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8期   作者: 胡丽丽
[导读] 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在社会电力系统中增加对先进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自动控制配电技术以及相关能源方面的分配
        胡丽丽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克什克腾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024000
        摘要: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在社会电力系统中增加对先进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自动控制配电技术以及相关能源方面的分配,从而能够为社会生活提供优质的电源,以此实现社会电力系统方面的顺利发展。同时根据社会发展情况的研究发现,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更加专业合理的管理,还能够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社会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管理和创新,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技术的质量和效率,对于电力系统在时代的发展和转型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措施
引言
        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维持电力系统自动运行的安全效果,完善电力体系运行方案的基础上降低资源的浪费,从而真正意义上创设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融合的电力管理平台,为国家电力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从计算机技术和PLC技术两个方面入手,有效提升智能化变配电工作的综合效果。与此同时,能建立更加和谐高效的电网调动模式为不同级别电网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简化传统电力系统运行的流程,落实协调化管理体系,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可靠、更灵活。
1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优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进行电气工程各项操作的优化,包括电路分析、PLC技术、传感器技术及电气控制技术等。在电力系统实践应用中,电力系统覆盖发电、输电、配电等全过程,表现出显著的复杂性、系统性、整体性、技术性特征,应配置先进技术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支撑。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优化电力生产、供应的各个环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细化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体现在以下三点:(1)加强控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发电、输配电等环节协调配合,方可确保用户终端活动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深入监控,加强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设备、参数的控制,结合电力系统出现的异常,进行预警与处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实效性及安全性;(2)提高效率,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事先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评估电力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优化电力系统的设备配置与参数设计,保障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高效率;(3)便于运维,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强,电力系统架构、设备越来越复杂,加大了电力系统的运维难度,电力自动化技术可通过先进设备,检测设备运行参数,帮助运维人员迅速定位故障位置,分析故障原因,进而为运维工作提供便利。
2现代社会电力系统配网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配电相关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
        根据现代社会电力系统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电力系统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加大完善和创新的力度,没有对先进电力系统的配网技术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维护,无法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虽然当地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对电力的发展进行政策或资金上的支持,但是没有实质性解决电力系统中的有效问题。
        2.2供配电系统配置上的不合理
        从当前电网的运行来看,它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用户对于用电量的需求正在快速上涨,原有的供配电系统在某种程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电能分配,在供需等方面没有一定的均衡性。许多用电单位在供配电的连接上所设置的电压过低,无法承受正常的企业运行,需要经过多次降压才能引入到内部供电中,这代表电能损耗的增大,无法实现电压的有效匹配。从这些问题来看,这是供配电系统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配电系统的损耗,需要有关人员通过更换线路或者改变供电电压的方式进行具体的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加强对系统的监管,在设计等方面缺乏一定的整体性。


        2.3配网设计更新优化时间间隔长
        根据现代社会电力系统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配网设计的更新优化时间比较长,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和运输电力,不利于现代社会电力系统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关于配网电路在社会中出现的情况,比如电缆质量差、具有腐蚀性、使用年限过长等,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和运输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电力系统配网设计的管理和维护,有效促进供电技术的梳理应用。
3现代社会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发展中的应用
        3.1仿真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仿真技术为虚拟现实技术,可将其用于电力系统设计、线路巡查及技术培训等环节,可通过其真实体验的优势,预防、规避电力系统运行故障,提高线路巡查效率,强化电力工作者专业素养,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在电力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设计方案的仿真模拟,结合虚拟环境中的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评估各项设计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而明确电力系统设计方案的不足,为设计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3.2加强对现代电力系统配网的建设和优化
        社会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发展,需要保证电力资源的供给能够满足社会生活的正常使用,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需要加强对配网方面的管理和发展,采用加速建设理念,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国内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3自动设计中继技术
        通过NDLC的中继节点能够实现各种信息之间的接受以及转发功能,结合这一个特点,结合在自动设计中应用中继技术,保证节点的特点,并且对信息实现有效地处理。在进行系统地设计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较少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的失真情况,需要在NDLC的中继节点中设计数字信号。除此之外,要想更好地让两个节点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也能使用这个技术,打破传输限制,保障电力网络系统中的有效通讯。
        3.4构建电力系统应用的专业硬件支持系统
        根据现代社会电力产业的发展情况,构建专业的硬件支持系统,不仅维持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有效作用,同时对电力系统中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
        3.5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向着技术进一步创新和系统研发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技术层面的升级还是技术相关制度方面的健全完整,都将推动电力系统发展的顺利进步,从而提升技术运行管理的综合效果,建构完整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体系,从而确保电力系统逐渐形成综合自动化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以及时代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电力系统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现代社会电力系统的有效发展,实现国内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顺利应用。通过深入了解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和技术,加强对现代电力系统的优化、构建专业硬件支持系统、自我诊断功能、对旧设备的维护和更换以及专业规划电力配网自动化等方面,能够有效提升社会电力系统的发展质量,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仕舒.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90-91.
[2]盛德刚.基于配网自动化的电力系统研究[J].科技风,2019(35):158.
[3]雍太利.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要点探析[J].科技风,2019(35):160.
[4]刘阳.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应用[J].科技风,2019(35):173.
[5]朱虎城.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