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5042119881108xxxx
摘要:通过包装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设计、创新的实践课程环境,提高学生对包装工程课程体系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食品科学;工程学科;包装工程;专业实训教学
1课题界定
这一主题将改革包装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突出食品包装的特点,加强系统化、设计、科研实验设计,并添加综合案例练习课程培训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教学大纲的编写
2.1教学大纲编写前的问卷调查
在编写教学大纲之前,在充分分析原有包装工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大四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印发了55份,撤回了45份。通过讨论制定了新的培训计划和课程。
(1)经过三年的学习,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点有哪些一致性?(多项选择),“强一致性”占48.2%;“课程体系覆盖面太广、知识点不连贯”占61.1%;“课程实验与无系统不一致”占11.1%;“这门课的实验大多比较简单,并不是很有启发性”占9.3%。
(2)关于“包装工程专业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机械、包装设计、包装运输等课程,通过其实验课程,你能够从食品特点出发选择包装材料、结构设计、装潢设计及储运等整体的设计吗?(多选)”的问卷中,选择“由于课程实验不具备连贯性,不能做到系统性的包装设计”占22.2%;“各类课程专业特点差别较大,目前学到的知识不能综合性运用”占24.1%;“用现有的实验课程体系,能够做到系统性设计”占38.9%;“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操作才能够完成系统性设计”占55.6%。
(3)关于“你对某种食品,如洽洽瓜子、特仑苏常温奶、干酪等食品的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的技术了解程度怎样?(单选)”的问卷中,选择“不了解”占3.7%;“了解不深”占66.7%;“比较了解”占29.6%;“非常了解”占0.00%。
2.2综合实训课程的设置
通过调研和分析讨论,开设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强的实践课程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编写了“包装材料综合实训”、“包装工艺技术综合实训”和“包装系统设计综合实训”等三门课程大纲,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个性化设计整体实验课,将实验课进行模块化,在实验过程中研究本质特征与各类因素之间的关系,达到包装工程各个专业模块之间的灵活运用水平。
2.2.1《包装材料综合实训》课程
通过学习《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包装材料学》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课程后,针对生鲜果蔬保鲜设计合适的软包装复合材料,以达到延长保鲜期为目的而设置的材料制备、性能测定、食品包装及其理化指标变化检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包括复合保鲜膜的制备,保鲜袋的制备,薄膜的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透过性、水蒸汽透过性、果蔬包装袋内气体组分变化、抗败血酸含量和色差的测定等8个实验来组成。培养学生对果蔬保鲜相关因素的分析能力、软包装复合材料的设计能力以及保鲜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
2.2.2《包装工艺技术综合实训》课程
包装工艺技术综合实训是包装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包装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原理、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实践性课程,使学生对所学理论课程在实践操作中加深理解和提高。让学生在前期学过的有关知识(如包装材料、包装机械、包装印刷、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测试等)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正确设计包装工艺过程,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圆满地完成产品的包装。使学生了解包装工艺技术主要类别和应用,及相关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加强实验设备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实训课程的实施方法
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合理安排预习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空间和思维空间。本文以学习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出发点,分析了包装课程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分析了包装工程课程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之间的联系。采用“研究型+模块化+个性化”的思想设计综合性、案例式综合实践实训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个性化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模块化,实验内容在32小时内合理安排。学生以4 - 5课时为单位,一个月内合理申请32学时(或以上)。根据综合实践训练课程的要求选择研究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了实训方案,逐步实施了实验内容。
4实训课程效果的调查结果
在一轮实训课实施完成后,对其效果呈现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55份,收回54份。
(1)关于“通过包装材料综合实训、包装工艺技术综合实训和包装系统设计综合实训课程的课设,大家的体会有哪些?(多选)”的问卷中,选择“能够确立各个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占77.8%;“提升对某个科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占77.8%;“强化食品包装与设计特色,做到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占80.0%;“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占68.9%。
(2)关于“本次综合实训课的课程特点在于?(多选)”的问卷中,选择“科研型实验设计为主”占60.0%;“运用综合性实践案例作为模块”占82.2%;“提升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占77.8%;“体现了食品包装为主的专业特色”占66.7%。
(3)关于“本课程改革中提出开设以食品包装为基础的‘研究型+模块化+个性化’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探讨包装材料、包装机械、包装设计与食品科学之间的关联性,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学生得到实质性的实践学习。通过本次实训课从开设大家觉得这个目标的达成度有多少?(多选)”的问卷中,选择“做到了包装工程各个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提升了知识的灵活运用”占91.1%;“实训课程内容体现了关联性,但学生本身的能力提升并不高”占51.1%;“课程内容浅薄,与原来的课程实验并无区别”占17.8%;“目标达成度不高,但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占31.1%。
(4)关于“综合实训课程的开设的必要性?(多选)”的问卷中,选择“非常有必要,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性”占80.0%;“实践内容繁杂,没有必要开设”占20.0%;“实践案例有待于提高创新性”占37.8%;“四年级开设耽误了考研时间”占24.4%。
调查显示,本次综合实训课程体现了“研究型+模块化+个性化”的理念,体现了以食品为研究目标的包装特点。同学们普遍认为有开设综合实训课程的必要性,实训课程能够确立各个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提升对某个科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实践课程内容复杂、实践案例有待于提高创新性以及耽误了考研时间等意见,我们将认真研究实践案例的合理性、难度以及开始时间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实训课程的覆盖面、创新性,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通过对包装工程专业学生课题组的问卷调查和讨论,设置了食品科学与工程背景下的“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和“包装系统设计”三个综合实训课程。并编制了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突出食品包装的特点,加强系统化、设计和科研实验设计,在培训方案中增加综合实践案例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践实训课程,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大纲实施后的问卷调查表明,综合实践实训课程的设置体现了以食品为研究对象的包装特点,可以建立各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并提高了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7):1-6.
[2]周彦,李丽铭,钟采虹,王毛女.19世纪洪堡教育模式及其影响[J],科学与财富,201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