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飞
呼和浩特供电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逐渐向着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输电线路工程中基础工程的施工占据重要地位,全面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时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保障。本文就对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基础;工程;问题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有着工作点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等特点,是项涉及多专业工种的比较复杂的建设工程。施工建设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最终工程的质量,目前我国许多施工单位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再加上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其安全形势也非常严峻。随着电网智能化建设的不断加快,电网规模与电网结构在不断扩大,电力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目前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建设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范,受外界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复杂,因此,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非常大的难度,这就要求输电线路基础工程项目施工的各方人员,全方位与全过程的切实地参与到基础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中,切实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将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施工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对基础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水平,保证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质量,按照施工进度稳定地进行施工建设。
1、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现状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区域性地基线路基础型式也比较多,因此所采用的输电线路基础形式也各不相同。这就导致我国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复杂度有所增加,难免在施工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我国的地基型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基特点。分布在我国的主要有软土地基、黄土地基、冻土地基、节理裂隙岩体地基、风积沙地基以及盐渍土地基等。不同的地基型式在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比如,我国西南地区主要以山区为主,在山区,现有的施工机具进入现场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钢筋和混凝土的运输和基础的开挖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我国华东地区水网密布,主要是软土地基,因此各种施工机具也不太容易进入现场,各种基础形式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困难。总之,根据我国现有的技术规范,对于杆塔的设计相对于国外比较成熟,但是送电线路基础设计还比较保守。基础的尺寸相比于国外相同等级的基础要大一些,基础的安全系数过于高,基础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用量也过于多,基础施工的费用比国外要高出很多,并且工期也比国外同等情况下要长。
2、解决输电线路工程存在问题的建议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前,要组织相关技术部门与负责施工管理的技术专业人员,要仔细认真的查阅与考核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设计图纸与规划文件,全面的了解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重要信息,主要包括:输电线路工程的数量、基础类型、周边的水文地质情况、周边的地形地貌、施工沿线环境的天气情况等等。分析可能存在的一切不安全的自然与人为因素,并提前做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安全生产工作一定要做好,生产必须要做到安全生产,要求全部施工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生产管理,不能懈怠。由于安全施工管理所涉及到项目活动的各个方面,贯彻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所以,要求全部技术人员,全方位与全面地参与到安全施工管理,保证输电线路基础工程顺利进行。
2.2钢筋焊接技术
在对钢筋进行焊接的时候,钢筋焊接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质量。因此,加强钢筋的焊接工作,刻不容缓。其对输电线路的质量控制工作方面,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且工作效果还十分明显。通过采用预应力钢弯梁来加强钢筋强度,可以将钢筋与混凝土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部分,使钢筋构件的局部刚度得到了有效提高,从而降低了输电线路基础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风险问题。所以,通过将固定好的钢架混凝土的底座进行一一浇筑后,再将其牢牢地焊接在钢架之上,就可以使其出现缓慢的施加应力,且每次的施加应力比较小,并不会使钢筋出现变形的情况,更不会像传统施工技术那样出现一些裂纹或严重变形。同时,在进行钢筋固定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保证在一定约束力的施压情况下,钢筋本身仍然具有一定的硬度,不会轻易出现类似于弯曲或者是回弹的现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钢筋本身的钢材力学性能,还可以综合实现各个部件方面的作用效果。
2.3线路铁塔的基础加固技术
做好输电线路铁塔部分的基础加固工作,对整体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大,且每一个个地区的土壤情况还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铁塔在进行基础加固前,一定要认真检测加固位置的土壤情况。如果要在土壤比较松散的地区进行加固,工作人员在铁塔的基础加固过程中,就要采用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有效强化地基,并提高铁塔的最终质量。
2.4钻孔灌桩技术
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少不了钻孔灌桩技术,这项较为复杂的施工工艺,主要在于成孔和成桩两个关键性的环节。钻孔灌桩技术本身就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且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大。因为技术人员需要在比较有限的工作时间内,较为快速地实现地下灌注混凝土的施工任务。所以,加强该项技术,刻不容缓。为了避免孔壁坍塌现象的出现,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孔内的水位情况,以及施工所需泥浆的比重成分。而在完成钻孔任务后,还需要进行两次的清孔工作:第一次是在下放钢筋笼之前,所需泥浆的密度一般小于1.25×103kg/m3视为最佳。第二次则是在钢筋笼下放完毕后,需灌注混凝土的时候,此时所需泥浆的密度则应小于1.15×103kg/m3。泥浆的密度通常需要通过泥浆密度称来进行测量,以保障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在进行浇筑混凝土工作时,对第一斗混凝土的方量都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实际浇筑的深度必须达到埋管的1米以上的位置。通过测量桩径以及埋管的深度,则可以判断出第一斗混凝土的实际所用方量,以防止施工意外的发生。
3、我国线路基础工程展望
3.1线路基础工程发展趋势
据统计,杆塔基础在整个输电线路工程中,工期约占一半、运输量约占60%、费用约占15%~35%。由此可见,减少杆塔基础混凝土量、钢筋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建设费用,选用更科学与合理的基础型式势在必行。当前,国内外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建设总的发展趋势有两方面:一是采用合理的结构,改善基础的受力性能,减小基础的水平作用力和弯矩,使基础立柱主要承受轴向拉压力;另一方面是尽可能充分利用原状土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的良好力学性能,因地制宜采用原状土基础型式。
3.2线路工程建设更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架空送电线路建设中,很多岩土工程都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属于环境岩土工程课题,需要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为治理和保护环境服务[5]。在线路基础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及相关的地方规定,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开挖,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3线路工程建设中新的基础型式与方案研究
近年来,我国线路基础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基础型式与方案,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3.3.1人工斜掏挖原状土基础
人工斜掏挖原状土基础是一种新型的输电线路基础,与传统的基础相比具有如下特点:原状土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消除了回填土质量不可靠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土代模”,开挖量少,施工方便,节省材料。此外,人工斜掏挖原状土基础具有主角钢斜插式基础水平作用力和弯矩小的优点。因此,在适宜的土质条件下,如覆盖层较厚的硬、可塑粘性土中采用人工斜掏挖原状土基础,可提高基础抗拔和抗倾覆稳定性,因而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目前其设计与工程经验尚不成熟,仍存在着理论和实践难题。
3.3.2软土地基复合式小桩基础
在软弱地基线路工程建设中,国内已经开始研究和应用复合式小桩(微型桩)来代替大直径灌注桩基础,通常将小桩做成直桩与斜桩呈网状结构布置。力求使复合式小桩基础的倾斜度与基础所受上拔力和水平力的合力作用方向相同或与下压力和水平力合力作用方向一致,从而充分发挥桩的轴向承载力大的特点,提高基础承载力。复合式小桩基础造价低,施工机具轻便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越来越多,在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并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还做好施工管理工作,进而确保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伊,韩磊华.浅析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问题与解决对策[J].大科技,2016,22(17):295~296.
[2]姚明亮,郝刚.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16,15(27):245~246.
[3]曾建民.电力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电力通信,2015,28(2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