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平1 刘军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东供电局 广东省惠州市 516300
摘要:本文论述了惠州惠东供电局构建基层单位安全生产大监督常态机制的探索过程和成效,通过修编安全生产风险库,聚焦主要风险制定监督检查计划,集中资源销号式整改,优化日常工作固化成果,创新“主责+专责”监督模式,逐步构建安全生产大监督格局。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日益增加,为满足供电需求,供电企业不断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新建、扩建主配网建设速度,同时运行中电网规模也不断扩大,必然会大量增加作业频次,这对基层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一方面由于供电企业的特殊性,长期处于“高压、高空、高温、高强度”的作业环境,在人身安全管控方面暴露出主要风险聚焦不足、管控措施针对性及可操作性不强等关键问题;另一方面业务部门尚未能很好地履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职责,往往重业务轻安全,安全监管力度不足,从严动真不够,“老好人”思想长期存在。因此,为能适应习近平新时代安全生产发展观的要求,解决以往管理的弊端,有效管控人身伤亡事故事件,探索实践新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尤为迫切。
二、成果实施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按照以往的管理经验及做法,逐渐暴露出以下不足:一是风险管控目标不明确,追求大而全的管理模式,未充分考虑人力物力成本,未聚焦人身防控关键风险的整治;二是安全管理急功近利,对安全基础管理不够重视,问题整改流于表面,主要风险管控缺乏坚实的基础,成效不明显;三是监管制度流于形式,“老好人”思想长期存在,考核问责不到位。为从管理源头上解决以上突出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规范流程,惠东供电局创新性地提出安全生产大监督常态工作机制。
三、成果内涵和做法
(一)安全生产大监督常态工作机制模式
工作机制总体思路是立足岗位职责业务,聚集安全生产主要风险;履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分层分级加强自身监督;明确职责分工,提高监督质量;严肃责任落实,从严考核问责。
1.聚焦突出风险。配网生产常规作业涉及的安全风险达800多项,按照以往的安全管理,存在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情况,导致顾此失彼。工作机制要求各单位立足岗位职责业务,结合自身突出风险、管理薄弱环节以及重点工作要求,充分考虑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制定风险管控项目库,做到有的放矢。
2.集中资源整改。为增强各单位自身监督意识,要求各单位根据风险管控项目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及工作重点选择监督项目。同时,为了确保监督检查工作做精做实,季度监督检查项目原则安排1-2项,同一项监督检查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个季度。目的是要建立系统的风险管控思维,集中资源及力量对风险管理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提升,并总结提炼成果,固化到日常工作中。
3.发挥“主责+专责”监督。一是发挥职能部门的主责监督职责,加强专业线条突出风险的审核把关,注重对基层班组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及检查,严格项目成效验证。二是重视机制的建立,风险管控项目成效检验后,要通过建章立制固化成果,要将管控措施规范到日常工作管理中,通过健全岗位职责,倒逼责任人履职到位,真正确保问题的攻克。三是不定期督察检查,安监部门要发挥专责监督职责,聚焦再监督,不定期监督检查职能部门、基层班组监督项目开展情况,做好过程检查指导及问题收集,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四是从严问责追责,完善监督奖惩细则,对未开展监督项目、未履行监督职责,监督项目流于形式或者未发现重大关键问题,造成不良后果的,严肃问责追责相关责任单位及个人,进一步强化监督权威,构建大监督格局。
图1:大监督“常态”工作机制流程图
(二)抓好安全生产风险监管的新路径
安全生产“大监督”常态工作机制是基于安风体系建设“基于风险、系统化、规范化、持续改进”的核心思想,促进体系核心思想应用于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各个方面,加强各业务领域的风险辨识与监督管理,提出将风险全面辨析并细化,对存在的风险逐一形成闭环管控机制,再运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进行实现风险全面可控在控,其做法主要包括编制安全生产风险库、编制风险监督管控计划、按计划开展监督工作,开展风险管控再监督、运用“四种形态”从严问责五个方面落实监督机制。
1.编制安全生产风险库。按照“管专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督促落实各职能部门真正履行“一岗双责”的职责,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牵头辨析各专业领域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归口业务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库修编工作第一责任人,监督工作联系人负责根据工作要求上报完成情况及工作计划,安全监管部监督联系人负责统计跟踪。各职能部门按照“分层、分级、分类、分专业”的思路,全面辨识各管理岗位管辖业务涉及的主要风险,充分剖析风险深层次要因,用系统性思维从组织、技术措施、管理优化等方面制定对性措施或者方案,并按风险紧急程度排序,最终形成局《惠东供电局安全生产风险库》,要求风险清晰,措施得当,可操作性强。安全监管部作为牵头和专职监管部门,监督各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职责,认真梳理主要风险及制定管控措施。安全监管部牵头组建联合审核组,集中审核安全生产风险库。风险库最终修编出97个风险,涵盖了人身安全领域、配电设备安全领域、营销用电安全领域、综合办公安全领域、培训安全领域五个专业领域。
2.编制风险监督管控计划。以季度为单位,各职能部门、各供电所根据《惠东供电局安全生产风险库》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及市局、部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专项工作,并按风险的轻重缓急以及严重程度确定监督检查项目,制定《惠东供电局安全生产大监督工作计划》。为了确保监督检查工作做精做实,季度监督检查项目原则安排1-2项,同一项监督检查项目最多只能列入2个季度的监督检查工作计划中。各职能部门、各供电所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应经分管领导审核后报送工作小组,由工作小组收集汇总提交领导小组审批,经审批后正式行文下发并实施。
3.按计划开展监督工作。各职能部门、各供电所根据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对照监督检查项目主要管控措施要求,运用PDCA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相关岗位责任人员落实风险监管措施,确保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现闭环管理。各职能部门、各供电所在每季度的监督检查工作结束后反馈《惠东供电局安全生产大监督检查汇总表》,于每季度末月反馈至工作小组,汇总表主要内容包括:监督检查开展总体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下一步工作安排、上季度发现的主要问题整改情况等。
4.开展风险管控再监督。安全监管部聚焦再监督职责,每季度末根据《惠东供电局安全生产大监督工作计划》内容确认再监督检查任务,组织人员检查各职能部门、供电所监督检查项目的开展情况,重点监督各层级人员履行主体责任情况,检查监督检查项目实施后的实效情况,相关安全生产主要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控,评价各职能部门监督检查项目的总体情况,并最终形成局层面的安全生产大监督检查总报告提交局领导审议并发文通报。每季度末召开一次“大监督”工作总结会议,总结一个季度以来的风险管控落实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并表扬在本季度风险管控风险突出的单位,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经验分享。
5.运用“四种形态”从严问责。相关单位在开展监督工作和专责监督工作时,出现未开展监督工作或专责监督工作的、不正确履行监督职责,监督存在走过场,形同虚设或者未发现重大关键问题,造成不良后果、发现问题放任不管,未从严动真督促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实施管控措施,导致扩大不良后果或者重大隐患无法及时解决、对监督及专责监督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力的相关责任与管理人员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行问责处理。
四、经验总结及推广
安全生产大监督常态工作机制模式是对监督管理系统性科学性思考的成果,推动履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目标,聚集安全生产中突出风险,集中资源对风险管理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提升,分层分级加强自身监督,注重监督项目过程监管及成效检验,通过规范日常工作管理总结固化成果,发挥“主责+专责”监督不断优化完善机制,严肃追责问责确保机制长治久安。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突出业务部门主体责任
进一步落实业务部门、基层供电所的自身监督,真正履行“一岗双责”的职责,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的可控在控,形成“自身约束、自身完善、自身监督”安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主责监督职责,加强专业线条突出风险的审核把关,注重对基层班组监督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及检查。
(二)补强业务安全短板
业务管理改变以往“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重视从业务全链条、管理薄弱部分进行系统性梳理,聚焦主要风险的关键要素,充分考虑管控措施落地的可操作性,集中资源及人力做好关键环节的管控,实现资源最优成效最佳。如惠东供电局生产计划部针对配网线路故障频发、停电时间长的问题,在众多因素中分析“树障”为关键因素,于是立即将“树障清理”作为“大监督”首要监管风险项目,开展了树障专项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2019全年清理树障16万余棵,2020年清理树障8万余棵,提升配网设备安全运行质量,配网可靠性显著提升,在2019年中压线路故障跳闸同比2018年下降72.5%的基础上,2020年又同比2019年线再下降40%,效果明显。
(三)夯实安全基础管理
安全生产大监督工作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注重立足岗位职责,辨识出本单位现阶段主要的风险,细化风险的末端要素,要求要素颗粒度具体化。同时为了确保监督检查工作做精做实,每季度监督检查项目原则安排1-2项,同一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个季度,重视实施过程中管控措施规范到日常工作,不断夯实班组基础管理工作。如巽寮供电所在初针对“图实不一致”和“两票管理”重复性问题,立即纳入班组季度大监督项目,多举并措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省公司安全巡查及市局安全巡查“回头看”检查中,均未发现类似问题,大监督工作推进扎实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基础有明显提升。
(四)构建闭环管理机制
工作机制主要由编制风险库、制定监督工作计划、“主责+专责”监督三个层面构成,每个层面均按PDCA闭环管理要求设置,注重过程的监管及指导,充分发挥自身监督。从主要风险的辨识审核,到形成风险库,再结合基层班组实际情况,季度确定1-2项监督项目,组织项目的实施及过程管控,加大过程中成效检验及固化成果,并发挥全过程的“主责+专责”监督,严肃追责问责相关责任人,是一套完善系统的闭环管理机制。
(五)提升专责监督效能
推动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按照项目流程节点管控思路,加强对安全生产的事前管控,改变以往的事中、事后的管控模式,将项目过程控制和目标完成情况与组织绩效挂钩,真正让“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充分运用“四种形态”,加强对开展监督工作和履行主责监督职责不力的相关责任单位及个人的追责问责。同时树立安全生产先进标杆,加大对安全生产先进人物和优秀案例的宣传力度,营造“安全光荣”的浓厚氛围。
综上所述,惠东局安全生产大监督常态工作机制模式确立以来,已全面成功应用到各基层班组。实践证明,大监督工作机制具有强大生命力,是有效提升安全生产基础的模式,值得在其他单位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