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范朝气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范朝气
[导读]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在城市里显而易见,对于组成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材料及施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高层建筑楼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应用愈来愈广泛,大体积的混凝土指的是结构大于或等于一米的混凝土。由于在混凝土中包含胶凝材料,容易产生水化和收缩等情况,使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极其容易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进行分析十分重要。本文对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高层建筑
        1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
        首先,施工技术的特点和要求较高。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与体积都要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更高的标准。其次,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性要求较)完成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之后,在内部水泥中会有很多的热量迅速聚集,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散热,这导致混凝土的内外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容易造成混凝土中出现各种裂缝。再次,要求采用水平分层的施工。水泥水化的过程容易影响到混凝土层,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整体水平分层连续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方式,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2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底板钢筋工程的施工要点
        对高层建筑进行底板施工,由于采用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方式,因此要选择较大的钢筋型号。这种钢筋的型号相对普通混凝土要更加密集,且上下层之间存在差异。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依照施工图的指导,绑扎好钢筋。这一过程中要确保钢筋的各类参数能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也要确保质量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为了使钢筋绑扎具有一定的整齐度,完成混凝土的垫层施工后,在垫层上弹出底层钢筋线以及底板外围线和墙柱的位置线,之后再进行钢筋绑扎。首先,绑扎承台和地梁,然后铺设底板钢筋并从下而上进行分层绑扎。在绑扎的过程中要将各层钢筋之间的相互关系理清楚。
        2.2施工的准备
        2.2.1要严格的控制好材料
        凡是要应用到建筑中的钢筋,都要确认有合格证书和试验的报告单。此外,还要各类钢筋进行分批取样,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试验。如果钢筋不满足建筑的要求,就要坚决清退,禁止使用。其次,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翻样处理。在翻样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一些综合性质的问题。比如要在受力较小的位置布置接头,而且要将接头做错开处理,其错开的距离和长度应该要大于35倍的钢筋直径距离。翻样过程中要注意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面积要小于百分之五十。
        2.2.2安装钢筋
        安装钢筋时要在双层钢筋之中设置好拉筋和钢筋的支架,使其能够承受上部的钢筋和施工的承重。绑扎完了每个分部的钢筋之后,要主动进行自检,合格之后请监理单位进行查验,检查合格之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道的工序之中。绑扎的钢筋要按照图纸的规格、尺寸和数量等进行核对,确保其准确性。按照图纸的要求完成钢筋接头的施工,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抽检和复试。
        2.2.3为保证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
        质量的把控非常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检验和验收切割下料、钢筋成型的尺寸等。严格做好自检、交接检和专职检查的过程关。按批次检查接头,当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材料确定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同等级别和同等规格的接头。一般以500个位单位进行验收,随机抽取3个试件进行单向拉伸的试验。只有当检验的试件其抗拉强度的数值超过1.1倍钢筋的抗拉强度的标准值时或者相当于钢筋母材的强度时,才能被认定为是合格的。如果有一个试件不能满足强度的要求,则双倍取样复试,复检中仍旧存在不合格的试件,就认定为该批次不合格,由有关部门对不合格的接头进行直接处理或者降级处理。


        2.3底板混凝土的施工
        2.3.1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
        1)原材料的质量尤其重要,要根据设计配置混凝土。在施工现场的附近选择距离较近混凝土供应站,该站要具备生产的资质和能力,确保材料、级配和计量的统一。要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范确定好原材料,并按照规范进行抽检,确保质量满足施工的要求。
        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3)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
        4)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
        5)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低热硅酸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施工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6)大体积混凝土配制可掺入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7)配制混凝土时,要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
        2.3.2混凝土的浇捣控制
        1)在浇捣混凝土时要将施工地季节考虑进来。根据后浇带的位置来划分施工段,并按照顺序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能够顺利地浇捣每段混凝土。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及顺利供应,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一般都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基础底板施工应严格控制好商品混凝土坍落度,使其在设计规范的范围之内,如果超过设计规范要求,则要对商品混凝土进行返厂处理。
        2)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商品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这一特点,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依次按照分段、坡度、薄层浇筑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浇筑的顺序。通过泵送工艺的方法完成较为自然的浇筑,避免管道的拆除、冲洗和接长等,确保泵送的效率。
        3)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应采取振捣棒振捣,在振动界限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4)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实际施工时候,将3台插入式振捣棒配置给混凝土泵,形成三个布置点:首先是在出料点,让混凝土能够沿着坡度自然流淌。其次是在坡脚处,将混凝土进行密实处理。再次是斜面的中部,要控制好各点的振捣时间、移动的距离和插入的深度。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应的浇筑带,尽可能减少漏振、欠振、过振,且震动的距离不能超过400mm。要对流淌的部分及时地进行跟踪,防止冷缝的现象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因此要对施工技术加以分析和应用,确保能够达到项目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进行的原材料加以把控,并严格地进行施工和浇筑,浇筑完毕之后要加强养护,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森,邓烽,周甲.建筑工程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6(11).
        [2]蒲晓勇,侯利锋.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冬季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8):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