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新型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发展 1林森 2高迪灿

发表时间:2021/7/1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1林森 2高迪灿
[导读] 在新型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发展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从分析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入手,结合现阶段中小学建筑空间设计发展现状,提出了新型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的发展策略

        1浙江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2浙江虹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在新型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发展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从分析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入手,结合现阶段中小学建筑空间设计发展现状,提出了新型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型教育理念;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教育理念对中小学教学影响逐渐加大,自1993年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入素质教育后,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小学建筑教育学空间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
        一、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
        与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相比较,中小学建筑空间的设计也随着新教育理念的提出而改变,特别是在新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的适应教育思想的转变以及全新教学模式的发展,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功能布局以及设计模式由原来单一的功能教学空间,向多功能学习场所进行转变,由于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应当具备适应性设计原则以及灵活性设计原则等,所以也对中小学学教学空间设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成为了建筑设计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全新的关注热点[1]。
        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应当遵循共享性原则,应变性原则,自由性原则以及高级约性原则。共享性原则是指中小学教学过程当中,学校不仅仅应当提供课程学习设计的场所,而且应当承担起业余教育的功能,在建筑设计上应该打破传统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发挥学校建筑的共享性,打破学校和社区之间的限制,让学校成为社区居民业余教育的场所,充分发挥校园闲置教学资源,加强与学校周边区域的连接,将学校积极融入到周边环境当中,提升学校在社区中的影响力[2]。应变性原则是指学校应当发挥多种的功能性,打破同一时间段的空间限制,提升学校的功能上的包容性,起到复合功能性的作用,容纳多种功能,学校建筑设计应当具备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改变建筑自身的构成要素,让校园建筑的功能适应能力更强。自由性原则是指在现代化信息发展快速的大背景下,学校的建筑设计应当具备人关怀,更加能够迎合开放性的教育理论的形成,学校建筑的设计应当充分根据学生的意愿展开,建筑空间设计应当注重趣味化和人性化,学校建筑不仅是师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师生交流和休息的场地,学校空间应当具备个人和小团体自由支配的特点。高集约性原则是指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应当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效率,提升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进行教学空间设计时应该坚持紧凑度和多样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现有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升空间设计的密度,丰富空间设计肌理,让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更适应学生的成长时多样化的需求[3]。
        二、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发展现状
        (一)校园空间资源利用率较低,空间文化定位缺失
        随着新教育理念的不断实施,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逐渐受到重视,虽然教学改革在逐步推进,但是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的设计仍然受到管理体制和社会现实的束缚,使学校与社区处于隔离状态,即使学校的配套教学设施和教学空间正在逐渐趋于完善,但是存在共享性较低,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学校空间设计未能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导致学校仍然处于孤立状态,校园文化底蕴单薄[4]。
        (二)教学空间组织方式单一,教学空间灵活性较低
        中小学建筑空间设计会受到城市发展规划的限制,在学校空间设计总体布局上看,现阶段校园教学空间区域划分原则较为简单,通常按照陈列式的建筑形态,将教学,办公,后勤等功能进行划分,在教学空间设计上灵活性较低,功能性单一分布在校园空间设计当中,空间结构定量设计占主导,导致重要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灵活性较低[5]。
        (三)教学空间设计缺乏人性化考量
        现阶段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通常由教学单元,办公空间,交通空间和后勤空间所组成,缺乏交往空间和休息空间的设计,在功能设计上较为被动,大部分学校在最开始的教学空间设计上就已经限定了办公室数量,教室数量,单一的功能空间限制了教学空间设计的多样性发展,同一空间承担的功能单一,限制了学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人性化考量。



        (四)教学空间可持续性较低
        城市化的逐渐发展导致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也导致城市内部土地的应用十分紧张,所以教学建筑空间布局也受到了影响,现阶段,校园的规划设计局限于当前学校需求和功能定位,缺乏空间设计上的长远规划,所以校园建筑空间设计呈现出杂乱无序的特点,缺乏和持续性的设计和整体化的考量。
        三、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发展设计策略
        (一)加强教学空间开放性设计和整体化设计
        新教学理念下,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应当坚持外空间,灰空间,内空间三个层次。其中外空间和灰空间可以承担起校园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属性,外空间可以包括操场等空间组成,主要承担的是除教学单元外的户外活动,不仅要满足师生课外休闲娱乐功能,而且也应当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沟通,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娱乐需求,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新增活力点。灰空间的处理,应当加强校园与社区之间的边界模糊性,将社区功能延伸到学校,例如,可以将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打造成为城市公共景观广场,加强校园空间和城市空间的相结合,使学校教学空间更加具有复合性功。学校内部空间开放,应当更加注重校园经济效益的提升,例如学校室内体育馆,游泳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开放经营的场所,实现教学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双赢,实现学校综合服务和综合效能最大化。
        (二)加强中小学教学空间功能弹性化设计
        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不仅应当满足基本的教学功能,更应当在设计的整体规划上考虑到公共空间尺度的问题,通过不断加强对建筑空间的设计完善,使建筑空间设计达到最优化,在建筑设计上应当充分结合建筑场地的实际环境,做到底层空间的大架空大,跨度设计, 大空间的设计概念可以结合学校食堂或报告厅进行设计,使教育空间设计更加具有弹性化。同一教学空间能够承担多种功能。
        (三)提高中小学教学空间流动弹性设计
        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应当在不同时间能够承担不同功能,通过加强空间设计而实现教育空间的功能转变,例如食堂或展厅等较大的公共空间,在承担基本功能之余也可以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课堂空间,娱乐时也能够承担起学生室内活动功能,而在学校运营时也应当可以承担起适度开放,进行公共使用或租赁的功能,保障教学空间的高效,集约性,实现教学单元布局上的紧凑以及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加强中小学教学空间人性化设计
        主要学教学空间应当充分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空间应当具有趣味性,也兼顾私密性,所以在设计过程当中应当避免空间设计呆板,可以将学校的空间设计进行边界的模糊化处理,教学公共空间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够满足学生的课下交流,除此之外,也应当注重空间私密性设计,为学生提供停留和思考交流的空间,满足个人相处的独立性以及小群体的交流性。
        四、结语:
        新型教育理念下,对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中小学教建筑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空间设计不仅应当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更应当加强人性化设计,开放性原则,使校园空间设计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提升学校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当在学校发展过程当中不断提高教学空间发展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季程.城市中小学校泛教育空间设计研究——以南京栖霞山石埠桥一贯制学校为例(学位论文形式:应用研究)[D]. 江苏:东南大学,2018.
        [2]车志远,欧萨马. 教育新理念下厦门中小学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2):151-153.
        [3]车志远,欧萨马.当代中小学教学建筑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J].住区,2020(4):99-104.
        [4]白鹏真.探讨城市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的适应性设计[J].门窗,2017(8):131-132.
        [5]吴媛雪.新型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发展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