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承天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目前,自动化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电气工程同样如此。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基于上述背景而产生的一项技术,将其运用到电气工程中,有利于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故障,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电气自动化,其次,阐述了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文章重点从输电、运行监控、智能电网以及电力调度等方面入手,具体归纳总结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智能化;计算机
前言:电气工程,是用于输配电的主要工程,能够为居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生产提供电力资源作为支持。传统的电气工程,对技术的应用较少,因此,发生故障的风险也较高,系统运行效率低,如未优化,可影响居民正常用电。电气自动化技术,基于计算机等技术而产生,可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将粗放式生产转化为集约式生产,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能够有效改善电气工程的运行稳定性性与安全性。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有必要对电气自动化对应用进行分析。
1? 电气自动化
所谓电气自动化,属于电气信息领域的一大学科,指的是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及计算机设备,采用机器代替人工,对电气工程进行自动化控制的一项技术。在传统的电气工程发展环境下,电网的运行,需要通过人工方式给予控制,而系统的运行,同样具有效率低的特点。受到环境以及人文等因素的威胁,电网发生故障不可避免。在上述缺陷下,传统的电气工程,供电连续性较差,稳定性同样不高。在输电过程中,发生中断的现象较为常见。而在居民用电时,发生供电种终止,同样属于常见问题之一。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则可帮助弥补上述缺陷,从而为电气工程运行稳定性的提升提供保证。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2.1? 实现自动化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取代以往人工控制电力系统的情况,这样在减少人工失误的同时突破人工操作的局限,其主要是由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所依托的技术具备了强大的运算及分析功能,快速地针对电力系统情况执行指令,使电力系统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
2.2? 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人们都忽视了系统自身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其实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只有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才能够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 减少电网故障
电力系统也是需要维护和检修的,定期对系统进行维修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果,对于用户用电的安全性起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在以往的电力系统维修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各项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导致维修计划受阻,无法按时对系统进行维修,进而增加了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
2.4? 改进电网功能
当前的电力工程中,电网本身功能较为薄弱。而基于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则能够较为达到改进电网的目的。电网性能的改进,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其稳定性的提升。由此可见,在电网工程中,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具有一定必要性。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3. 1? 输电过程
电气工程可以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对输电的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减少输电中出现中断问题的可能,并保证输电稳定。遥感技术,属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一种。在输电时,电气工程可对此技术进行应用。首先,可以借助遥感,采集工程的相关信息。
此后,则可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形成处理阶段,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在有关人员面前。通过对上述处理结果的分析,电气工程便可了解到当前的输电方式是否存在问题,如有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优化,从而使输电过程更加稳定。需注意,输电的过程,极容易产生损耗。而损耗的产生,又必然导致电力资源被浪费。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对输电过程进行控制,有利于减少损耗,这对能源的节约同样较为有利。
3.2? 运行监控过程
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产生故障的可能。故障情况,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而部分故障,在发生的初期,通常无法通过人工的方式识别。如长期未发现,便会导致其逐渐加重,最终影响用户用电。导致故障无法被及时识别的原因,与电网规模大有关。较大的规模,必然需要使用较多的设备,加之当前电网设备逐渐复杂化,如果利用人工巡检的方式,保证电网安全,则必将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支持。即使人力资源充足,肉眼同样难以发现部分微小的故障。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原有的电气工程,发生故障的风险较高。而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工程中,则可避免上述问题发生,这是由于上述技术中,具有运行监控的功能,能够全方位、不间断的实现对工程运行过程状态的评估,并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电网中各个构件所处的状态,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故障。通过上述方法,对电气工程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可提高风险以及故障发现的及时性,并有利于保证维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展开维修工作。
3.3? 智能电网的实现过程
建设智能电网,是当前电气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电网与但前的电网,本身性质相同,不同的是,前者融入了智能化技术。当前,在我国境内,部分区域已经完成了智能电网建设,通过测评建设效果发现,智能电网的运用效果良好。从性能的角度分析,智能电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对电力数据进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方面。
例如:在电气工程中,电网的运行,会产生大量数据。设备的温度、电流、电压,以及电力负荷等,均属于主要参数。智能电网运行后,上述参数均会被收集,并且被纳入到计算机之中。计算机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实现对电网运行整体效果的评估。上述过程中,电网即使出现了故障,也能够从计算机中获取故障发生的流程,以及相关信息,有利于维修人员对故障进行判断,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3.5? 电力调度过程
当前,根据用户所在区域的不同,以及生活与生产方式的不同,我国的不同区域居民,对用电量同样具有着不同的需求。如果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对负荷进行分配,容易导致一部分负荷充足的区域资源被浪费,而负荷不足的居民,则会导致出现断电等现象。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调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解决调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当前的电网运行参数进行采集。在此之后,则可以以区域为单位,判断每个区域的用电情况,包括低谷期用电量,以及低谷期出现的时间。同时,了解高峰期的用电量以及具体时间、持续时间。根据上述指标,电气工程便能够判断出哪一区域存在发生超负荷的风险。而针对上述风险,则应当重点进行预防,通过电网调度的方式,使电力资源能够被相对公平的分配在各个区域,预防超负荷,保证各个区域用电稳定。
4? 结束语
综上,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后,电气工程将得益于这一技术的推动,而不断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提高智能化水平,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在未来,电气工程可以对此技术进行引进,并通过试运行的方式,评估其价值。确保技术运用有效后,则可以对其进行推广,将其运用到输电过程中,提升输电连续性。同时,运用到运行监控、智能电网,以及电力调度的过程中,实时对故障进行监测,提高电网控制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同时保证电力资源可被优化分配,为居民用电提供良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苏湘民.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管理,2021(02):176-178.
[2] 缪国平.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1(03):37-38.
[3] 周剑.试论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1(02):28-30.