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8期   作者:党福香
[导读]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谓是越来越激烈,企业生产
        党福香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内蒙古 024000
        摘要: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谓是越来越激烈,企业生产、经营等多个方面都开始融入信息化技术,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企业必须要对现有业务的流程进行整合,及时的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与体系,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使其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信息量和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必须紧跟业务的步伐,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保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不断增长的内部审计功效需求的必然道路。因此,积极探索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路径,是内部审计人员认真思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该视角展开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实施路径的具体分析。
1加快内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集团公司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公司规模一直在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扩张,工作范围跨度大,成为分散的独立实体,许多发展起来的业务已经成为企业集团可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着两个主要矛盾:首先,内部审计工作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内部审计资源的有限性和广泛辐射的内部审计需求之间矛盾。近年来大多数企业已经具备了一种意识,也就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跨越式发展。内部审计的对象具有多点、多行业、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手段才能顺利开展,实现统一协调和完善内部控制的目标。其次,存在着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即落后的审计技术手段方法和高标准的审计质量的矛盾。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借助信息系统的帮助,以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Sap、Oracle、用友和金蝶等大型厂商的产品或企业内部的行业解决方案无处不在,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比如系统流程替代了手工流程;通过系统配罝、权限进行内部控制;业务数据的存在形式由系统数据代替了纸质文件,业务处理更加细致频繁,信息流处在不同的系统中,企业利用信息化进行数据控制,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内部审计的思路和方法得以改变。
2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可行性
        首先,在信息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已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公司和第三方机构能进行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系统的开发,能满足企业建设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技术需求。其次,在成本投入方面。开发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开发成本、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等。鉴于市场价格较为公开透明且并不昂贵,开发内部审计的成本并不遥不可及,设备成本也仅指计算机电脑的配备,维护成本也较为合理,故企业进行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产生的效益一般会远超过其投入的各项成本,因此从成本方面考虑是完全可行的。最后,在国家政策方面。国家也积极鼓励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鼓励提升我国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国家审计部门领导在多场合均强调过该建设理念。总之,企业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在信息技术、成本投入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均有充分的保障,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具备较好的现实可操作性的。
3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总体架构
        根据建设思路设想,内部审计信息平台包括内部审计运行系统、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和非现场审计系统。

内部审计运行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化工作流程、标准测试模板、自动化测试计划、通过运行模板下载,向内审管理系统反馈任务执行情况,收集工时和绩效数据等;内审管理系统主要根据非现场审计需求发布内审计划,分配内审任务,线下作业结果上传,实施计划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知识管理;非现场审计系统通过业务流程和业务系统定期报告自动获取数据,形成一个包含审计指标规则和远程数据采集的数据集市,进一步指导现场审计工作。此平台的完整职能是支持和优化内部审计活动,并且以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形式,审核和监测业务流程和业务系统。信息平台的主体是内部审计作业系统和内部审计管理系统,是传统的现场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和内部审计运行系统构成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主体,实现了信息化的现场审计工作。非现场审计系统是现场审计的补充,它为现场审计指明了方向,提高了现场审计的效率;同时现场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会产生对非现场审计的需求。运行、管理和非现场审计三个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共同构成了一个信息化的内部审计系统。
4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实施路径的具体建议
        4.1提高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战略意识
        首先,在国家层面。国家相关部门应提出构建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构建框架,同时设置相应的国家机构帮助、扶持企业更好地建设适合自身的信息化内部审计系统,让企业有较为准确的机构可以咨询,更好地明确和落实国家帮扶企业构建信息化内部审计系统的决心和实现政策落地。其次,在企业层面。应多组织管理层学习关于内部审计的相关培训和介绍,加强企业对内部审计作用的认识,从而提高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建设对企业战略性贡献的积极认识,同时让管理层认识到,良好的信息化内部审计系统对该项工作效率和效果上的积极帮助,从而最终促进企业提高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战略意识。2.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要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有效的内部审计系统。要设计有效的数据采集、转换和分析判断程序,提高内部审计的信息处理效率,促进内部审计在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样本取证、数据分析和结论判断等各环节上的信息化处理能力,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各环节的处理流程和程序设计,为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发展持续努力。
        4.2做好审计模式转化工作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企业内部审计传统的工作模式以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关键着眼点就在于对现有的审计模式予以优化完善,其可以从根本上完善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内部审计的动态管理。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执行期间,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就表现在对于各项信息的整合不够及时,信息滞后性问题突出,在审计工作实施期间,会计领域的各项信息难以为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之下,相关问题则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会计信息化得到有效落实之后,各项会计数据的获取变得更加轻松,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期间想要获取某项信息之后,立即就可以获取,相关信息可以为自身的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这样的话审计质量也更高。此外,审计项目管理工作实施期间的一大问题,就表现在其容易受到企业行政部门的干扰和影响,所以说,要想更好的对相关工作予以优化,还需要对这方面的工作予以优化和调整。
结束语
        内部审计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信息化内部审计系统。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内部审计平台,突破传统内部审计在区域、资源和时间上的瓶颈限制。内部审计信息化与内部控制信息化并驾齐驱,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促进企业管理和风险管理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崔永.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模式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1):80-81.
[2]刘磊.基于信息化平台的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研究[J].财会通讯,2020(23):139-143.
[3]靳晓丽.试析信息化时代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如何创新[J].中国产经,2020(02):35-36.
[4]李悦.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创新策略[J].纳税,2019,13(23):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