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 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陈明文 肖晶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须予以高度重视。
        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水利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其功能性,应重视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1.1 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要按照操作工艺完成浇筑作业,注浆施工要满足工程的整体需求。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要按照工程方案完成原料的配比工作,充分搅拌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除此之外,保证灌浆技术的科学合理性,通常来说,混凝土施工中常用到分层注浆作业以及自然流动工艺,如需连续灌浆则要确保框架的稳定性。同时在混凝土注浆阶段要控制振捣施工工艺,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合理利用,为工程质量提供保证。振捣施工时,首先要注重设备性能是否满足工程需求,特别是在大型水利工程中经常用到。选择正确的振捣技术,结合先进的操作工具,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性能发生改变。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如果在振捣施工中发现表面产生浮浆,应立即停止操作。
        1.2 振捣施工技术
        第一,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工程的施工工艺及现场施工环境,进而选择适宜的操作工具。运行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振捣设备通常应用在浮动范围相对较大的混凝土施工中。第二,现场施工人员在专业振捣设备的辅助下,完成混凝土输送,同时保证其性能良好,研究表明斜面分层施工技术更加符合现场的应用需求。其三,科学规划振捣作业所用时长。在项目正式运行期间,随时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变化,如果在上层未产生气泡,但是有浮浆出现,表面有下沉或者塌陷趋势,应立即停止作业。在振捣作业过程中,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振捣方案,按照方位标准实施摊灰作业,同时相关设施及材料在指定部位埋设完成。
        1.3 水闸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
        水闸工程有开敞式水闸、涵洞式水闸两种,可根据实际情况、现场环境条件应对施工中的突发事件,保障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开展。水利工程受各方因素影响较大,如水位、水流速度,增加了工程地基施工难度,须做好排水工作,建立健全的排水系统,控制每个施工细节。在实施地基施工前,应先进行现场实地勘查,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为制定混凝土施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不可破坏周边环境,应坚持环境保护理念,提高混凝土施工方案的环保性。在水闸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先铺设混凝土垫层,再实施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浇筑施工后确保模板稳固,以免后续施工中脱落,使水闸地基更稳定,保障水闸工程施工安全,可充分发挥钢筋材料的作用,控制混凝土施工强度。
        1.4 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
        (1)有效应用分缝分块技术。混凝土大坝施工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施工量较大,需要进行分块浇筑施工。常见的浇筑方式包括错缝浇筑施工、通仓浇筑施工、纵缝浇筑施工。浇筑方式错缝浇筑施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浇筑方向,控制浇筑高度,适用于浇筑块偏小的施工条件,且对温度控制能力的要求不高;通仓浇筑施工可省略前期的水管铺设工作,但对温度的把控要求较高,浇筑长度偏长,如无法有效控制温度,会出现裂痕,影响最终的浇筑质量,且浇筑面积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可提升浇筑施工效率;纵缝浇筑施工操作简单,可有效控制温度,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
        (2)科学分布接缝灌浆管理系统。常见的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管理系统有骑缝形式、重复形式、盒式形式。骑缝形式在运行过程中较为顺畅,易控制接缝处压力,须在接缝灌浆前做好计算工作;重复形式适用于接缝灌浆管理系统的再次灌浆;盒式形式常被应用于纵缝灌浆施工。


        (3)有效应用护坡施工技术。实施混凝土大坝护坡施工时,应先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土方开挖方式,做好测量放样工作,实施科学措施修正施工方案。设计的齿槽混凝土须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可实施分段施工,充分发挥移动式拌和机的作用,下料时可有效应用滑槽设施。选择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应保障齿槽土方最终的成型效果,保持其垂直性。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步骤执行作业
        (1)做好混凝土搅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机械化水平逐渐提高,可充分应用搅拌机完成混凝土搅拌工作,保障其搅拌的均匀性。(2)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为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质量受损,应根据实际交通环境和条件,制定适宜的混凝土运输路线,做好规划缩短运输路程,减少运输时间,节约运输成本。装车时应控制混凝土量,确保运输工具正常运行,保障运输安全。运输混凝土材料时,应减少和规避扬尘,以免对空气造成污染。(3)实施混凝土浇筑作业。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要先清理混凝土,利用碎石、沙子进行垫底,再进行浇筑工作。浇筑钢筋混凝土或模板时,应先确定钢筋、模板质量达到相关标准。进行二次浇筑时,先去除薄弱部位,有效监督和把控振捣工作,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养护。
        2.2 加强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管理
        (1)加强对砂料质量的管理,应采购质地坚硬的砂料,且应具有较好的清洁度,级配应符合施工要求,不可存在片石,清理其中的风化石,保持骨料的整洁度。(2)进行钢筋施工时,选择的钢筋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刚性、稳固性,避免变形。设置钢筋架位置时,应选择适宜的区域进行固定,可使用电弧焊焊接处理钢筋与钢筋间的接头问题,保持接头位置的洁净性,可采用双面焊缝方式,焊缝长度应控制在标准范围内。(3)使用模板时,应确保模板表面的光滑性、平整性,模板间的接缝应更紧密,以免出现漏浆状况。拆除模板时需要利用专业的拆除工具,严格按照拆模施工工序执行作业,防止模板受损。除此之外,应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在施工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免影响后续施工的开展,定期对其进行检修和养护工作,保障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3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
        第一,要从制度入手,建立健全现有管理体制。由于工程项目的不同,在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工作的安全运行,按照相应标准展开基础工作,加强各职能部门的监管。比如,安排专人展开质量检验工作,建立专门的试验室,检测机构和质量监督部门等等。混凝土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既定工序开展,每项工作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大责任,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扎实的基础。认真对待问题,管理者要有积极的解决态度,提升对管理工作的重视。此外,企业内部还应该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科学管控工程进度也可以进一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从基础工作入手,保证每个环节都按照预期目标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马莉莉.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珠江水运,2020, No.503(07):47-48.
        [2]胥拥军.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大科技,2019, 000(028):108.
        [3]卢林峰.浅谈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策略[J].居舍,2019(11).
        [4]郑跃军.浅析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策略[J].水电水利, 2019, 003(010):P.41-42.
        [5]代修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探究[J].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