水系统、水炮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由消防水池、加压泵、高位水箱、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闭式喷头、末端试水装置、电磁阀、高空水炮、智能灭火装置控制器、管网、水泵接合器等组成。消防泵房内设置消防泵为系统提供消防用水;高位消防水箱和消防泵房内稳压设备为系统提供前期消防水量,并维持系统在准工作状态下运行。至于机场的高压间、低压间、UPS室、中心机房等无法直接使用水系灭火器的地方,消防设计人员应更换应用洁净气体形式的灭火系统,以七氟丙烷隔绝大火所需燃料——氧气,实现快速灭火。电力监控室、配电间采用悬挂式自动干粉灭火装置进行保护。航站楼所有区域设置灭火器进行保护。候机厅、安检厅、行李房、弱电机房等部位按照严重危险级A类配置灭火器,每点配置2具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5,保护距离15m,单具灭火器配置不小于3A。变配电机房等部位按照严重危险级E类配置灭火器,每点配置2具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5,保护距离12m,单具灭火器配置不小于55B。
3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进一步深化,用于人们及货物进出国内外的机场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其相关设施的功能性需求也会逐步完善,对于航站楼中的基础给排水、消防系统的设计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负责机场航站楼设计施工人员需要结合航站楼的位置、功能以及建造特征综合考量其给排水、消防系统的应用条件、具体需求,以从质量、成本等角度开启设计思路,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措施,推动国内机场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秋生.某通用机场给排水及消防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9):53-55.
[2]楚道龙.机场航站楼给排水消防设计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14):49+70.
[3]宋立新.四川某民用支线机场给排水及消防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84-185.
[4]许国强.梧州西江机场航站楼给排水消防设计[J].低碳世界,2019,9(01):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