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沛阳 2刘涛
国网伊犁供电公司 新疆 835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已成为我国的一种重要能源,其分布范围广、工程
模大、应用范围广,而配电网则是电力顺利输送到各个用户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配电网的检修工作,对保证供电的平稳性,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的故障入手,阐述针对性配电线路检修技术的内容及应用要点,可为供电企业开展配电线路检修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故障;措施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电力能源需求量增大,也对配电系统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人们生活要求,必须保证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配电线路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由于具有结构复杂、覆盖范围广、跨区域长等特性,在实际运行中难免会产生故障问题,这不仅直接影响供电质量,还会增加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从保证配电线路安全性方面出发,提高对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关注度,对现存故障问题采取安全对策,加强运营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电力服务,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1配电线路常见故障问题
1.1配电线路接地故障
配线接地在线路工作接地和线路保护接地这两方面容易发生故障,线路工作接地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配电线路能正常平稳地输送电力,而线路保护接地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人不触电以及保护电路不发生人触电短路故障。其中配电线路工作接地的内容主要有电力塔线工作接地、防雷线工作接地和中性线工作接地3类,各自对应的工作性能和目标不同。电力信号塔线路工作接地的工作目标主要是简化传输电力线路的接线,由金属外壳构成;防雷线路工作接地主要是防止雷击设备造成伤害;中性线路工作接地主要是为了在运行中使三相电的电压稳定下来。这3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是电力配电线路工作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配电网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出现疏漏,造成相应的接地任务无法完成,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1.2短路故障
线路短路一般带来的危害比较大,比如会损坏连接设备,严重的时候会直接给整个系统运行稳定性带来影响。出现短路的原因比较多。一是线路老化。电线一般都有相应的使用期限,而运行荷载和外部条件会使线路损坏速度加快。一旦出现老化,表层绝缘层就会产生脱落的问题,进而引起短路。二是线路连接缺乏合理性。在系统中电线数量非常大,很多线路在铺设过程中可能会交叉重叠,这时一旦产生局部放电,就会和其它线路之间串联,引起短路。三是人为操作出现失误。一些技术人员综合能力不过关,在系统运行中,经常因为操作失误而引起短路。
1.3配电线路超负故障
各配电线路所承担的电力输送是固定的,也是有限度的,如果不能弄清各配电线路所承受的电流,就可能导致输送的电流过大,从而造成配电线路负荷过重造成配电线路损坏。因此配电网的过载故障也是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
2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检修技术
2.1接地故障的检修技术
2.1.1接地故障的诊断技术
接地故障包括单相完全接地故障与单相不完全接地故障两种,两者的判断要点为电压参数,检修人员可通过测量电压值,明确故障类型。在单相完全接地故障中,配电线路中的三角形电压值为100V,计量表显示电压稳定,一相电压为0,另两相电压与线电压保持一致,则电压为0的一相为故障相。
2.1.2接地故障的维修技术
针对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检修人员可根据故障特点、检修经验与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维修技术。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供检修人员参考。第一,人工巡线技术。该技术是指根据线路运行特点、故障易发区域、线路跨越区域障碍与气候条件,明确接地故障的大致范围,安排检修人员开展分段巡视,找出故障部位。在人工巡线中,如果发现接地故障在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且伴随分界开关动作,检修人员基本可将故障部位确定为分界开关下方。可见,该方法适用于具有明显接地故障特征,且故障部位较明显的配电线路检修中。第二,分段试拉技术。如果接地故障相对隐蔽,检修人员可采用分段试拉技术,以此试拉配电线路的各个分段线路与分支开关。试拉顺序为先拉大分支线路开关,检测分支线路是否存在故障;再拉主干线分段开关,从下游向上游方向依次试拉,如果主干线分段开关试拉后仍未发现故障,可将故障位置确定为变电站到配电线路第一个开关的位置。该技术仅能够确定故障区域,并不能找出具体的故障点,需结合更精细的绝缘遥测技术,找出接地故障部位。第三,整体绝缘遥测技术。该技术是指通过绝缘电阻表,测量故障配电线路的电阻值,判断配电线路的故障情况。常用5000V或2000V的电阻表,可准确排查辐射面较小或存在隐性接地故障的配电线路。
2.2短路故障的检修技术
2.2.1短路故障的诊断技术
配电线路短路故障部位的特征为电阻趋近于0或者等于0,检修人员可应用万用表法检测配电线路各分段的电阻,查找故障区域,并结合灯泡法明确具体的故障位置。万用表法是指应用万用表测量配电线路的电阻,测量时检修人员需关闭线路的电源,保障电阻测量的精度,避免万用表被线路的较大电压或电流损坏;灯泡法是指将规格为100w220V的白炽灯串联到配电线路中,如果白炽灯亮起,则表明配电线路无故障,反之则为短路故障区域。
2.2.2短路故障的维修技术
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的引发原因较多,检修人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原因涉及以下几点:第一,金属元素分析。配电线路悬挂的异物、汽车撞到杆塔或吊车碰到导线设备等现象,均会引发金属性短路故障。检修人员在发现某一区域停电后,需沿线检查导线,找出短路故障的具体引发原因,采取针对性维修措施。第二,跳线断路分析。配电线路的长期运行或超负荷运行,均会导致跳线断路问题,引发短路故障。就此,检修人员需全面检查配电线路的导线状况,存在导线断裂的部位即为短路故障部位。第三,器件故障分析。配电线路的零克熔管、刀闸等器件的故障,将会引发短路故障。就此,检修人员需检查零克熔管是否存在拉弧或爆炸现象;刀闸是否搭挂异物,排除器件故障,找出短路故障的原因。
2.3加强对电路超负荷故障的检修
因为线路电流难以确定,所以使线路过负荷是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因用户使用的电流与供电线路中电流的大小不匹配,造成供电线路中电流量过大,造成线路超负荷运行。配电线路负荷过大,不仅影响配电线路供电的稳定性,而且极易引起配电系统紊乱。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这些不利情况的发生。在原电力输送线路的布置中,有关施工人员和工作人员应结合各种原因,选择合适的电力输送线路,并准确掌握和计算通过电流的大小,避免引起线路过载。
3结语
从社会现状看,电力资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当前电力系统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力传输系统安全运行的研究,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清龙.10kV配电常见线路故障及处理措施经验谈[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205-206.
[2]胡诗.10kV配电线路故障排除及处理策略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225.
[3]张旭升.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159.
[4]陈仕姜.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